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历史发明家关于“李世民胡人”论

正文开始之前,UP先行提示,由于本人对于历史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暴躁老哥,个人立场又是一个半懂不懂的唐粉,所以说起话来可能毫不客气,而本期专栏的主题有三:
一,李世民是胡人吗;
二,关陇/陇西李家究竟有多少“胡人”血统;
三,论述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

自从各种不负责的/博人眼球的/不学无术的/拿钱办事的公众号、历史发明家登上网络这个舞台以后,互联网环境简直乌烟瘴气,不少挂个“历史”标签的公众号为了博人眼球赚取那点可怜的流量,接连发明了诸如“卫汉天王冉闵”、“千古大帝杨广”、“亘古太子李建成”、“懦弱无能唐高宗”、“半汉半胡李世民”等等奇葩言论,尤其李世民这位史学界公认的杰出帝王被当今无名小辈们帽子一扣,成功脱汉入少,企图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而背弃祖宗。笔者(lz)本着提高B站众人姿势水平的目的,给各位科普(计算)一下我们可爱的二凤极其他家到底是什么血统。

首先,我们先查阅资料,康康二凤祖上是什么样的:
《旧唐书·本纪第一·高祖李渊》: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讳虎,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家”,仍赐姓大野氏(众所周知,发明家眼里赐姓=改民族)。周受禅,追封唐国公,谥曰襄。至隋文帝作相,还复本姓。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陵曰永康。皇考讳昞,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谥曰仁。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陵曰兴宁。
《新唐书》: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字叔德,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皓, 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 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为幢主。天 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 号“八柱国家”。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 生昺,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
PS:《旧唐书》作者为刘昫,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新唐书》作者为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
新旧唐书都记载了老李家祖上是陇西成纪人,并不是所谓的胡族。当然有些人会说:“陇西那块地方本来就和胡人接壤,是不是汉人谁说的清巴拉巴拉……”
那么我再耐着性子告诉你,当时对于实锤胡人的人,是这么记载的: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
刘元海就是刘渊,后汉开国皇帝,因为当时编撰《晋书》的魏征是唐朝人,犯李渊的讳就记载了姓+字。刘元海自称刘禅后裔,实际上嘛……史家给你连裤衩子都拔干净咯。
看到没有,史家对于直接的胡人血统,直接给你连哪个民族的都整的明明白白,你们污蔑史家不严谨的人,是要谢罪的懂不?
所以说新旧唐书都认为李世民一家老小都是汉人,这是无疑问的。

其次,我再来给你说说李渊,二凤他爹,最受低估的开国君主。他老婆是窦氏,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窦氏他妈是汉话鲜卑族(历史发明家眼里汉不汉化没区别),我姑且料敌从宽,把她化为鲜卑族(其实窦氏母亲襄阳长公主的母亲李娥姿是汉人,窦氏母亲也只就1/2的鲜卑血统)。
窦氏母亲襄阳长公主是“鲜卑人”,父亲是汉人,窦氏血统为1/4的鲜卑血统。
李渊的父亲李昞是汉人,母亲元贞皇后(追封)是独孤信(这货倒是真鲜卑)和妻妾郭氏所生,身怀1/2的鲜卑血统。两人结合,可得李渊本身有1/4的鲜卑血统。
李渊鲜卑血统1/4,窦氏鲜卑血统为1/4,俩人相结合,生出的孩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至多也就1/16的鲜卑血统(母系居多),甚至严格一点算上还的是1/32.
夭寿了!苍天啊,大地啊!太极宫上面坐着的李唐皇帝,那个浓眉大眼写汉字说汉话娶汉女祖辈都是汉人的皇帝,居然是个“鲜·卑·人”!
什么?你说不是?怎么可能,那1/32的血统可是在那里摆着的,容不得你狡辩!
东晋明帝司马绍他母亲就是鲜卑人,怎么没人说东晋是胡人王朝啊?毕竟1/2开场嘛!
康熙他母亲是汉人,为什么没人说我大清汉人王朝啊?
无论血统中汉人血脉占据多少,哪怕是1%的胡血也是胡人,剩下99%自动无视,你是双标还是自卑?

一个将华夏大地乱世结束,开创一个汉人帝国的皇帝是胡人……
一个被后世世家视为政治完人的皇帝被认为是胡人……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桷。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
请各位B站的小年轻们,在你们因为历史发明家们的犬吠而感到标新立异并且趋之若鹜的时候,能不能先翻开历史书看一下李世民为什么叫李世民,唐太宗为什么叫唐太宗?
贞观之治为什么千百年来收人赞扬,你是愿意在千古一帝隋炀帝的麾下做一个饿死累死逼死的农夫,还是在贞观年间做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普通人?

最后,封面图来自于《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