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2023-11-19 05:21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能量的合成与贮存(糖脂代谢);生物大分子前体的合成,遗传信息传递与大分子合成,代谢调节;现代分子生物学新领域及生物技术简介。

二、基本要求

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及规律,初步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知识。

三、各章内容、重点和要求

绪 论 掌握生物化学含义,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内容,发展现状以及与各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重点:初步介绍核酸生物功能,DNA分子结构和核酸主要理化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核酸代谢及核酸研究方法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细菌转化实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化学组成,细胞内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DNA的分子结构,Chargaff规则,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残基的连接方式、排列顺序及表示方法,DNA一级结构测定原理,Watson-Crick双螺旋模式的要点和稳定双螺旋结构的力,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三链DNA;t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rRNA、mRNA的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本章重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各结构层次之间联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酶和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及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肽和肽键的结构及命名,重要的天然寡肽;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测定方法;蛋白质的构象和维持构象的作用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折叠的空间限制;肽键性质;肽平面;二面角;蛋白质的构象单元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特点、举例(肌红蛋白);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概念、实例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和原体的概念;四级结构的概念;举例(血红蛋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细胞色素C)、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镰刀型贫血症));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RNase S的变性失活与复活;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方法(沉降速度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电泳;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反应:盐溶和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重金属盐沉淀;生物碱沉淀。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紫外吸收与呈色反应;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及应用。

第三章 酶

本章重点:掌握酶的一般概念、酶的特性、重点以酶的活性中心为主,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及与特点的关系;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与调节有关的诱导酶、变构酶、同工酶、共价修饰酶的概述,使学生系统掌握酶的一般知识,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注意与蛋白质一章的联系,本章也为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酶的一般概念,酶的催化特点,酶的专一性,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中间产物学说、酶的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因、酶的专一性机理、诱导契合学说、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机理、酶原激活);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促反应速度的测量、酶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底物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和米氏方程、米氏方程假设的条件、方程式的推导以及Km的意义和双倒数作图法、pH对酶作用的影响、温度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酶活性调节(别构酶概念、结构特点、别构效应与效应剂、动力学特点和活性调节机理;同工酶;诱导酶;酶的共价修饰等)

酶的活力测定、酶活力与酶反应速度;酶的活力单位;酶的比活力;酶的转换数(Kat) 酶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酶工程简介、酶的应用、维生素与辅酶


第四章 脂类与生物膜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生物体内的脂类:单纯脂、复合脂、异戊二烯脂类、类固醇和萜类:前列腺素、甾醇类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功能(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


第五章 糖类分解代谢

本章重点: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和生物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新陈代谢概论:概述、代谢的研究方法

生物体内的糖类:单糖、寡糖、多糖:淀粉(糖元)、果胶、纤维素、粘多糖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淀粉(糖原)的酶促降解、 水解和磷酸解

糖酵解:糖酵解的概念糖酵解的化学历程细胞定位;反应步骤;有关的酶和辅因子的作用机理;能量产生;糖酵解的化学计量与生物学意义;糖酵解的其它底物;丙酮酸的去路;糖酵解的调控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三羧酸循环概念、细胞定位、反应历程、有关的酶和辅因子、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化学计量和特点、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生化历程:细胞定位;反应历程及特点;有关的酶和辅因子;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与生物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

糖醛酸途径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本章重点:讲授生物氧化概念,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机理,明确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生物氧化概念、生物氧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生物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高能磷酸化合物类型,ATP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组成,排列顺序,电子传递机理

电子传递抑制剂

氧化磷酸化概念及类型、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F0-F1因子,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重建,ATP酶的旋转催化理论。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线粒体穿梭系统 

能荷

其它末端氧化酶系统:多酚氧化酶系统;植物抗氰氧化酶系统;黄素蛋白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

第七章 单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本章重点: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及光合碳途径;糖异生作用,蔗糖的合成及蔗糖转化为淀粉。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光合作用概述、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的产生、光合色素和光化学反应,光合电子传递链(Z链) ,光合磷酸化

光合的磷素途径(卡尔文循环)

糖异生途径、概念、反应历程

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

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蔗糖的生物合成 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

淀粉(糖元)的合成直链淀粉合成、支链淀粉合成

糖合成的调节

第八章 脂类代谢

本章重点:脂肪酸的β-氧化和从头合成。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甘油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α-氧化、脂肪酸的ω-氧化途径

酮体的生成及利用(脂肪酸在肝中的代谢中间物)

乙醛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及两个关键的酶(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脂肪的合成代谢:甘油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脂肪酸碳链的去饱和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合成原料及合成酶

脂肪代谢的调节 1).脂肪酸分解的调节 2).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类脂的代谢 磷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转化

第九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降解

本章重点:蛋白质水解酶、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及其意义、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蛋白水解酶(肽链内切酶和外切酶;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金属蛋白酶)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细胞内蛋白质降解

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非氧化脱氨基作用、脱酰胺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直接脱羧基作用、羟化脱羧基作用)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第十章 氨的同化及氨基酸生物合成

本章重点:生物固氮的生化机理、硝酸还原作用、氨基酸合成与碳代谢的关系。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氮素循环、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生物固氮概念、固氮生物的类型、固氮酶复合物

