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是天才般的制度
之前我以为职高是一个非常残忍的制度,因为你要知道55分流,有相当一批孩子也就是一半的孩子都要进入职高。 而职高的人呢,普遍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也就是他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在我眼中,职高肯定就是越呆越坏的地方。 然而经过短时间的思考,我瞬间就对职高改观了。我将它称为天才般的制度。 其实我设想的是能不能把职高全改成高中,然后留一部分职高,满足一些孩子想要学习职业的想法。就相当于是给了孩子们自信,让他们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想法。 但是接下来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 如果没有了职高全是高中。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中极有可能变成一个贬义词。大量资质较差的学生,如果进入高中的话,极有可能会把部分高中搞得乌烟瘴气。 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高中名存实亡,在那样的高中也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极有可能变差。 这样不仅不会减缓等级制度,反而会加大等级制度。社会也会对高中产生一种极不确定的信息。 在我们现在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社会过于混乱,那么整个经济都会发展停滞。 然而这种名称上的模糊性,使得一部分较差的学生仍能通过高中这一个名称干坏事。甚至可以说他们会对高中产生归属感。结果呢就是一大批的资质较优的学生对高中产生厌恶感。或者是只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认同感。 我相信这种制度可能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设计的如此巧妙,还是第1次见。 也就相当于如果全是高中的话,就会变成整个高中这样一个群体进行自我内耗。 几个高中之间互相仇视,然后学生们之间也是互相仇视,谁也看不起谁。 但偏偏大家都是高中生,又有些认同感,这种割裂使得仅仅唯一的团结都会变成仇恨。 但如果把一部分高中改成职业学校。 就相当于好的食材,坏的食材放在一锅里炖,变成了好的食材放在一锅里炖和坏的食材放在一锅里炖。 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可以只吃好的食材,而坏的食材可以给我养的家畜吃。 然后我再继续吃好的食材,也就是家畜。 结果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果出现了职业学校这样一个模糊性的名词。不仅不会导致高中生内斗。就算内斗也不会和那些资质较差的内斗。 而职业学校的学生他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会进行内斗。反而在分出了好的一批和坏的一批之后,由于自己属于坏的那批,那么很明显就会产生一种对坏的一批有强烈的认同感。 同样的,由于大家都是职业学校,这种名称上的模糊性导致外界并没有对他产生什么看法,也不会对他进行太多关注。同时正因为这种名称上的模糊性,自然也就没有等级制,大家都是属于职业学校这一个群体,大家不会进行内耗,也不会互相歧视。 结果呢,就仅仅出现了一小部分高中生歧视职高生。这一部分人其实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这种歧视最终肯定是会被历史淹没的。 如果经过职业学校的层层过滤,最后就会发现社会一半的人是高中出身,一半的人是职高出身。职高的人竟然足足占了一半,那么就会发现什么,就会发现职高的人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他和高中生的力量近乎平等。 也就保证了职高人不受欺辱。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代发展了,我们国家仍然要实现五五分流制度,而不是64分流制度或者73分流制度。 如果变成64或者73,那么职高生就会变成少数群体,而那些资质较差的高中生就会拿这些职高生来开刀。 这样反而会大大加剧这种歧视现象和不平等。 这简直是天才般的发明。如果有机会让我见识一下这项制度的发明者,我一定会好好向他请教一下。 您究竟是怎么做到设计出如此巧妙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