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帝内经(21-33集)

2023-08-20 20:21 作者:蜜柚是你  | 我要投稿

第二十一集 1、脉: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关脉大,侧面看脉形应该是斜到阴脉哪里去的。如果摸到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抵到皮肤表面上来了,这是阳要出来了(因为表面的阳没法对抗外邪,这时内脏的阳要出来对抗),表示内脏里的阳要出来了,这是博脉,博脉是寒热之交。脉搏动作很大时身体会发生手足不随,就会成这样,就是是我们表(阴阳表里的表),当人体受到外在的邪侵犯时,本身的阳会出来对抗。如果阳气很正,然后又因皮肤外面已经有阳,这时这个阳就足以对抗,对抗时会产生寒热交衡的状态,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 (1)孤脉:只有寸口摸到摸,而摸不到尺脉,是阴衰了;或只摸到尺脉,寸脉摸不到,是阳气衰了。这都是孤脉。 (2)孔脉:脉形如果是中空的,代表血不够了,血不足时脉会变大,因为里面是空的,摸脉时压下去中间是空的。此时多观察手臂尺内,就是尺脉到尺泽的地方,发展好多青筋时这就是贫血,脸色气色的话本来胃气正常要带点黄,结果脸色比较暗,胃气都看不到,代表五味入口到胃里没办法化生成血,这时就会有血不足现象。孤阴孤阳之脉都是很危险的 (3)虚脉:虚脉很好治。因为代表里面没长东西,摸到实脉不好。治病时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代表治疗方向正确。 2、病治好后病人会很虚,这时开滋补的药就可以了。 3、诊断和治疗的重点:一二月份人气在肝;三四月在脾脏,五六月在头部;七八月人体的气在肺;九十月地气下沉,人气在阴阳;十一十二月阴气合并,气在肾脏。 (1)所以春季得病时,病大都在皮肤上面,肌肉交接的地方,浅刺出血就可以了, (2)夏天得病,刺络俞穴,孙络,很细微的地方,放一点点出血就好了,因为夏天气当旺,病邪不容易进里。 (3)秋病,顺皮肤奏理空隙刺下去,等到病人气色神色变正常就可以起针。 (4)冬天,下背部俞穴,因为冬天里寒重,所以下针深。 4、针刺春夏浅,秋冬深。 5、摇针是为了泄气,细针可以摇 第二十二集 1、摇针:肿症可以用摇针(去水肿扎三皇摇一摇水会流出来,扎完病人会好)。经络上不可乱摇针。 2、筋脉气绝的特征:(命危) (1)太阳脉:眼珠上翻(翻白眼),整个人后弓(后翻),面色非常苍白(代表胃气没了),脸上油枯。 2)少阳:耳聋(内发),胆经绝时全身会松开来,两眼会直视,面色青白, (3)阳明:口眼乱动,胡言乱语,面色发黄,手脚麻(危) (4)少阴:面色黑,牙齿很长,大小便不通,腹部胀满呼吸不畅,呕吐时也会有面赤现象 (5)厥阴: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心情烦躁,舌会上卷,睾丸上缩。(因肝经络或睾丸,当肝气绝时就会收缩,所有气绝时都会收缩) 3、脉要精微论: (1)涩脉主心痛:涩脉,摸下去弹不回来,等会再摸时又回来了,或许旁边又摸到这就是涩脉 4、表阳虚:没有运动躺哪一直 5、常脉:从侧面看是斜到里的。阳脉处比较表面,阴脉靠里,脉长一寸九分才对。脉长则气滞,短脉为气病。

第二十三集

3、十二刺:

(1)偶刺:治心痹(心痛),前后各一针称为偶刺。

(2)短刺:治骨病,在骨头上痛点处磨搓称为短刺,扎在骨边很浅。

3、脉要精微论:

