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常见疾病——猫疱疹病病毒
猫疱疹病病毒又称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打喷嚏,流泪,结膜炎和鼻炎为主要特征。
【诊断】
1.流行病学 所有猫科动物都易感,幼猫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成年猫死亡率为20%~30%。主要是通过病猫和健康猫鼻与鼻直接接触传播以及经呼吸道感染。
2.症状 病初患猫发生高热稽留数天,高达40度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后出现阵发性咳嗽,打喷嚏,流泪,结膜炎,鼻流出的分泌物从浆液性变为脓性。幼猫患病约2周死亡,继发感染死亡率更高。成年猫感染后出现结膜炎症状,角膜充血,口腔糜烂溃疡,并有臭味,进食困难。个别猫出现慢性角膜炎,结膜炎,重者失明。种猫症状较轻,只表现为咳嗽,流泪,结膜充血,发复打喷嚏。若怀孕猫感染,可经胎盘感染胎儿,甚至造成流产。耐过的猫多转为慢性,以鼻窦炎,溃疡性结膜炎和眼球炎为主要特征。
3.病变 鼻腔,鼻甲骨黏膜,喉头和气管呈弥漫性充血。继之鼻腔和鼻甲骨黏膜坏死,甚至出现溶骨性病变。气管黏膜轻度充血,表面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呼吸道黏膜细胞特别是鼻中隔,鼻甲骨和扁桃体黏膜细胞中出现典型的嗜酸性包涵体。慢性病例可见鼻窦炎。肺脏由粉红色变为红色,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坏死,并有少量的出血。
【防控】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消毒措施,注意环境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发现病猫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接触传播。
(2)治疗 对患猫多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防治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注意经常清除患猫鼻腔和眼睛内的分泌物,可使用喷剂或盐水清除。在对患病猫进行补液治疗的同时,可适量加入胸腺肽。同时,可给予少量香味食物,如鱼肉,内脏,瘦肉等,有利于患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