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喝酒后在车库停车,却看到一辆警车追过来,要对他进行检查
山西运城,男子喝酒后在小区车库里停车,却看到一辆警车追过来,要对他进行检查,男子一脸懵圈,交警怎么会来车库,还正好看到他喝醉酒?不出所料,交警以酒驾为由扣留了他的驾驶证,男子:警察是钓鱼执法。
李明这个人很喜欢玩,也很喜欢喝酒,不过由于他始终牢记着“喝酒不开车”这一准则,不管大家怎么嗨,李明都会打电话找辆出租车,或是让自己的家人去接。
这一晚,几个人都很开心,啤酒一瓶接一瓶,其乐融融,一直喝到晚上,众人才散去,李明也有几分醉意,连忙给家里打电话,要老爸来接他。
他的父亲得到消息,连忙赶了过来,见他喝得酩酊大醉,叹了口气,耐着性子将他扶上车,慢悠悠地往家里开去,到了停车场,父亲正要停车,李明却主动请缨,担心父亲停不好。
李明的父亲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喝多了不能开车,不过见他执意如此,也就答应了下来。李明刚坐上驾驶位,就看见一辆警车,还有两个警察,正朝他的方向开过来。
李明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哪有那么巧的事情,自己刚刚坐好,交警就到了?李明满腹狐疑,不过,那名警察似乎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信心,根本不给李明说话的机会。
交警甲严令李明出示驾照,李明着急地说,他让父亲把他送回家的,压根就没开车,可是另外一名交警乙,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认为这年头喝酒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借口。
李明见这两个交警态度这么坚决,顿时急了,大喊一声,你们这是在胡说八道。
听到这话,交通警察甲勃然大怒,让李明不要这样和警察说话,如果继续这种态度,就要对李明进行强制处理。
李明的爸爸让警察放了李明,可两个人都没有听进去,看到李明情绪激动,交警甲威胁李明,如果他还想打人,那就用强制措施解决。
交警甲言明,他们会给李明做一个酒检,如果酒检结果不合格,就会被扣掉驾照,按照法律规定,这是警方的工作流程。
李明不希望自己的父亲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打算配合警方做个酒驾检测,不过不管检测出什么结果,他都要声明自己并未驾车,并请求警方对他进行公平合理的处理。
不出所料,李明的酒检结果是,他涉嫌酒驾,李明被警察当场扣下驾照,说是要先调查一下证据,然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判决。
李明感觉很委屈,又不是他开车,怎么就被扣了驾照呢?所以,他就把这件事发到了网络上,说这是一起钓鱼执法案件。

1、李明在小区车库挪车,是否构成酒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道路上醉驾中的“道路”,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范畴。
如果小区是是封闭的小区,小区内部道路仅限业主通行,则不属于社会公开通行场所,不符合法定“道路”范畴。因此,就算李明在车库里挪车,也不构成醉驾。
但如果小区不是封闭的,社会车辆可以自由通行,那么就属于道路的范畴,酒后挪车就构成了酒驾。
2、交警跑到车库去执法,是否属于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是指当事人原来并没有违法的意图,但经过执法人员的引诱从而实施了违法行为。
尽管现在国内还存在钓鱼执法的现象,国家法律也没有对它有专门的规定,但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明令禁止钓鱼执法。
《规范》明文禁止行政执法人员“钓鱼”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时,应当全面、客观、公正;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收集证据,不得伪造、隐匿证据;不得指派没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暂扣物品不得收保管费。
如果交警故意在城市道路上埋伏,发现李明仅仅是饮酒,并没有开车,却故意跟踪李明进入地下停车库,然后查看李明是否开车,以便以“酒驾”的名义追究李明的责任,这种做法涉嫌“钓鱼执法”,明显违反法律。
因为在城市道路上,交警仅发现李明饮酒的行为,并未看到李明开车,没有可疑的违法行为,交警继续跟踪进入私人场地,这超出了警方适当的执法范围,属于滥用职权。
如果在城市道路上,交警发现行为人疑似酒驾,并命令其停车接受检查,但行为人拒不服从,驾车逃入封闭小区,此情况下,交警可以进入小区等封闭的、非公众通行的场地执法。
因为酒驾属于持续性违法行为,从城市道路上开始,并可能延续到非城市道路的区域,一旦警方发现违法嫌疑,可以继续进行调查,以实施交通管理,这在法律上是可以理解和认可的。
据了解,后来交警查看了天眼,确认驾车人为李明的父亲,因此归还了驾驶证,没有判处行政处罚,此事总算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