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能伤人,亦能救人。

(全文约37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打分:10.1分(本站标准)/7.5分(bangumi标准)

《荀子·哀公》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能带来恩惠,也能带来灾难。其中,就包括我们从口中说出来的话。今天所要鉴赏的《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所阐述的主题思想之一,就在这里。
这部番大概内容是第一女主成濑顺因为口无遮拦的原因导致家庭四分五裂,而儿时的她被突然出现的蛋封印了说话能力,因为根据蛋的话是,如果她不能改正多嘴的毛病,将来就会频繁遭遇灾难。
于是从那时开始,成濑顺变得一个字都不说——因为只要她一开口,就会出现肚子疼的症状。鸡蛋妖精就在那个时候给成濑下了诅咒,昔日的元气少女也变得沉默寡言,而这并不是成濑内心所期望的一切。

然而成濑也不能一直都不说话,总会有契机需要成濑说话。升上高中二年级后,顺在某天被班主任任命为“地域沟通交流会”的实行委员。一同受到任命的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三名同班同学:坂上拓实、田崎大树、仁藤菜月。巧合的是,实习委员小组的另外三人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坂上是类似于折棒的“青春版”的“节俭”,其实就是没有什么干劲,而又说不出真心话;田崎是棒球队的骨干,原本有希望进甲子园却因为一次事故导致右臂受伤;而在啦啦队部的优等生仁藤,则在为恋爱问题烦恼着。四位主角都有表达方面的问题,都有需要说出来的话,机缘巧合,便把四个人凑到了一块。伴随着剧集发展,精髓之处是四位主人公的内心救赎——从原本的闭塞不说,到后来的畅快说出、坦诚相待。所呈现的,正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加上坂上对成濑的经历的共鸣;而并非青春恋爱故事。因此因为站错CP磕错糖就给这部番打低分,是不理智的。

当然,剧情看下来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后半段的剧情显得非常仓促,只是依靠坂上的几句话,然后让成濑痛快地骂上坂上几句,就把成濑内心累积已久的心结全部解除;此外后面成濑逃避剧集演出的过程也缺乏对成濑当时内心的细致描写;还有是成濑的做法,只是因为自己的内心阴影就一走了之,虽说我很清楚这是她一时冲动所致,但是她的这种行为我还是不认可——因为自己的一时任性而差点坏了班级的演出;此外就是剧情最后田崎大树为何会向成濑告白,我当时我没得知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只知道可能是在这个排演过程中田崎对成濑的努力抱有好感。不过,也有些观众一看到STAFF栏的冈妈就大吐苦水,这倒不至于,毕竟好还是不好,只有看了才知道,如同给你一个梨子,是酸是甜,只有亲口尝了才知道。

说完了这些缺点,那么这部番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我能够打出bgm7.5分的分数呢?最关键的还是共鸣感。
之前不知道在多少专栏我已经说过我从前性格孤僻,和这部番的成濑不完全一样的是,尽管都是说不出口,但是成濑是有一些被动的,我是主动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回答应该要如何才能让对方满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闭口不说,所以以前的我也将“守口如瓶”奉为圭臬。可是这样就造成了不少沟通问题,我究竟是喜还是悲,别人无法从我的言语中得出答案,只能从我的行动试图摸索,而我父亲也多多少少为我的这点毛病头疼不已,尽管他多次絮絮叨叨要我学会沟通,但即便是我对父亲所说的道理有所认同,我一直还是不为所动。

回到剧中来。剧中的成濑,因为小时候的多嘴导致了家庭决裂,从而被蛋封闭了说话能力。所以,从小时候到读高二的交流委员会活动之前,她都不说话,在同学眼中就像是一个聋哑人一般,既有因为被鸡蛋妖精封印、诅咒的缘故,也有自身仍处在过去多嘴成灾的心理阴影中。如同是一头大象在幼时被铁链固定住一般,小时候小象也想挣脱但是力气不够,后来渐渐形成思维定势,即使后来成为大象的时候能轻而易举挣脱铁链,也不再尝试了,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习得性无助”。
而这部番的男主之一的坂上也是有沟通的难题,并且也和成濑一样属于单亲家庭。坂上在升高中的时候,母亲希望他上私立高中,但是他当时沉迷音乐,顶撞了母亲,而父亲也果断地站在了坂上一边。结果,坂上上了高中,但是父母亲之间的关系裂痕越来越大。尽管剧中没有提及,但是我可以推断出当时坂上家中这种情形的成因:皆因坂上内心的任性,而不是耐心和母亲说明自己内心的意愿的强烈;而一心希望子承父业的父亲,面对有了这样的选择的坂上,肯定是毫不顾忌站队儿子的一边,加上仗着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对母亲更多的可能只有言语上的强势表现而没有过多的沟通。

