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聊斋志异(百〇八)
436,嘉平公子

冷雨凄风绝妙词,个人端的是情痴。
不期天上降魔法,偏是人间没字碑。
嘉平县某公子,生得容貌俊秀,风流潇洒,才十七八岁年纪。一次,他到郡里去考秀才,偶然路过一家姓许的鸨母开的妓院,见门内有个年轻的美貌女子,便禁不住呆呆地凝视着她。那女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公子便凑上前去跟她搭话。女子问:“你住在哪里?”公子告诉她住宿的地方。又问:“住处有别的人吗?”公子回答说:“没有。”“我晚上去拜访你,不要让人知道。”
公子回到住所,到了晚上,将童仆都支走了。那女子果然来到,自己介绍说:“我小名叫温姬,”又说:“我爱慕你俊美风流,所以背着鸨母来了。我愿意和你订下终身!”公子也十分高兴。从此后,女子两三夜就来一次。一天晚上,女子冒着大雨来了,进门后脱下湿衣服,扔到衣架上;又脱下脚上的靴子,让公子替她擦去泥巴,自己上床去钻到被窝里。公子看那双小靴子,是用绣有五色花纹的新锦做的,全被泥水涂脏了,感到很可惜。女子说:“我不是故意让你干这种下贱的活,我是要你知道我对你的一片痴情。”听到窗外雨声不止,女子信口吟了句诗道:“凄风冷雨满江城,”让公子续下句。公子推辞说不懂诗,女子说:“公子这样一表人才,怎么会不懂诗呢?真扫我的兴!”便劝他好好学习。公子答应了。
两人来往得越来越频繁,仆人们都知道了。公子的姐夫宋某,也是世家子弟,听说后,暗地里恳求公子让自己见见温姬。公子便告诉了女子,女子坚决不同意。宋某便藏到仆人房里,等到女子进来时,趴在窗子上往外偷看,看见女子的模样,神魂颠倒,不能自持,急忙推门出来,女子已起身,翻过墙去走了。宋某非常想念,于是备下厚礼去见许鸨母,指名要会温姬。鸨母说:“是有个温姬,但已死多年了。”宋某愕然,回来后告诉了公子,公子才知道那女子是鬼。到了夜晚,公子告诉女子宋某的话,女子承认说:“是的。但你想得到美人,我想得到美丈夫,我们两人各遂所愿就足够了,管它是人是鬼干嘛?”公子认为很对。
公子考完试,便返回家来,温姬也跟着。别的人都看不见她,只有公子能看得见。到家后,便让女子在书房住下。公子一个人睡在书房里。也不回卧室,父母都很奇怪。温姬回去探亲,公子才偷偷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大惊,告戒公子跟她断绝关系,公子不听。父母十分担忧,想尽了办法也驱赶不走那女子。
一天,公子有事要交待仆人,写了张简帖,放到桌子上。帖子上有许多错别字:花椒的“椒”字错成了“菽”,生姜的“姜”写成了“江”,“可恨”写成了“可浪”。温姬见到了这张帖子,翻过来在后面写到:“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于是告诉公子说:“我当初以为你是世家文人,所以不怕羞耻,自己找上门来。没想到你虚有其表!我只凭外貌取人,怎不被天下人耻笑呢!”说完,一下子就不见了。公子听了温姬的话,虽然很惭愧、悔恨,还是看不懂她的话题,仍然把帖子交给了仆人。结果,传出去后成了笑话!