(1)涩脉主心痛:涩脉,摸下去弹不回来,等会再摸时又回来了,或许旁边又摸到这就是涩脉

(2)中医治病需要分清阴阳:阴病难治,阳病易治(如病人跑进来说话声音很大这就是阳病,如有气无力讲话声小就是阴病;皮肤长疙瘩,凸在皮肤上属阳病好治,反之亦然)。

(3)表阳虚:没有运动躺哪一直流汗

4、常脉:从侧面看是斜到里的。阳脉处比较表面,阴脉靠里,脉长一寸九分才对。

(1)

短脉长脉:

脉长则气滞,短脉为气病。正常脉一个呼吸是跳五下。

(2)

大脉:

脉变得越来越大表示病在严重。脉要与人体相符(如胖子的脉不能像瘦子的脉,胖子脉大瘦子脉细为正常),

<1>脉数烦心(指脉跳太快)

(3)上盛则气高(指寸阳部脉越来越浮,大)、下盛则气胀(指尺部脉太盛往上浮):上治寸阳部,下指尺部。

(4)代脉:脉带气衰,指脉一会变大一会变小,这就是带脉表示气衰。

(5)细脉:脉太细了。会气少

(6)涩脉:表示

心痛。

常脉摸下去会弹回来。而涩脉是没有力量,摸下去弹不回来,放开又回来,摸时又弹不回来,或者会往旁边跑。

(7)革脉:指脉很雄厚很大像泉水涌出一样。代表病人越来越沉重。因脉是气所在,正常的气要收敛。当身体出问题,气没法收敛,阳气没办法进去一直往回逆此时脉就会越来越大。

色闭就是气色失掉。

(8)绵脉:脉变

的像一根弦一样绷紧,就表示命快绝了。反过来治疗时如一息八九至,治疗时变成六七慢慢靠近正常数表示治疗方向对了。

5、如眼睛看东西把黑看成白,长看成短就表示经衰。眼有神病好治,反之不好治。

6

、藏要强要能守

(1)脏守

:讲话声浅小无法从丹田出来的表示中满胃里堵到;讲话声小重复讲同样的话是气被夺了;乱骂人衣服被子也不盖,这是神明之乱,是浊气上升造成的。吃东西下去立马吐掉(代表胃里有东西堵到)或者大便排掉这都是属于不藏,这都是不好的。

<1>流汗不止和小便没办法控制主这也是不藏,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守住能守住汗就是能固表,如果阳虚,汗(阴津)就会出来。不运动躺着汗流不止就是

表阳虚。

(2)脏强

:可用望诊,从头、背、腰、漆、骨、可以看出此人脏器的强弱。

头歪(天柱倾)

撑不住或者不认识亲人都是很危险的,表示神要离开了。

弯曲,呼吸需要肩助力,表示六腑将坏了。

腰,

转身不灵活僵硬,表示肾出问题了(补肾阳);

膝、是筋之府,

膝盖无法弯曲,脚伸不直,都是

筋病(此时想办法让肝功能恢复病可好);骨,走路晃动,站不住,脚无力,代表骨有问题(肾主骨,治疗从强肾下手)。

第二十四集(24~26)

1、春脉特点:皮肤下轻轻一摸就摸到,春脉很浅;夏天脉很强;脉应该跟节气相符

(1)春天得到相克的脉,在节气交换时病就会发生。

2、梦镜反应病态:阴盛能大水淹;阳盛见大火;阴阳俱盛梦相杀;下盛能坠落(年轻就是正常);上盛梦飞(少年属于正常);吃太饱梦思语;太饿梦拿别人的东西;肝盛梦怒;肺盛梦哭;短虫多表示有肚子有蛔虫;梦相互打架();梦天天聚会也表示有虫。

3、

脉诊:

