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大学】20年03月16日

2023-04-05 20:00 作者:飘香的榴莲  | 我要投稿

        啊……

        腰酸背痛。

        这个数学老师有一颗讲物理的心。

        我高中有个物理老师有一颗讲数学的心。

        刚刚知道有“看一看”这么个东西,就看到一篇她点亮的推送。

        是一篇题名为“你考不好,真的不怪前面坐的女同学穿得少”的推送。跟英语没什么关系。

        它的出发点就如标题一般,意在说明男人做错事不要有事没事就甩锅给女人。

        也不知道怎么说。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又翻了一遍并另外在网上找了一堆关于“衣着得体”的文章看。

        然后我就不知道我原来到底是什么想法了。(可以肯定的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或者认同过甩锅这件事,不论甩给谁。我认为只要存在不平等关系就会出现这一现象。实际上我估计我自己背的锅就挺多的。)

        不过有些评论还是觉得怪怪的。

        大概是固有的思维在作祟。

        就像十六世纪(或者其它什么时候)的欧洲男性与女性一样衣着华丽,穿裤袜穿裙子穿高跟鞋,做头发,那个时候自然不会有人说男人这样是异端。

        大方向是时代造就的,虽然时代也是人本身造就的。

        哎……

        我TM在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总之,人们在认为“人们应该这样”的时候,大概总有几个人站出来反驳:“不,我们也可以那样。”当这几个人成为了“人们”,就变成了“人们应该那样”,于是大概又总会有几个人站出来反驳:“不,我们也可以这样。”

        实际上我们即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只要不触犯法律那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今注:很多时候,“社会要求”和“道德要求”是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的。】

        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万个呢,一百万个呢?七十亿人也会有七十亿个哈姆雷特吗?

        往极限了说,恐怕还是这一千个吧。

        那么这七十亿人就会分成一个个庞大的群体。

        一个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一个个庞大的群体又会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同一个小范围内,而不是所有群体均匀分散在整个人类社会。

        于是小范围内的群体内部就会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这种共鸣会辐射到这一整个小范围。

        人们大概总具有发展他人的习惯,希望“我所认识的人想我所想”,于是这个群体总会趋于内聚和排外。

        人们又大概总具有效仿和追随“明星”的习惯,产生了所谓的“明星效应”,或者说成“个人崇拜”,觉得这样说有贬义的成分那就换成“领袖气质”。人们在相同的群体里推举出了“领袖”,希望领袖指引他们前进。

        但有时候这个领袖会掺一点私货,他眼中的哈姆雷特有些地方与这个群体不一样,于是任然追随他的人为了他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喜欢他的人开始声讨。

        如果很意外的,某个人卧薪尝胆成为了领袖,然后开始宣扬自己与这个群体截然不同的哈姆雷特观,那么一般而言,这个领袖都会被赶下台。但总有几位大能以一己之力,领导着追随他的部众去改变整个群体的看法。(在这里,我想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谈十字街头》)

        我们不能去评判这种行为本身是对是错。(就像有列宁也有希特勒。)

        总之在这一情况下,“这个”群体也就变成了“那个”群体,或者分离了顽固的部分而成为了新的群体。

        领袖总有逝去的一天,于是再一次跳进这个循环。

        如果这位领袖死了,却仍然活着(引用鲁迅名句),那么他的精神会潜藏于这个群体的深处,形成这个群体的精神内核,成为这个群体理所应当的一部分,即使是另一位大能可能也难以撼动甚至无法改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没能真正将中国人民从封建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我们这周的近代史纲要课就是这一部分。)

        这个关于哈姆雷特的论述(误)就到这里吧。

        暂称之为“哈姆雷特观”问题好了。

        最后的论断是什么?

        没什么论断。

        想到了一个于此不大相关,但跟最开始的那个推送有关的对话。(就是个场景想象,我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会这么说)

        “你们还想着公平,凭什么你们能穿那么多款式的衣服裙子,出门还要化妆?”(一个男人这么说大概只是在心疼买衣服和化妆品的钱,可是……)

        “那你也可以穿裙子化妆啊,又没人不让你穿……

        “凭什么你们男人可以裸露上半身打球,我们女人就不能穿着短裤短裙露背露腰去图书馆?”(我反正挺羞于光膀子的,除了澡堂,哪怕是公共的泳池或者沙滩都是如此。)

        “那你也……(打住,要涉黄了。)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放火的例子。

        谁在乎放火本身是不对的?

        要不然,没有关联性的两件事干嘛要放在一个命题里?

        MD。

        英语水平限制了我的发展。

        CB里面报个错都看不懂。

        真的这个破英语,偏偏问到我没做的地方啊啊啊!

        谁让你TM不做完?

        难受死了。

        而一个讽刺的事实是,我也会在不经意间把锅甩出去。

        这个不能怪我的意识,因为点到我的时候我大脑就是宕机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潜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也就是说,我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甩锅,虽然只甩了一半但这个行为已经相当严重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现在的行径就是意识将锅甩给了本能。

        这又是一个“理由和借口”问题。

        不想学习啊。

        真NM累。

        哎。

        我狗能听的免费歌越来越少了。

        版权啊……

        音乐人也要吃饭啊……

        听歌对我来说又不是刚需。(小声BB)

        又TM开班会。

        昨天开了今天又开。

        哎。

        我现在这个成绩应该差不多就是高二考全校倒数那会儿了。

        触底反弹?

        有点难受,但还能扛。

        加油。

        抛硬币两万四千次?

        牛逼。

        啊……

        我这一个小时都在干什么。

        又不学习又不打游戏,怎么弄着弄着就没了呢。

【我的大学】20年03月16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