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远渡重洋去留学,班级都是中国人!反向留学,水硕无疑?

2022-10-20 13:22 作者:ForeignDaily  | 我要投稿

每年,水硕这个词都要火一阵!今年就是十月份!
随着很多留学生今年可以进行线下授课,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留学的课堂上,你会发现,中国人越来越多,不仅同学,老师也是中国人,于是一些留学生把这件事分享了出来,没想到就成了热搜!


看看签到册子,满满的中文名字:


不止这一个,另一位同学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条在英国大学上课的视频。在她就读的大学课堂上,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


于是乎,许多人戏称,这简直就是“反向留学”


还有人说中国学生是差生扎堆出国“镀金”


也有大v表示,这是国内考研压力向外传递


水硕这个词,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普及,但今年听到这个词,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那首“有点搞笑”的歌曲了《水硕很单纯》


一年制硕士“水”,已经争论了好多年,这里面代表性的就是申请英国大学中国香港高校澳大利亚大学新加坡大学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的学生

我们也和这些留学生聊了聊,今天就“尽量”客观的分析到底水不水,我们不讲什么排名时间优势拓宽眼界感受不一样生活、收获满满之类的那些陈词滥调,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分析,当然这也是在我们听到的例子、以及个人的感受下进行的分析,因此就包含了很多的主观色彩,但想来也比那些不断的捧和不断的踩要有价值。

先说说水的原因,讨论过后,很可能是授课模式和学习模式与你以往经历的“出入太大”,导致“价不对等”的感觉出现。

如果你是在内地读的大学或者高中,回想一下你上课的方式,老师们为了让你明白课程内容,他们真的在讲课上下了功夫,讲课要想方设法倒入,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为了让你明白今天讲什么煞费苦心!讲的内容之精细,切题之精准,正常情况下,听完你都会觉得明白了很多知识,并且能够做题。

这种授课方式,你说是填鸭式也好,你说是你被动接受知识也罢,反正你能跟上,你能会。关键是上课的时间和通过老师讲解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比你自学的知识要多。
但是,很多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可不是这样上课,尤其是转专业,那就更“遭罪了”!你可能面临你听不懂的情况
教授并不一定是专业的教师,可能不具备很好的“讲课能力”,教授更像是一种传道,或者说听完教授讲解之后,你能有了新的思路和一堆新的问题。可这些问题要是没有过往的知识储备,显然就听不懂,显然就不知道老师滔滔不绝的在讲什么?自然也不可能完全跟上老师的思路!
然后可怕的事情来了!课后一堆作业,一堆书单忽然排在你电脑前,而这一堆一堆的东西就像是填鸭式教学,就像是教会你做题的法宝,只不过这部分内容你要自学

到这里,两种极端就出现了,一种是为了应付作业一种是为了搞懂知识。前一种,你就要读定向的作业需要的材料和书;后者要搞懂所有的知识架构,可这两种你不用分清好坏,因为都是靠“自己给自己充电”(也可以说是自学)
花了数十万,一学期一门课也就是十几次的课程每次两个小时左右,然后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自学,从这种角度来说,水不水一定水呀!再说直白点,一学期几个月的时间,仅靠老师讲的东西来看,总感觉碗大饭少你花钱是想自学买书单吗?显然不是,你是想听到老师不断地讲解,靠老师提出问题,讲解问题,你获得答案;而不是让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则花大量的时间自己下功夫去解决问题!(也有人说,你也可以找教授探讨呀,对,教授非常好,但大多数同学可未必能缠着教授答疑解惑。)
所以,当上课的时间小于你课后努力的时间,并且你还花了这么多钱,会不会觉得水呢?

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不过多展开,因为有时候通过教授的点拨式教学,配合你的课下用工,也未必是水的学习方式,虽然在求知中的各项要素的占比变化了,但获取知识从来都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和教学方法有关系,却不是根本关系。


水不水还有一个维度,就是结果导向!我们还要考虑一下,你留学想要什么?无非是以下2种情况:
1、出于对所选学科的喜爱
2、凭借这个学历完成下一步的目标
第一种,你可能会觉得水,也可能觉得收获满满,但就要看你对这种授课型硕士的教授授课方法能不能接受,你的努力程度有多高,你的经济条件能不能让你觉得留学一趟能够收获满意的知识价值。
第二种,那可就不水了!
别和我说一年能学到什么东西,这类学生要的是下一步,凭借着这个学历去得到好的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所以,就算通过其他途径,说直白点,就是国内考研,也是抱有这样的目的性,那本质上就没有区别,都是方法而已、介质而已。
人家不是想获取留学期间和考研后的知识(或者说不全是获取知识),人家是利用这个途径去换取将来人家想要的东西。好比有人只是想吃饱,有些人选择汉堡、有些人选择日料,你去和吃汉堡的人说,这东西不健康,现在没事,以后身体会不好(举例而已,没有抨击汉堡),你说吃日料容易出现寄生虫危害(举例而已,没有抨击日料)。拜托,人家已经想明白了所有后果,人家要的就是吃饱,人家选择了自己能接受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料和汉堡不过是媒介,这么看来,说水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而对于什么海归薪资降了就业不吃香了学习不好的人才去读一年制......之类的言论.......


很简单,你说的这些只不过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办法,就和钱一样,多了就通胀。而且人家去留学,不管家庭条件好与不好,学习差也不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在为接下来的个人发展找出路,难道当年学习不好就消沉下去?就不能用一个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去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要知道,毒药,毒药,毒与药本为一体,毒用得好能救人,药用得不好,也许会杀人(秦时明月里的一句话),所以药和毒孰好孰坏?选择上的对错还是要放在结果上来看嘛。只是别忘了,最后的修行结果还是要看个人
有时候选择任何一种方法,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谈不上什么好坏,有电梯大多数人就不愿意走楼梯,你不能说坐电梯的人就是懒?能到达他想去的楼层才最重要!
现在每年申请一年制硕士的人越来越多,想必竞争会越来越大,今后的“福利”也会越来越低,但没关系,一定会有新的方式来填补这个空白,只是时间问题。当新的方式出现后,你也放心,人们不经意间可能就会转变态度:新方式真水!那时候,授课硕士没准就完成了形象逆袭,也没准就成了历史的一粒尘埃,不被提起



远渡重洋去留学,班级都是中国人!反向留学,水硕无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