(1)以左手为例:寸部靠外一点是

心脉,靠近大筋部位是小肠脉。

查脏病需看外侧,查腑病在靠近大筋处(内侧),

心脉部位变得大又长,表示心阳上亢,舌为心之表,所以舌头会卷曲不能讲话;心脉软而散,就是消渴病。

(2)肺脉:右手寸部,大而盛(大而长),病人会吐血咳血,表示实症在里面;软而散表示肺虚,病人流汗不止。

(3)肝脉:正常

肝脉是弦中带一点緩,

左手关部靠下一点。博坚而长(实),摸到肝脉也是冲上去或者冲下去就是博坚而长,如气色出现青色代表肝病,如气色正常代表没脏没问题(五色代表脏的营养,正常内脏的颜色是不会浮现在脸色的,会藏在脏里面。当脏里有东西(硬块肿瘤肝硬化,营养无法收藏就出现颜色就脸),手很红是肝病。如脸色都正常就表示伤磕。肝脉

软而散,表示肝虚,代表病人溢

饮(口渴喝太快,水容易渗入肌肤,伤到病人,本来水应在肠胃里面,这时水溢出来跑到肠胃外面,会看到水色),

(4)

胃脉:如博坚而长,其色赤,

痛好像骨折一样,胃脉在右手关部;

软而散,

常脉应该是长而緩有力(有力就是按多用力他就多有力弹回来),表示消化不好。

(5)脾脉:如博坚而长,

其色黄,当病少气。黄太过鲜黄是热症,暗黄是阴症。软而散是虚脉,病在脚内侧肿胀。

(6)肾脉:位于左尺外侧部位。如博坚而长,其色黄而赤,当病折腰(很强力的腰痛,脸上会有黄色);

脉软而散,

是虚脉,病人会有贫血现象。贫血治疗方法一般开补肾的药。

4、

急脉(脉很强很急):代表

里面有堵到。

(1)心脉急:心疝,

(2)胃脉急:代表实,是胀;虚则有下泄,如病没去掉传经会,如风病会有寒热;痰会称为消渴病,(痰来自于吃宵夜立马睡觉,食物堵在胃里面日久成痰);厥成癫疾,如手脚长年冰冷不治好热会下不去,就会成癫疾;如风症(常期受风吹,待在有风的环境里)没去掉,皮肤会化脓和粗糙。

5、

痈肿痉挛骨痛是:都属寒症

。脓肿(宜开热药,如袍附子白术)

(1)四时病:指按季节发的病,

关节炎:治脾强脾,关节炎平时不痛冬天痛,这时候要治所胜之脏,土胜水,所以要去治脾强土关节炎才会好;如春天花粉过敏治肺。

6、

新病久病区分:

(1)

新病:新病色不会改变,久病

色会变,颜色变了脉不会改变也是久病,色脉通通失掉也是久病。

(2)肝肾至:病至时(关尺两个脉一样大小就是病至)脸上颜色应是青赤,表示身体里有内伤。

不管外伤内伤忌碰冷水澡宜用热水。

正常肝脉是弦,肾脉是沉一点。

(3)寸关尺与五脏位置:

(4)麤脉:脉粗大者,是阴不足阳有于。脉粗大的意思是每一个脉摸上去都很大,

(5)脉来的快去的慢:按脉时很快就来一松开就没有变得很小了,代表病人头部有问题,上实下虚。

(6)按时弱放开很强,如寸脉弱尺脉强,表示病人上虚下实,胸阳不足,一般病人会恶风(怕风吹,风吹到很难过),表示阳气受到损害

(7)脉很细沉到骨边:脉细数非常小都是少阴问题;

<1>

跗骨脉:

脉如果是数脉,而且重按下去时,重按时指头跟骨边贴到压时,脉居然还在那边,

代表里面长肿瘤

8

)脉细数而散,并不固定处:是寒热;

(9)

浮而散者(以下图左为例):代表阴盛阳衰。阳要散,人会昏倒晕眩,

(10)燥脉:脉浮而不燥,(

燥,本来一呼脉跳两下,一吸两下,加上一停共五下,但是这是

一呼一吸各三下,加上一停共7下,这就是燥。

指脉跳的快了

)。

<1>

脉浮不燥者病在阳,都是热;有燥者病在手

(11)

脉细而沉:病

在阴在骨(骨痛),都在骨上面。静就是脉緩

(12)