另一个男主角田崎大树也是有着沟通方面的难题,一开始被动接受交流会工作的时候显得十分不情愿,还出口伤害了成濑,只因为自己表面上想担任棒球队的重任,想撑起棒球队,实际上却总是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自己一直都在指挥他人却没有实干,而这就造成了后辈对田崎的反感,感到隔阂越深,所以田崎对周围的事物越发充满厌恶的情绪。好在,最终成濑冒着腹痛也要阐明“语言能伤人”的道理,田崎才醒悟之前的言语对别人的伤害,也在对山路等人道歉后,积极投身交流会的工作中去。对于田崎来说,过去他用语言伤人,今天的道歉也是一种语言形式,却成了重新维系和队员之间友情的工具。

但是最主要的地方,还是在成濑的身上。成濑何尝不想开口说话,只要是能和别人沟通,她都会努力做出改变。并且,虽然成濑一说话就会肚子疼,但是唱歌的时候就不会,而为了和别人沟通,她一直都是用手机邮件和别人沟通。她知道自己以前因为多嘴导致了祸端,但是守口如瓶、一言不发也不是上策,因为周围的人都会因为自己一言不发,没有了坦诚相待而陷入争执。为了避免争执,成濑最终不由自主地说出了“我会唱歌的”,也才有了成濑拜托坂上帮她写歌的做法。

大家的交流会筹备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后来彩排结束的时候坂上无意间的一句“我从来没有产生过喜欢成濑”瞬间刺激了成濑,而因此自闭的成濑也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出走,导致自己的主角位紧急被仁藤替代,演出差点因为成濑的这出行为泡汤。先前我已经说明了这番动机和这出剧情的不合理性,此处就不再叙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成濑和坂上二人之间的互动。先前成濑出现平地摔的时候蛋妖精出现,并指出了两点,一是成濑摔伤了并喊出“好痛”,但是痛的既不是摔伤的腿,也不是因为开口说话而疼痛的肚子,而是自己的内心;二是尽管成濑前面这几年几乎没有开过口,但是不代表就没说过话,还有情绪、动作、邮件和歌声等方式,一切的根源,是自己的内心想要说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部番的标题也在后一种意思得到了体现。

此处面对因为蛋妖精的话语,导致此时的成濑陷入了失落的情绪当中。尽管自己口头上没有说话,但是通过剧本,让自己的内心说出了话,而此时的成濑也没有从过去家庭分裂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她还是坚定不移认为,只要说出话就一定会招致灾难。所以,面对坂上的劝导“蛋一开始就是不存在的”,她一开始怎么也不肯相信,还认为“如果蛋不存在了,谁才应该是要被责怪的”。其实,成濑多年前对母亲说出父亲的实情的时候尚且年幼,很多道理也都不懂,此时经历了很多事情的她,即使没有蛋妖精的出现,也都会醒悟只是有些东西不应该说而已。而“谁才是要被责怪的”答案也是不答自出——就是成濑的父亲。假如面对当年成濑的童言无忌,父亲不是选择一走了之,而是耐心和母亲沟通;身为父母的他们也借此机会教育成濑不能随便乱说话的道理的话,成濑也还能一直无忧无虑。
然后再来说剧中的“蛋妖精”的问题。蛋妖精只是剧中的一种为了表现艺术手法而存在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没有蛋妖精的,但是“内心的蛋妖精”是存在的,剧中的蛋妖精就是很多人内心认为的,和剧中的成濑一样的想法的“祸从口出”的思想。因为有了这层思想,所以很多沟通都被扼杀,很多误会也因此产生。而坂上最终是怎么引导成濑走出阴影的呢?用的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办法:让成濑痛快地骂自己。说是简单,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说是困难,因为坂上听到这些话可能就会产生不快的情感,而此时成濑的内心最喜欢的还是坂上,她害怕自己的这种行为会招致坂上的不满甚至抛弃。可贵的是,最终坂上还是忍住了,成功地让成濑宣泄了一番,而成濑也借此契机成功返回到了舞台上。

我前面已经说过,我认为这部番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共鸣感。不仅是我想到了我以前的自己,在我身边,相信在大多数读者和观众的身边也都有,那就是沟通问题。口无遮拦、有啥说啥,或者是阴阳怪气,自然是要不得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说出话来。即使只是善意的谎言,即使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都应该要说出来。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汇报工作,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提出疑问,这都少不了“说”的环节。归根结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说话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伤到他人的内心,会得罪他人;但是用得好了,就是坦诚待人。在这里就举一个例子吧。假设你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有了差错,你到底要不要把实际情况如实汇报?可能汇报出来会导致上级不悦,但是还是得说出来,毕竟纸里包不住火,说出来了,兴许那时候情况还发展不严重,还能阻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也还能给出建议;假如不报,等后果严重了,追悔莫及。

这就是《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所带给我的全部观感。老实说因为后期节奏和剧情的原因导致这部片不能算神作,顶多就是佳作上位,不过我还是力荐这部片,希望我们都能以诚相待。它所讲述的,是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救赎的内容,就是两个字: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