异史氏评论道:“温姬可称妙女子。老天为什么对这位翩翩公子那么苛刻,硬叫他肚内空空呢?竟至弄得美女子悔不如娼,真可以叫妻妾们羞耻哭泣了。公子家里本来想种种办法驱赶鬼物却终于无效,不料一见公子的帖子她立刻叹息,要归去了。公子写的‘花菽生江’,跟当年杜甫诗句里的‘子章髑髅’一样,倒真可以驱邪避害了。”
《耳录》一书记载:“道傍设浆者,榜云,施恭结缘。”把”茶“字错写成“恭”【喝茶的地方变成厕所了】,也叫人一笑。又有一位大家子弟,日子过穷了,他在门上写个帖子:“卖古淫器”。他把“磘(窑)”字误写成“淫”字,接着的字还有:“有要宣淫,定淫者,大小皆有,人内论看物价”。大族故家子弟,这样的人物不少,哪里只限于“花菽生江”呢。
437,二班

三年前事未全忘,报德呼儿代逐狼。
医士倘为孙思邈,又从虎窟得仙方。
殷元礼是云南人,善长用针灸治病。在一次战乱中,他逃到深山里。这时天快黑了,离村庄又很远,他怕遭遇虎狼,远远看见前面路上有两个人,就快步赶了上去。到了跟前,那两人问他从哪里来,殷元礼便讲了自己的姓氏籍贯,那两人拱手尊敬地说:“原来是良医殷先生,久仰大名!”殷元礼反问他们的姓氏,那两人自称姓班,一个叫班爪,一个叫班牙。他们又对殷元礼说:“先生,我们也是避难的。幸好有间石屋可以暂住,敢求先生屈尊前去;我们对先生还另有所求。”殷元礼高兴地跟他们走了。一会儿来到一个地方,靠近岩谷处有间石室。那两人点着木柴代替蜡烛,殷元礼这才看清他们的面容:相貌凶恶,身躯威猛,好像不是善良的人。又一想没别的地方可去,也只好听天由命了。这时他听到床上有呻吟声,仔细一看,是一个老妇人直挺挺地躺着,好像有什么痛苦。殷元礼问:“得了什么病?”班牙说:“就因为这个原因,敬请先生来。”于是拿着根火把照着床,请殷元礼到近前看看。殷元礼见老妇人鼻下口角有两个瘤子,碗那么大,并且说痛得很厉害,妨碍饮食。殷元礼说:“容易治。”就拿出艾团,为老妇人灸了几十壮,说:“过一夜就好了。”二班很高兴,烤鹿肉给客人吃;并没有酒和别的饭食,只有鹿肉。班爪说:“太仓促,不知道客人来,希望不要怪罪招待不周。”殷元礼吃饱后,就枕着石块睡下了。二班虽然很诚朴,但粗鲁莽撞,让人害怕。殷元礼翻来覆去不敢睡熟,天不亮,就招呼老妇人,问她的病情。老妇人刚醒,自己一摸,瘤子已经破了,只留下两个疮口。殷元礼催促二班起来,用火照着,给老妇人敷上药末,说:“好了!”然后拱手告别,二班又拿出一条熟鹿腿送给他。
三年以后,殷元礼一次有事进山,路上遇到两只狼挡道,不能过去。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又来了一大群狼,殷元礼前后受敌。他被一条狼扑翻在地,好几只狼争抢着来咬他,衣服全被撕碎了。殷元礼想,这回是死定了。这时忽然窜过来两只老虎,群狼一见,四散逃跑。老虎大怒,一声怒吼,群狼害怕地都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老虎扑过去把它们全杀死,才走了。殷元礼侥幸逃生,狼狈地继续赶路,正在担心无处投宿,迎面走来一个老妇人。老妇人看到他的样子,连忙说:“殷先生吃苦了!”殷元礼悲伤地诉说了刚才的情景,问她如何认识自己。老妇人说:“我就是石屋中那个让你灸瘤子的病老太婆啊!”殷元礼才恍然大悟,便请求在她家借宿,老妇人领着他去了。走进一所院落,里面已点起了灯火。老妇人说:“老身已等先生很久了。”接着拿出衣裤,让殷元礼换下破衣服;又摆上酒菜,热情招待。老妇人也用陶碗自斟自饮,她既健谈,又能饮酒,不像是一般女人。殷元礼问:“前些日子那两个男子,是老人家的什么人?怎么没看见他们?”老妇人说:“我那两个儿子去迎接先生,还没有回来,一定是迷路了。”殷元礼感激他们的情义,开怀痛饮,不觉大醉,酣睡在座位上。醒过来时,天已经亮了。四面一看,并没有房舍,他自己一个人正坐在岩石上。这时听到岩下发出牛吼一般的喘息声,走近一看,是只老虎正睡着没醒。老虎的嘴间有两块瘢痕,都大得像拳头。殷元礼害怕极了,恐怕老虎醒来,偷偷地逃跑了。这时才醒悟到救自己命的那两只老虎,就是二班。