数动一代

(代就是脉跳时会稍微停更一下,变快或变慢一下,会变更一下就成为

:病在阳,会变脓血

(因阳不守);

12

涩脉:阴不足,会造成阳有余

涩脉就是不流畅,就是按到

骨边会左右转动乱跑不是一条的样子就是

涩脉。

(13)滑脉:

滑脉就是摸上去按时速度来的很快,感觉到血管里的气血流的非常顺畅有力。

滑脉是阳有余阴不足,

<1>

阳有余阴不足会无汗,阴有余时会多汗生寒,会怕冷

<2>阴阳都有余:会无汗而寒,

<2>诊病时如果望闻问跟诊的脉结果不一样,可以舍弃脉诊(因脉跟人的情志也有很大关系),脉诊最准的是清晨刚起床时。

(14)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手指头摸到脉往内或外推。如果往外推不动,代表内有积,往内推不动就是身有热。

(15)(?)推而上之,上而不下,:以中指关脉为准,中间脉没有了跑上去了,或者上面脉没有了在下头。

按到关脉处脉在上而不下就是寸脉在尺脉没有了,代表腰椎痛(诊脉是诊气为主,气不足气少时阳就不足了,督脉又是诸阳之汇,所以会有腰椎痛的现象。)

<1>如中指按到关脉处,寸脉摸不到代表头项会痛

<3>按到骨头边,脉气少,腰脊痛而身有疲(四肢出现麻木不仁的现象都是阳不足所以会有腰椎痛的现象)

第二十七集

(16)常人脉:一息五至。

<1>如一呼一息三至表示

少气

;一呼(3动)一息(3动)七至,就是

燥脉

(速度快);尺热(热就是浮的意思)是病温(感冒),尺不热(涩)脉滑是病风。(疲),

<4>一息九至是死症;脉一会很快一会没有也是死症……

1、

胃气:胃气有无诊断生死。6(胃气是一息五至。緩而有力,不强硬就是胃脉)

(1)春胃脉

:为弦脉带緩(胃脉緩而有力)。

<1> 弦多胃少肝病(脉非常弦细);但弦无胃(摸上去一条,没有力速);

(2)胃脉而有毛为秋病:意思就是如春天摸到秋天或者冬天的脉代表秋天或冬天要发病。

<1> 原因: 因为肝里面有筋膜,

肝藏筋膜,

所以筋源生于肝,骨边的筋看的最清楚。又因所有内脏里面也有很多筋,就是因所有筋生于肝,五脏六腑里都有筋,所以摸脉摸肝气的时候,因为它有通到五脏六腑,所以才能在春天的时候能够查到五脏六腑的情况。

(3)夏胃为钩曰平

:夏胃脉常脉是胃脉带一点点钩(平常的脉是一条上下跳动,钩脉就是脉会凸起来一点,如下图)

<1>钩多胃少为心病:意思就是钩太大了胃气太少了,心脏就有病了

<2>但钩无胃:如只有钩而无胃表示命危

<3>

曰而有石为冬病:

意思就是在夏天时摸到冬天的脉,而冬脉是沉到骨边的,就会冬天发病。因所有血脉都是连到的,所以从脉就可以查到其他五脏。

2、

长夏脉

:长夏常脉是胃为软弱。

(1)弱多胃少:太弱了表示脾脏有问题

(2)但代无胃:死脉,(代就是不稳定,时快时慢)。比较深的脉表示冬天会病;如果很严重的,就是当既有病。

因脾管肌肉,所以长夏可以诊到五脏六腑的病。

3、

秋胃脉:

秋天的常脉是胃脉带一点毛(毛脉就是跟羽毛一样摸上去两边是毛,中间是羽毛芯这样的)。

(1)毛多胃少:肺病。因肺是最高的脏,总统所有的气血和阴阳,所以才可以查到。

4、

冬天脉:常脉是石脉,

像石头一样沉到水底,跳速也是一息五至,没有变来变去。

(1)附骨脉:石脉正常是按到骨边就没有了,如果按到骨边还有脉就是跗骨脉。

<1>石脉有钩:就是代表夏天病;钩很严重代表当时要病。

5、宗气脉:在左乳房下部有个脉,檀中与乳房的三角形顶点部位就是宗气脉。

是胃气的根所在。

(1)经络正常上下走,横逆走时为凶。

(2)宗气脉无表示命危

7、

寸口脉:

