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科普-14】动感号CRH380A

港铁动感号高速动车组是港铁其中一款的跨境列车。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列车以CRH380A为基础,列车数量为9列,所以又称MTR380A。
概况
动感号高速动车组是中车四方在CRH380A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上为港铁量身订做,在保持其技术特色的基础上,在列车的性能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政府在工务计划下拨款并委托港铁公司进行列车采购工作,将以九广铁路公司名义,最终拥有该批列车,并由路政署监察项目的落实。目前,政府已经以1000元象征式价格,连同高铁相关的“九广铁路地段”,把列车转让予九广铁路公司。九铁公司随后亦于2018年8月23日,签订《服务经营权补充协议》,把列车的服务经营权模式授予港铁公司。
港铁公司于2018年1月25日至2月14日期间,举办本型列车的命名比赛,征求能展示香港特色的名称,优胜作品将成为正式命名。目前,本型列车已定名“动感”,并于同年3月23日高铁竣工礼上公布。此外,命名比赛的评审委员会同时选出三个优异名称:“HKSPEED”、“飞跃”和“光纤”。
列车的营运最高时速可以高达350公里,但在广深港高铁内地段以300公里时速行驶,但在10月1日起内地段将提速到350km/h,在高铁香港段上会以时速200公里行驶。
而动感号列车的停放处位于香港元朗区的石岗停车场,为动感号列车提供日常停放和维护,但不过因为石岗停车场没有大修的能力,所以一级修和二级修要到广州南动车所,三级修及以上更是要到中车青岛四方车辆厂,而动感号列车会不定期的去广州南动车所进行检修。
另外,港铁动感号高速动车组荣获2018年度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大事年表
2013年11月7日,首列车(CRH380A-0251)在青岛完成生产和下线;随后于2014年3月抵达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开始进行型式试验;紧接着在7月21日抵达南昌铁路局南昌车辆段南昌西动车所,于次日开始在杭长客运专线南昌西至长沙南段进行运行试验。
2016年9月23日,CRH380A-0251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经海路抵港,随后的2016年9月26-29日凌晨,逐步由屯门内河码头运抵石岗。因车卡较多且车身较为宽大,因此列车分为四次从码头运抵石岗,每次运送两节车卡。2017年1月24-27日凌晨,第二列列车(CRH380A-0252)逐步由屯门青山湾的货物装缷区运抵石岗。为配合上述两次运送,香港运输署决定在此期间每日由凌晨1时至凌晨4时,将视情况对介乎锦田绕道与七星岗之间的一段锦田公路由双程行车改为单程东行。
2017年6月30日,第三列列车(CRH380A-0253)在胶济客运专线进行运行试验。之后经陆路行驶至广深港高速铁路进行动力测试,实验完成后由港铁派出的高铁司机于7月6日驶入石岗车厂。
列车出厂后首先在国内进行轨道行车测试,以确定其操作性能良好,付运到港后列车须通过严格验收程序,抵港后的列车将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进行静态测试及低速动态测试,之后又会在16公里的试行段隧道,即石岗紧急救援处至旺角西通风楼之间的下行隧道,进行动态综合测试,以确保列车能配合其他高铁系统,包括信号、通讯及供电系统可靠地畅顺运作。
2018年1月,0251和0252经陆路返青岛进行厂修,并于3月31日经石家庄站回送返港(0动931次),在四方与石家庄间由和谐3C型电力机车牵引,加挂一节25T型客车充当守车。
2018年5月12日,本型列车正式在广州南至福田段进行动态测试,首列试行列车为第五编组;此前,第五编组曾于广州南动车所进行二级维修。
2018年9月23日,香港段通车,CRH380A-0252安排接载记者及已购票的乘客前往深圳北站的首班列车,该班列车由香港西九龙站开出。
列车设计
动感号列车为8节编组,首尾车厢为拖车,中间的6节车厢为动力车。外型和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相似,外观由英国普睿谷公司设计,采用改良的低阻力流线头型,每卡车身都有波浪型的红及白长纹标识。列车头尾两侧有象征中国飞龙的橙色弧形纹。车体结构符合EN 12663标准,根据模拟碰撞分析,列车在EN 15227(英语:EN 15227)标准所设置的情景下,可抵御时速25公里的碰撞。
与CRH380A不同的是,铝合金车体与玻璃钢车头罩的接口基于原版设计额外加装1个几毫米阔之垫圈再分别涂漆上色,解决热胀冷缩导致两边涂料易剥落之问题,使列车车头设有2个环,比原版设计多出1个环。采用夏芬伯格10型车钩,备有防爬设计,包括防止上冲与能量吸收装置。车钩安装配置作出调整,以加强碰撞表现。
内饰设计
列车共提供579个座位及2个轮椅位。其中第1卡及第8卡为一等座,而第2卡至第7卡为二等座。由于列车只在广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龙站间运行,因此不设餐车及商务座,跟内地目前使用的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原型列车不同。
一等座以2+2的排列方式布置,而在靠近驾驶室至车门处一侧的位置则以2+1的排列方式布置,总共提供68个座位,座椅附有脚踏、耳机接口和阅读灯。二等座以3+2的排列方式总共提供511个座位。所有座椅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180度转动,以适应行车方向;座位底部设有英式及中式插座,车厢内设置电视萤幕及提供Wi-Fi。由于内地法律规定,当列车在内地段行驶时,乘客需要有内地手提电话号码或微信户口才能使用wifi服务,但不能浏览内地封锁的网站。