438,乩仙

岂是仙人属对精,地名巧合本天成。
预知董叟城南路,幻术通灵亦可惊。
【乩:旧时求神问事的一种方法】
章丘的米步云,擅长扶乩算卦,每同人聚会。便召乩仙互相唱和。一天,有个朋友见天上微有云彩,忽得一联,请乩仙对下联。这一联是:“羊脂白玉天,”乩仙批字:“下联问城南老董。”大家怀疑乩仙对不上,所以乱说一气。
后来有事到城南去,发现一处地方,土红得像丹砂一样,很感奇怪。正好看见有个放猎的老翁在一边,便问他是什么土,老翁说:“这是猪血红泥地。”忽然想起乩仙的批词,十分惊骇;又问老翁的姓,老翁说:“我是老董。”能联对倒不奇,奇的是预先知道城南老董,这也太神了。
439,苗生

龙吟狮舞气豪雄,俗子何堪溷乃公。
满座衣冠驚一吼,不须更试剑光红。
龚生是泯州的书生。到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在旅社中休息,买了一些酒菜自斟自饮。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进来,坐下来和他攀谈。龚生举起杯劝他共饮,客人也不推辞,自称姓苗,谈笑粗俗豪放。龚生因他不甚文雅,以傲慢的态度冷遇他,酒喝完了,也不再去买。苗生于是说:“与穷读书人喝酒,真叫人闷死!”便起身到酒店买酒,提着一个很大的酒坛子进来。龚生推辞说不能再喝了,苗生捉住他的胳膊,劝他干杯;龚的胳膊被捉得疼痛欲折,迫不得已,干了数杯。苗生以盛汤的大碗自饮,笑着说:“我不善于劝别人喝酒,去留随你的便吧。”龚生马上收拾行李起程。大约走了几里路,马病了,躺在路上,龚生在路旁坐着。他正在为行李繁重所累,无汁可施的时候,苗生赶到。问清楚了原因,把马背上的行李卸下来,交给仆人,自己用肩托着马肚子,把马扛起来,急速地走了二十多里,才到旅店。他把马放下,让马就槽吃草。过了一段时间,龚生和他的仆人才到达旅店。龚生感到很惊讶,认为他是神人,优厚地款待他。打酒买饭,让苗生一同吃。苗生说:“我的饭量很大,不是你能管饱的,共同饱饮一顿也就可以了。”喝完一坛子酒,苗生起身告别说:“您给马治病,还需要些日子,我不能等待了,我先走了。”于是就离开了。
后来,龚生参加考试完毕,与三四位朋友,共邀登华山游玩,大家在地上摆上酒菜作筵。正在欢宴时,苗生忽然到来。左手拿着一只大酒怀,右手提着个猪肘子,向地上一扔说:“听说诸位登临,我特意来与大家助兴。”大家起来,以礼相待,邀苗生一快坐下。酒喝得很痛快,都很高兴。大家想以联句为戏,苗生争辩说:“这样无拘束地喝酒,很高兴,何必去苦苦构思使自己苦恼。”大家不听,立下金谷酒令,对不上的罚酒三大杯。苗生说:“联句不佳者,当以军法论处。”大家笑着说:“罪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苗生说:“若不被杀头,我这武夫也能凑几句。”坐在首席的靳生说:“绝巘凭临眼界空。”苗生便信口续道:“唾壶击缺剑光红。”下座的沉吟好久,也没续上,苗生拿起酒壶就自己斟酒。过了一会,以次序向下联下去,渐渐地越联越俗。