太短表示阳不足,会产生头痛;寸口脉太长表示阳气有余,会足颈痛(因阳气太足阴气上不来);寸口脉浮强,代表肩背痛(表示阳要出来出不来);

(1) 寸口脉沉而坚者(阳气出不来),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病在外;沉而弱(有寒热),代表腹部有胀闷(因阳不足所以堵);寸口脉沉而横,代表胸协有积,腹中有积痛;寸脉沉而喘(时大时小),表示病人有寒热;寸脉盛滑而坚硬,病在外(轻轻摸就能摸到,浮在表面);脉小实而坚,病在内;寸脉小而强,表示久病(阳虚,久病之人会阳虚);脉急者表示身体有痛;脉滑是风脉;脉涩是痹脉(气血阻塞不通);脉緩而滑为热中;盛而紧为胀,

(2)胃下垂是因为胃有寒,会有少腹胀的现象。

(3)脉如横着走:代表有累积的东西。

(4)伤感,感冒,发烧时,正常脉很大很浮,按下去脉空空的,按到底没有脉。如果重按还有脉很大就表示很危险。

第二十八集

1、失血:手臂内侧青脉很多,病人会有失血现象(血不够)。

2、

尺脉:

(1)尺脉緩而强,

病人有疲劳现象;平卧脉盛,为脱血;尺脉涩滑,为多汗;尺脉细,下利不止;尺脉出常热者,病人热中;

3、人迎脉:脉跳的很快表示胸腔有积水

4、

望诊:

眼袋部位水肿起来,是水病;小便黄而红,睡眠没问题代表胆有问题,如果睡眠不好就是肝有问题;吃完饭又饿了,为消渴病;面肿(早上起来脸肿)是风症(是晚上睡觉吹到风了);脚颈肿为水,如脸脚都肿就是风 水;眼白黄为黄疸;

(1)逆时脉与反四时:

春夏脉瘦,秋冬脉浮大为逆四时。反之正常;风热脉静(正常风热病脉浮速),这是逆时脉;病人下痢又脱血(正常此症为虚症),但脉强而有力就是不正常;病在中焦,但脉是虚的,病在外但脉比较沉涩的,就是脉症不符;逆四时和反四时都是病比较难治

5、胃气脉与三阳脉的关系:

6、脉诊的正常与不正常:摸脉以胃气为本(缓而有力就是胃气)

(1)心脉(左寸):常脉跳起来有顺序,像珠子一样。

<1>生病时脉来时如钩(或s型),为心脏病;纯钩脉表示心死

(2)肺脉:常脉是毛脉

<1>有病时,脉浮沉不稳定,

(3)肝脉:常脉弦脉,像细树枝一样,细软。

<1>病时:脉变得有力滑就是肝有病;如弓弦一样拉的很紧样是肝死

(4)脾脉:

(5)肾脉:沉脉,沉在骨边。

<1>越按越强就是肾病了。

7、7、玉机真藏脉:

(1)肝:常脉为弦脉。

<1>反脉:肝气来时实而强,为太过,病在外;来气不实而微,为不及,病在中(身体里病)

<2>春脉不及与太过病的症状:太过:肝气太过,气冲到头上去,肝阳本来固守在肝,如果此时往外走,就会造成人善忘,常常会头昏。

不及:不及会造成胸痛引背,下则两肋胁满。因肝经在胸肋处,所以虚时会有胸肋苦满,胸痛彻背。又因胸是阳,阳居于胸,当肝虚时就会阳不足,就会产生痛。

(3)?不及(虚)与太过(实)的治疗原则:太过时母能令子虚(此时可去看肾);不及时子能令母实(用泄心火)。

(2)夏脉(常脉钩脉):钩脉就是洪脉。

<1>反脉特征:心脉来的快去的也快,脉很大,为太过,是病在外。人体症状会身热肤痛,皮肤容易化脓红肿。是因为里面很痛。

<2> 不及: 气来不盛(弱),不急时,为不及,病在中(里面)。不及会心烦,咳嗽,痰多,或者下痢或大便带血(治症时会去治肝或调肠胃)

