这个方法比盯孩子写作业更管用
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父母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过于严苛的监督和干预可能产生反作用,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经常听很多家长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
作业是1905年发明出来的,一位名叫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教师。他在1905年首次将家庭作业作为一种惩罚,安排给学生几十年后,家庭作业在全球流传出来。
现在写作业变成了让孩子巩固知识和提前学习的一种方法,但是这却让很多家庭非常头痛,甚至还大大影响了亲子关系。
父母的盯作业其实就是监督,同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过去,父母往往倾向于严格监督孩子的学习,以确保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然而,这种狭隘的学习观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
持续的监督和压力会使孩子感到束缚,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和学习动力。
父母要思考,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定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孩子真正理解了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而除了盯着孩子写作业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给父母讲解与孩子一起玩儿知识讲解、把知识变成游戏来玩儿的方法,既能提升学习效果,又可以促进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01注重互动与激发,引导孩子用讲解分享的方式,掌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父母可以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更加愉快和有趣。其中一种方法是让孩子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向父母进行复述讲解。
复述学习法对于学龄期的孩子也是一种有效检验是否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非常值得学习。
所谓的复述法,也称为费曼学习法,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遍。如果能够清晰表达所学知识的概念,逻辑等,则说明知识得到掌握。
这种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孩子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父母在听取孩子的讲解时,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无论孩子刚开始讲的好不好,我们都要认可和鼓励,先迈出第一步,才能越来越好,这个过程不只是增强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2创造积极学习环境,鼓励而不强迫
做父母一定要认同,学习不是只有孩子一个人的事情,父母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应该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参与学习。
比如孩子算加减法,不是让孩子自己计算,而是用实物摆放的方式来操作,同时加入父母与孩子的比赛,孩子便不觉得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儿游戏。
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背古诗很枯燥,妈妈爸爸可以和孩子来进行背诗比拼,背下来之后,妈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妈妈说两句,孩子说两句,然后再变通进行,孩子就会觉得很开心,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好心情。
我们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是长期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时的成绩。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设定学习目标,让孩子参与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
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对学习有更多的掌控权,从而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兴趣。无论是2岁的孩子还是12岁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参与。
03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父母对于孩子每个阶段的进步一定要做好记录,无论是视频还是照片,让孩子也看到自己的变化,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了,对待学习不是任务,而是像打游戏闯关一样,虽然学习时会有失败和枯燥,但是只要进步了就是由内而外的开心与充实。
没有孩子不希望自己优秀,没有孩子不想让自己成长,也没有孩子希望父母对自己严厉苛责。父母在孩子的学习旅程中,角色不仅仅是监督者,更应该是引导者和伙伴。
通过让孩子给父母讲解所学内容,一起参与知识性的游戏等活动,便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将会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最终,亲子互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经验,也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