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普洛夫的狗和斯金纳的老鼠

2017-11-28 00:22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联结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巴普洛夫的狗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实验:把食物展示给狗,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声,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声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LAB

这种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再常见不过了。如幼儿园的小孩儿第一天来上学,老师给一些糖果玩具,第二天小孩儿们又来了,因为糖果玩具,久而久之,小孩儿对上学的认知俨然成为对玩具的执念,或者说小孩儿们已经“赖上”老师了。直到有一天,玩具没了,直到有二天糖果也没了,但是小孩儿还是会来学校的。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获得和消退

(2)泛化和分化

(3)高级条件作用

(4)两个信号系统理论

斯金纳的老鼠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实验:他于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一种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饥饿的小白鼠通过不断按压竹竿,知道吃饱为止。

LAB

这个实验在教育中的运用呢,也是很常见的,以正强化为例吧,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不喜欢做作业,家长希望孩子做作业,就把看电视作为奖励,只有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只有做好作业才有电视可看。当然,愉快刺激和厌恶刺激呈现所针对的行为一定要明确,才能塑造好相应的行为,就像迷箱中的老鼠因为知道按动操纵杆就能获得食物所以行为才会增加,但如果按动操纵杆每次带来的是电击,那么行为就会减少。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3)惩罚与消退、维持


巴普洛夫的狗和斯金纳的老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