(3)秋脉(浮脉):

<1>反脉:毛中间坚两旁虚为太过,主病在外(如鼻子皮肤问题);毛而微为不及,病在中(身体里的内脏)。

<2>反脉时身体症状:太过会背痛,人会不舒服想吐,因常人肺气要下降才行,但阳太过时人会不舒服;不及时(脉会弱),病人会出现喘,咳嗽会带血出来(因肺气虚,气不足,没有阳气去固守,这时血脉会回流,所以一咳嗽就破裂,会带血出来),

<3>血无止法:去咳血吐血,只需要把阳调回来血就会止住。

(4)冬脉(沉脉):因肾的原因,管北方水万物收藏的地方,所以气应沉以博,就是沉在骨边很有力(但不能硬像石)。

<1>反脉:脉硬如石为太过;脉非常细小为不及(脉细小是少阴症)。

<2>不及与过症状: 太过倦怠没有力,一直感觉疲劳,背脊痛而不爱讲话(治在肺);不及感觉肚子很饿但又不像饿的感觉,感觉心好像空空的,腰部会寒冷,脊椎酸痛,少腹满,小便淋漓不尽(此症状是尿毒症可以强化肝脏,顺便开些温肾脏的药。冬脉不及时治在肝)。

(5)脾脉(緩有力):脾脉正常摸不到(因它是緩脉所以存在于每个脉中),只有生病才可以摸到。

<1>反脉:来如水之流为太过;如鸟啄者为不及。脾主四肢、肌肉、少腹。脾是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

太过令四肢不举;不及九窍不痛(大小便,堵塞,讲话没有声音等),因脾中央土,所以不及会影响到其他五脏。

8、脏的气反逆时,走到所胜之脏就是死(因克的伤害最大)。

第二十九集(29-30)

1、春:风最大,首要伤肝,风为百病之长,百病之首。病的源头有三种:

(1)

风:

病邪刚进来一定是在皮肤表症(太阳症),毛孔会闭合,发汗可解,用发汗发表的药。

<1> 病跑到肌肉里时,四肢肌肉肿痛,可用汤药汤液外洗,火罐或针刺。如果此时都没有治好,

<2> 病入内脏时:病至肺,就会发咳上气;如此时没治好入了肝脏,就会肝痹,病人肋痛,呕吐。此时可以用按摩的疗法;

如果肝没治好入了脾脏,病人会全身发黄,烦心出黄,治疗时可以按摩可以外洗也可用汤剂;如脾没截住入了肾脏,病人会小腹痛,流白色汗,小便也白浊,治疗可以推拿按摩吃药;如还没治好病从肺传入心,这时候可灸可药,如不治满十天死。

<3>当肾传到最后,又进入第一个病始发的脏肺时,会发寒热(表示人最后的精神要离开身体)这种病发时最多三年走掉。从表症开始一直没治传经到内脏的话,一般三年传完。

<4>突发的病:如受伤,摔伤,吃酒席吃坏肚子等……,瞬发的不用治他的传,因为是外来的。

(2)内发(情志):人生病时,因情志影响生大病;本来没病,但因外来的病造成身体病变,又加上受情志影响而生大病者。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心主喜,喜太过伤心气,水就会来乘位;怒则肝气乘;悲肺气乘;恐脾气乘;

<1>一个脏有五种情志变化,因受到其他脏克,所以五个就是25种。

(3)外伤:(有个人突然一周瘦了十斤,就是形伤) 形气伤时只有有一个没问题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形气两伤生命就有危险。

