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寒假调研见闻录-路

2023-03-01 22:42 作者:无名的种ou树人  | 我要投稿

路谁来修?

       本人利用假期走访所在的农村,通过和长辈的交流、回忆等方式获取信息,描绘当地农村近二十年的变迁。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在党的领导和当地人民的努力之下,这里的一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之前,村里基本上都是平房,少有楼房,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二层小楼”,被我采访的这位张姓大爷如是说着。而我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当时自己家里只有一处平房,矮小阴暗潮湿,晚上睡觉经常因为太潮而起疹子,家里用的还是手拉的抽水机。家后的小路是一条土路,一有车过,尘土飞扬,一旦下雨,黏脚难行。唯一一条公路穿过村庄,可也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当时的我还在想这条路都这么破了,为什么还没人来修呢?再往外走路上基本上没有机动车,只有农忙的时候有拖拉机和三轮车会出来工作,偶尔能看见一个面包车就已经是少有的了。到了收麦的田里,三轮车拉着石磙转圈,在场里压麦子,还有些人正在用镰刀割麦子,后面跟着的小孩在慢悠悠的捡着掉落的麦穗。偶尔能听到叫卖冰棍的声音,可一摸兜里也没有钱。麦忙一过,在外打工的人们又开始陆续奔走了,而家又开始冷清下来了,连狗吠都少了许多。

小孩子们也该开学上课了,学校是一个离家没那么近的地方,几个伙伴一同骑自行车过去,不知道是谁一不小心摔在了路上,起来擦一擦血迹接着走。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夕阳尚好,几个小伙伴不知道跑到哪个土丘上面打滚玩耍,玩累了就躺在上面,看云彩变换着形状,时而听到“咯噔咯噔”的声响,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他们的父辈们踏上了远去的火车。很快,声音就消失了,就像天边消失的晚霞,带走了最后的暖意。夜晚来临,老人们聚集在路口,用芭蕉扇扇着想要靠近的蚊子,他们聊着今年的收成,聊着儿子儿媳啥时候再生个大胖孙子,聊着。。。蚊子嗡嗡作响,时而钻进打了许多补丁的蚊帐里,孩子睡着了,眼角还有泪痕,不知道是做了噩梦还是梦醒了。

       “喂,记下来了嘛?”张姓大爷的喊声使我惊觉一下,似乎是刚从梦里醒来。“嗯嗯嗯,记下来了,您接着说”我答道。“你看看现在每个胡同都差不多修上水泥路喽。”我,“谁来修的呢?”他答:“政府和村民都掏点,花不多,家家都有轿车子都愿意修。”他继续说:“现在水也不用费劲打了,家家都安了自来水,不过不吃自来水也没办法,井里抽不上水来,机井的水有些都是黑色的了。现在收麦子也很方便,都是机器一遍就过,也用不着镰刀喽,不想存的都直接卖了,方便的很,就是粮食价格不算高,地现在种着就图一乐,也就刚够本。俺儿子现在在xxx的厂子里干活呢,也用不着他,俺那小孙子现在还在屋里抱着手机打游戏嘞,你们年轻人小孩是不是都天天玩游戏。”我尴尬的笑了笑,因为确实没少玩。

         这时有个中年人开过一辆奔驰,向我俩招了招手,我们也都回应一下。“你认识他是谁不?”我摇了摇头说:“有点印象,记不太清了,我这几年在外面上学,家里的人都认不准了。”他笑了笑说,“这个是支书家的儿子,这两年做生意发财了,你瞧瞧开着好车住着别墅,滋润着呢。”我点了点头。他继续说,“现在做买卖的做买卖打工的打工,都不用出去打工了,就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前几年挣两个钱,这几年也就刚挣够吃的。”他从兜里掏出xx牌子的智能手机,看了一眼跟我说,“时候不早了,俺得接俺家大孙子放学去了,现在学校砍了不少,都去镇上上学了,我提前去一会,要不连放车子的地儿都没有。”说罢便上了电轿准备出发。“那您路上慢着点,麻烦您了。”我叮嘱了两句,望着车子远去了。

        迎着夕阳,我也朝家的方向走去在夕阳的映衬下,我突然发现平整的水泥路竟然有裂痕,我心想:一定是最近修高铁,从这边过的运输车辆太多了,把路都压坏了,可是有些裂痕很老了,不像是刚坏的,那大概是做生意的运物件压的吧。可等它走到生命的尽头,谁来修呢?


寒假调研见闻录-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