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CTB技术挑战“难上加难”双面侧柱碰试验,展现卓越安全
摘要:最近,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比亚迪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进行了一次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模拟了严苛的真实场景,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连续的侧柱碰撞测试,考察了其整车结构和电池包的被动安全性。通过这次试验,比亚迪CTB技术成功应对了极高的挑战,证明了其卓越的安全性能。
文章正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关注。为了验证比亚迪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重要性,TOP Safety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双面侧柱碰试验。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考虑不仅包括整车结构和乘员保护,还需要关注碰撞发生后的电池安全。而侧面柱碰试验对底部装有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尤为艰巨,因为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
在本次试验中,TOP Safety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将挑战难度进一步提升。比亚迪海豹搭载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成功通过了试验。试验过程中,海豹车辆先进行了一次标准的侧柱碰撞,然后再次进行了侧面柱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的整车结构变形量较传统燃油车减小了约120mm,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这表明CTB技术有效提升了整车结构强度,保证了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在乘员保护方面,比亚迪海豹的乘员保护指标全部达到满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乘员的生命安全。而在电池安全方面,经过两次碰撞后,海豹的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没有受损,整体结构稳定。此外,比亚迪海豹搭载的电池管理系统在碰撞瞬间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迅速将电压降至安全区间,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TOP Safety还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项更难的试验,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辆新车后,证明电池包功能正常,车辆可以正常启动和安全行驶。
这一出色表现得益于比亚迪海豹独特的车身结构和CTB技术的应用。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整车三明治结构,发挥刀片电池和车身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整车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能。
比亚迪CTB技术的成功应对双面侧柱碰试验,再次彰显了比亚迪在安全性能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比亚迪海豹在C-NCAP中获得五星成绩,并在TOP Safety的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成功挑战了难度更大的考验,再次证明了比亚迪CTB技术的卓越安全性能。
总结: 比亚迪海豹搭载的CTB技术在TOP Safety的双面侧柱碰试验中展现了卓越的安全性能。通过成功挑战一系列难度较高的试验,比亚迪海豹证明了CTB技术在提升整车结构强度、保护乘员安全和确保电池安全性方面的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比亚迪CTB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成为高品质出行的首选。
双面侧柱碰试验(第一次侧柱碰)
双面侧柱碰试验(第二次侧柱碰)
比亚迪海豹试验数据结果
比亚迪海豹双面侧柱碰后电池上电成功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