<1> 胸中气满,喘息不便是气伤到。

<2> 形伤时,当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时,一个月就死掉(因痛到肩项是阳气伤的越来越重),如再见真藏脉就可以算时间了;如再出现肌肉消失掉了,真藏脉现时,十个月止。

<3>如病人皮包骨,没有肉时,真藏脉再现时,一岁止。

第三十一(31-33)

1、五实五虚(主死):脉盛大不止,身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目不识人,

为五实。

脉细脾寒,摸到脾是冷的,脉又很细。不太爱讲话,泄痢前后且大小便失禁,饮食又进不去(正常下痢应该能吃东西) ,为

五虚。如

粥汤这样最易消化的食物能吃进去,下痢停了,人就会活;五实如果发汗病人精神恢复正常,身体恢复了也能活。

2、三侯九部:

(1)头部分天地人三部:

天部悬哩和曲鬓处,(是少阳脉气发处),地部在人迎脉(胃气始发),人部在耳朵前方,(耳聋时这个脉就摸不到,实症时脉很大)。

(2)中部:天部在经渠处,地部在合谷处,人部在神门穴处。

(3)下部:天部_太冲,期门,冲阳穴。

(4)三部作用:上三部是头面精气所在,知道三部九侯脉气所在可以直接查到对应经络和五脏上的病,用来调均匀气血和阴阳,实则泄其子,虚则补其母。

(5)脉气处左右摸着没有规则,或者脉气无规律也是死症。

(6)三部脉气要均匀是正常,不均匀是病,

(7)脚部查病情处:手按到外侧脚踝裸上五寸处,此时手指弹脚踝,按到的手会有反应,如果超过上五寸表示正常,如不超过表示病人病危,越靠近脚踝处越危险。

(8)中部脉(肺)时快时慢也是死症。

(9)一侯脉失病,二侯失病重,三侯失病危。

(10)足太阳脉气绝时,脚不能伸不能弓,眼上吊。

4、

三部九侯:身上所有九侯

脉全部沉细属

阴脉(纯寒),主冬,半夜死;如

盛燥,白天中午死;如寒热,就是一下热一下寒,就是早上死;热中热病,就是中焦湿热或者一些温热的病,是正中午走人;因风得病的黄昏死;水肿病人半夜死;

5、形肉:形肉已失,九侯脉就是在人也命危;如形肉在,即使重病,但九侯脉不顺人也不会危;孕妇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似病非病,这时不可以当作是病来治;出现不停的打嗝也是命绝症,因脾胃气已绝;皮肤油干也是死症(正常皮肤出油是正常)

(1)诊

治原则:诊病时

要问病人刚开始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要把病的前面后面病都考虑进去,再去切脉,看经络浮沉,上下从逆。脉一息五至无病,

(2)三部九侯的冬阴夏阳怎么治:

十二经络有病治其即可,如孙络有病治孙络(可放血);血病身有痛者(大部分是外伤),治其经络让气顺;身体里的病停在奇邪之脉,繆刺法(缪刺法是病既不在经上也不在络上,就可以使用);

瘦子的病多年未见有变化和加重,就可以采用针刺,按正经的方法来治疗,沿着经络找压痛点,找到后可以揉搓一下或者下针,压痛点可以刺血;

6、经脉别论:情志太过会生病。

(1)胆大者骨肉粗壮,皮肤也结实;胆小者比较脆弱,骨肉皮也较软。

(2)吃饭时出的汗是出自胃。饮水入胃,喝水流汗也是胃(心下);饮食入胃,食物进入肠子,汗出自小肠,小肠的汗就是大肠化生到肺里的;受惊吓出的冷汗出自心脏;抗重物出的汗来自肾;疾走恐惧汗出自汗;表体劳苦,如跳舞唱歌,锄地等,汗出自脾;

(3)人为什么病:人体不用也不行,用太过会病(如两脚不停的走路或跑,就会生病);

(4)三焦是水道,凡是水病皆治脾

黄帝内经(21-33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