苗生大声喊道:“这就够了。如果你们还想让我活下去,就不要再联下去了。”大家不听。苗生再也不能忍耐了,就学龙吟声,一声长啸,震得群山轰鸣;又后仰前合地学狮子舞。诗兴被打乱了,大家才停止了联句,又举杯酌酒畅饮。酒喝得半醉时,众人又各自得意地朗诵起在考场上所作的文章,不断地相互赞扬,相互吹捧。苗生委实不想听这酸腐的腔调,就拉着龚生的手豁拳。二人各已胜负数次,但那些诵文章、吹捧的还没个完。苗生严厉地说:“你们的文章,我已经听得熟悉了。像这样的文章,只能在床头读给自己的老婆听,大庭广众之中,喋喋不休,叫人听了厌烦。”众人听了感到惭愧,更讨厌苗生的粗鲁莽撞,于是,就提高了声音大声朗读起来。苗生愤怒了,趴在地下大吼,立刻变成一只老虎,扑上去把众客人吃掉,然后咆哮一声,跳过山梁就跑了。所幸存者,只有龚生和靳生两人。靳生是这次乡试的第一名。
过了三年,靳生再从华阴经过的时候,忽然在路上见到嵇生,他也是当年在华山上被虎咬死的一位。靳生大为吃惊,欲策马扬鞭疾驰。嵇生捉住马笼头,使马走不得。靳生下马,问他想做什么?嵇生说:“我现今已成了苗生的伥鬼,干活很苦,必须再扑杀一位读书的人,才能把我替换出来。三天后,必有一个穿儒服戴儒冠的书生被虎咬死,但地点必须是在苍龙岭下,那才是我的替身。请君在那一天,多邀几位书生到那里,也就是替老朋友帮点忙啦。”靳生不敢申辩,答应下就分手了。靳生回到寓所,思考了一夜,但总也想不出个办法来。最后决定,豁上了背弃与嵇生的约定,听凭这伥鬼的处置吧。就在这时,恰巧自己的表亲戚蒋生来探望他,他就把自已遇到鬼怪的事讲述了一遍。蒋是出名的劣等生员,同县的秀才尤生考在他的前面,心中很妒忌。听到靳生所讲的事,暗地里即有谋害尤生的念头。马上写了一封信,邀请尤生共同到苍龙岭游览,自己穿上一身平民的衣服,尤生见了也不知有什么用意。来到苍龙岭的半山腰,便摆下酒菜,恭恭敬敬地请尤生饮酒。这天,恰巧知府也上了苍龙岭,知府是蒋生父亲的好朋友,听说蒋生在岭下,就派人去叫他。蒋生不敢着平民衣服去见知府,便与尤生把衣服帽子换过来。衣服还没有换完,老虎猛然扑来,把蒋生叼着就走了。
异史氏说:“得意洋洋津津有味地吟诵的人,抓住人家的衣襟衣袖,强迫人家听下去,而听的人一次一次地打哈欠伸懒腰,又想睡觉,又想逃脱,可是吟诵的人却手舞足蹈,糊里糊涂地毫不自觉。这时,知己的朋友也应当从旁边用胳臂肘碰碰,用脚踩踩,暗中提醒他们,以防备座位上有苗生那样不耐烦的人在。然而心怀嫉妒的人在换衣服的那一会儿就被老虎咬死,可知苗生也是无心的。所以令人憎恶痛恨的是苗生,也不是苗生。”
440,杜小雷

恶妇心肠毒似虺,豕身顷刻转轮回。
城门游遍人争看,共道杜家逆妇来。
杜小雷是益都西山人。他的母亲两眼看不见。杜小雷照顾得很周到,家里虽然穷,但美食从不断绝。一天,杜小雷要外出,买了肉给妻子,要她给母亲做水饺吃。妻子最忤逆不道,切肉时,将屎克螂杂在肉里。母亲吃水饺时,觉得味道恶臭,不能下咽,便藏起水饺来,等儿子回家。杜小雷回来后,问母亲:“水饺好吃吗?”母亲摇摇头,拿出水饺来给儿子。杜小雷掰开水饺一看,见馅里有屎克螂,大怒,想责打妻子,又怕母亲听见,便上床想办法。妻子问他,也不说话。妻子心中有愧,在床下徘徊,不敢上床。过了很久,听到很粗的喘气声。杜小雷躺在床上叱骂道:“还不睡觉,想挨揍吗?”床下却没有一点动静。起来点亮蜡烛察看,见一头猪在床下;仔细看看,猪的两脚还是人脚,才知道妻子变成了猪。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命将猪拴了去,在城四门游街,以告戒众人。谭薇臣亲眼见过这事。【我老家那边也有这个儿媳变猪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