各车设有厕所,其中7号车厢另设有无障碍厕所,配置了婴儿护理台和SOS紧急呼叫按钮,厕所门要在门外按掣开启。车身内的告示及显示屏以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及英文对照,列车广播以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的顺序广播。另外,本列车采用各种新型噪音吸收和阻隔技术材料,采用差压控制模式的全密封加压,气压变化值不超过每秒200帕。动车组在时速350公里的情况下车厢内噪声保持67至69分贝,进一步提升了气密性能。








机电配置
本列车采用由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HollySys)生产的国产CTCS-300H型CBTC,是香港首次有列车采用中国内地制造的讯号系统(该公司生产之另一款CTCS-300S讯号系统于国内其他高铁广泛使用,但往绩不佳,曾涉2011年甬台温铁路列车追尾事故)。
另外,本列车采用东洋电机制造生产的球铁驱动轴承及齿轮箱(与新干线E5系电力动车组使用型号相似),牵引电动机及IGBT-VVVF分别由中车株洲电机及中车时代电气进行生产(电动机由日立授权生产,而IGBT-VVVF为三菱电机授权生产版本的CI-11型)。虽然IGBT-VVVF是三菱授权生产产品,但本型列车走行音与新干线E2系0番台(日立GTO-VVVF方案)、CRH2及一般型CRH380A相同,开动及刹车时VVVF会发出一声较明显但低沉的磁励音。
受电弓方面,采用由中车大同电力机车辖下北京赛德高科铁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之DSA-350型受电弓(德国斯特曼公司授权生产),与CRH2二阶统、CRH380A一样。但本列车的受电弓放置在第3卡和第5卡车顶,与CRH380A的受电弓在第4卡和第6卡车顶有所区别。
车顶之特高压引通线与绝缘子设计,沿用早期非统型CRH380A之日系设计,跟后来推出之统型CRH380A采纳中国铁路总公司意见改用欧系设计比较,风阻较小但拆开维修工序较繁复。
由于列车提高了牵引动力、结构质素及减噪水平,车辆重量将相应增加,但轴重仍维持在15吨的水平。
列车编组
列车为8编组,动力方式为6动2拖,首尾两车为拖车,受电弓位于3车和5车,残疾人卫生间设置在7号车厢。

列车数据
制造商: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生产年份:2013年-2015年
服役年份:2018年-
列车原型:CRH380A
运营线路:广深港高铁
列车数量:9列
列车动力方式:6M2T(6动2拖)
设计最高时速:350km/h
运营最高时速:350m/h(内地段,2019年10月1日起)、200km/h(香港段)
起动加速度:1.4km/h/s
列车宽度:3380mm
列车高度:3700 mm
车厢长度:26500m(先头车)、25000m(中间车)
列车长度:203m
定员:581人
轨距:1435mm
供电方式:AC25000V(交流25千伏)50Hz
转向架: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SWMB-400/SWTB-400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
牵引电机:中车株洲电机制外扇形三相诱导交流牵引电动机YQ-365型
牵引功率:轮周功率8760kW、电机总功率9600kW
安全防护系统:CTCS-300H CBTC(正常运作)/CTCS-2级别(后备)
车体材料:铝合金(车体)、玻璃钢(车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