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人物专题”串联起中国文学史,你悟到其中的奥秘了吗?

2022-07-20 12:10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文学是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它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人”这个极具独特性的要素,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由此可见,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推动作用和影响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面对诸多的中国文学大家们,考生们对于883人文社科基础文学史这一板块的学习,如何巧妙地利用好“人物”这一要素来高效学习中国文学史呢?


一张图带你梳理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流芳百世的文学大家及其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一方面让世人的精神素养得到升华,但另一方面也让中传的考生们“头疼不已”。如何学好中国文学史,厘清各朝各代名人名家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学好中国文学史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7月8日的二阶专题课程中,穆清老师以创新的思维——数字+人物专题串联起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的名人名家。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穆清老师用数字的形式凝练精华,以点连线,最终成面,勾织了一张庞大的文学网,辅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影响。

在课堂上,穆清老师用一张图梳理出中国文学史上各朝各代最为重要的文学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兼带了文体、重要的文学事件和文学运动等。一张图让整个中国文学史最为核心的人物和相关知识点清晰简明地呈现出来。(如图1)

一张图带你梳理中国文学史~


每个朝代展开的核心人物及其相关知识点

听听文学史人物专题课后同学们的心里话

在课上,穆清老师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梳理笔记,这样不仅能够使同学们发现自身的知识盲区,更能加深印象,减轻后期背诵的压力。文学史专题课更是被同学们直呼最强天花板!!!

直抒胸臆!人物专题课被同学们称为文学史最强天花板!


认真跟着老师做笔记的同学收获颇丰~发现自己的盲区,及时查缺补漏!



自从学了文学史人物专题,背诵头都不痛了~


超认真的同学,超认真的笔记!


清清子真的在一个个仔细看同学们的笔记


来自穆清老师的贴心叮嘱!

穆清老师的温馨提示:

【“人物”专题学习误区与建议】

在进行“人物专题”整理时候,大家容易陷入对小知识点的无限深挖,把关于某人物的所有大题和知识全部带进来.这样“人物”专题就变得很繁杂很厚重。建议大家在专题学习中,学会取舍“人物”专题串联尽可能让笔记变得清晰简洁且重点突出即可。用张简单的轴线解决,咱就不夹杂太多“私货”(关于某些知识点的重点回顾配合看背诵宝典相应地方即可,不用来回反复誉写,工作量太多)。

我们之后会有针对性的对比专题,届时我们会具体打磨每一道题的答题思路那个专题我们需要细扣知识点和逻辑。每个专题都有它的属性和必要性,希望大家根据课程内容和节奏,让相应的“专题”回到它的“任务” 里去)。这也是为何中国文学史“人物”专题 我们只需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原因,让它变简单点。3小时,整理一遍“人物”不亏,加上整理的时间,控制下你们的“笔记”和“功夫”’,整体控制在6小时内完成。不必恋战!下一个专题——对比专题才是大题思维人物专题重串联即可。

以“人物专题”串联起中国文学史,你悟到其中的奥秘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