硝酸还原作用:硝酸还原酶(铁氧还管蛋白-硝酸还原酶,NAD(P)H-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亚硝酸还原酶

氨的同化:谷氨酸合成 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氨甲酰磷酸的形成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酸合成与转氨基作用、各族氨基酸合成、一碳基团代谢、SO4 2-的还原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胺、生氰糖苷、生物碱、植物和动物激素、辅酶类、卟啉类色素、木质素

第十一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本章重点:核酸降解的酶、限制性内切酶,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的区别。核酸降解单个体的直接利用。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核酸酶促降解、核酶外切酶、核酶内切酶、内切兼外切核酸酶、限制性内切酶 特性、表示法、粘性末端

核苷酸分解代谢:核苷酸降解、嘌呤的降解、嘧啶的降解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核苷二磷酸、核苷三磷酸的合成、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本章重点:DNA的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酶、因子、意义;DNA的不对称转录、有意义链和反意义链、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DNA的生物合成:DNA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酶类及有关因子、DNA聚合酶Ⅰ、Ⅱ、Ⅲ;引物酶和引发体(解旋酶);DNA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拓朴异构酶等;原核细胞的DNA复制、复制子概念,oriC位点的起始,引发体形成及DNA的解旋解链和RNA引物合成;半不连续复制先导链的连续复制,随后链的不连续合成,冈崎片段;真核细胞DNA复制 线性染色体DNA复制、端粒复制;逆转录作用 逆转录酶、逆转录过程、逆转录病毒、嗜肝DNA病毒、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DNA的损伤与修复、光裂合酶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突变、置换、插入、缺失。

RNA的生物合成: DNA转录(转录单位、有意义链(+)和反意义链(-))、RNA聚合酶;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的转录 真核转录与翻译不偶联;真核的RNA聚合酶、真核启动子;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rRNA前体加工及核糖体形成、tRNA前体的加工、真核mRNA前体(hnRNA)的加工、内含子、外显子。

RNA的复制 RNA病毒的复制方式

核酸合成抑制剂

分子生物学技术:DNA重组技术(目的DNA制备、载体、质粒、宿主细胞、DNA重组的基本过程、DNA文库)、分子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PCR技术、DNA指纹技术(RFLP、DNA指纹图谱、RAPD)、蛋白质工程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本章重点:DNA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翻译合成为功能蛋白质、蛋白质合成过程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蛋白质合成体系:mRNA与遗传密码(mRNA为蛋白质合成模板、遗传密码破译、遗传密码的基本性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tRNA(氨基酸运载工具、反密码子、同工受体tRNA、起始tRNA)、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原核和真核核糖体结构与功能)、翻译辅助因子

蛋白质合成:氨基酸活化、肽链合成起始 SD序列、起始复合物形成、肽链的延伸 进位、转肽、核糖体移位、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多核糖体

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蛋白质的修饰:N-端修饰,多肽链的水解切除;氨基酸侧链的修饰;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的折叠、参与折叠的两类蛋白:折叠酶、分子伴侣

蛋白质到位:分泌蛋白、线粒体与叶绿体蛋白

第十四章 抗体

本章重点:抗体的概念及其应用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免疫系统概论:免疫系统功能、初级免疫反应和次级免疫反应、克隆选择学说、自身免疫耐受性、补体

抗体的结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不变区、抗体的结构域、Fab和Fc片段、五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抗体的合成:体内重组、轻链基因重组、重链基因重组、类型转换

抗体的应用:免疫定位、酶联免疫、Western blotting

第十五章 代谢调节

本章重点:代谢网络、代谢调节的四级水平(重点讲授酶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调控:操纵子学说、酶的诱导和阻遏、真核DNA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

要求掌握以下知识点: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生物体内的糖-脂互变、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核酸代谢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代谢调节:代谢调节的四级水平:神经、激素、细胞、酶

细胞区域化调节

酶水平调节:酶合成和降解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酶原激活、别构效应——酶活性的前馈和反馈调节、酶的共价修饰与级联放大系统、同工酶调节、辅因子调节

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操纵子学说、酶合成的诱导 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酶合成的阻遏 色氨酸操纵子、衰减子、组成型合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不同层次、DNA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RNA的加工、翻译水平、翻译后加工)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部分

通过实验课,掌握比色、层析、电泳等基本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生物材料中多种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定。通过实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实验内容:

1. 缓冲液的配制和氨基酸两性性测定

2. 酶的基本性质

3. 转氨基作用

4. 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兰)

5. 淀粉酶活性测定

6. POD同工酶电泳

另:对报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位点的的,在《基础生化》考试中增加有机化学的部分内容。重点包括:

1. 含氮化合物:胺、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染料

2.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硫醇、硫酚、硫醚、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含磷有机化合物

3. 旋光异构和构象

4. 碳水化合物:单糖、单糖的构型、单糖的环形结构、糖苷、双糖

5.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6.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油脂的理化性质、类脂化合物(腊、磷脂)

7.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8. 杂环化合物:分类和命名、几种重要环系的结构和性质(呋喃、噻吩、吡咯、吡啶等)、生物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