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 311(学术硕士)报考指南(含招生人数及复试分数线)
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南师大教育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以及省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博士后流动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学、美育学等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硕士点,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所涉及的2个学科门类3个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南师大教学水平与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孟宪承、罗廷光、高觉敷先后在此执教。改革开放后更有著名教育学家鲁洁、班华以及朱小蔓、吴康宁、杨启亮、胡建华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带领学院蓬勃发展,其中鲁洁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被授予首届“江苏社科名家”称号,班华、吴康宁先后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院长顾建军教授,名誉院长鲁洁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37人。
二、南京师范大学311(学术硕士)招生信息
(一)2023年南师大311(学术硕士)招生计划(不含免推)

(二)南师大311各专业近3年复试分数线

三、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11(学术硕士)考试科目与参考书单
(一)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二)考试大纲
南师大311教育学可参照311统考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三)指定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四、南师大311近3年真题分析
(一)2020—2022年南师大311真题各科目分值分布

(二)2020-2022年南师大311真题题型及分值分布

从2020-2022年,统考311各科目的题型和分值分布都没有变化,一直都是教原101分,中外史100分,教心和教研必做题各40分和29分。若选做题选择教心,那么教心占70分,教研占29分。若选做题选择教研,那么教心占40分,教研占59分。
(三)南师大311真题命题特点
(1)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某些知识点不怎么考查,因此需要结合真题来进行针对性地复习。
比如中外教育史,思想史比制度史考得更多,占到80%左右,但是制度史很多细节知识点,容易让学生觉得制度史更重要,会陷入纠结中。
把311教育学统考2007年到2022年中国教育史各章节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整个12个章节中,有些章节考查很多,有些章节基本不考查。比如说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在整个10多年的考试中,一共考查了大概6分左右。而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共考查125分左右。因此,提醒同学们注意,一定要根据考情来进行学习经历和时间的分配,切忌南辕北辙,徒劳无功。再细化具体到题型的话,第二章的知识有些知识需要注意考查大的简答题,甚至论述题。而一些知识点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特别重要,就需要多花时间来进行准备和复习。
(2)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题型变换。
比如,教育学原理第七章的课程部分,第二节课程类型是非常重要的考点。2018年辨析题46题"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考查了核心课程,而在之前的年份这部分知识点以选择题、简答题方式进行考查,2020年,2021和2022年的真题考察则题型更加灵活多样。因此同学们切不可以为某个知识点考过就不会再考查,反而需要思考假设变换题型之后,自己如何更好应对。以大纲章节进行各大题型的梳理,可有效助力大家刷题,了解命题趋势和特点。
(3)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比如,中外教育史的考查目标一共有3个,其中第一条就是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其中"系统""演变""线索"便指出了中外教育史需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梳理,这一点在2020年的以前的真题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比如,对孔子和韩愈的教师观的考查,在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基本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而在2018年统考311的难度突然升级,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在2020往后的近三年真题中,更加有侧重考试的倾向,同学们需要格外关注。
因此,可以看出,在考纲中,中外教育史以历史的脉络呈现,之前这部分的考查也比较简单,基本就是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识记程度。而就这道题来看,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五、南师大311(学术硕士)收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一)收费标准

(二)奖助体系
研究生奖学金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及经费由国家下达。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最高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12000元和18000元。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我校具有中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等级、标准和比例如下:
3.校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每年春季学期评选,正常学制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学年参评。每年评选博士不超过30人,每人奖励2万元;硕士不超过60人(其中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各不超过30人),每人奖励1万元。
4.卓越研究生奖学金:卓越研究生奖学金主要奖励在价值引领、学术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有突出成果或事迹的研究生,评选办法按照学校“卓越研究生奖学金”相关规定执行。
5.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奖学金: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奖学金主要包括: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朱敬文普通奖学金等。评选办法和奖励标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 及基金会要求执行。
研究生助学金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我校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5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2.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助学金: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助学金包括:朱敬文助学金、同曦集团助学金等。评选办法和奖励标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及基金会要求执行。
3.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学校设立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兼职辅导员岗位,提供“三助一辅”津贴,用于资助研究生从事“助研、助教、助管、兼职辅导员”工作。具体按照《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暂行办法》执行。
4.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学校设立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用于补助研究生家庭遭受突发重大意外情况引起经济困难,研究生生活有困难或者研究生本人发生突发重病等情况。由各培养学院根据研究生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资助,研究生院(研工部)视情况予以一定的配套补助。
5.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照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六、附录-官网链接
(一)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http://yz.njnu.edu.cn/homepage_display.jsp?wid=ABF08935ED3A26A8E04077CAA4682CCC&wid2=E835BEB4EF4AF448E05002DF3E0954DB
(二)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http://yz.njnu.edu.cn/pages/sszsml/sszsml_index.jsp?nd=2023
(三)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http://yz.njnu.edu.cn/homepage_display.jsp?wid=2&wid2=DA7F597B06964D5FE05002DF3E096719
(四)南京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录取方案汇总:
http://yz.njnu.edu.cn/homepage_display.jsp?wid=AC3D9226ADA13C16E04077CAA468131D&wid2=DA8AB3AE2B13806BE05002DF3E0966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