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社媒营销平台特点及营销形式

TouTube
作为长视频平台,内容品质普遍较高,且制作耗费精力大,红人的合作难度大,粉丝年龄偏大,广告费高昂,ROI不稳定。
内容偏向:广告片/产品测评/采访/干货知识
内容形式:中/长视[可分类打标];也有自己的社区板块供图文发表(不过使用的公司较少)3分钟以上的高质量视频很受欢迎~
主要特点:
内容原创性强;
视频质量高;
红人专业度高;
沉浸式种草;
打造长期主义
大部分TouTube博主的确具有很强的种草能力。这种就适合走长期主义路线、想要打出知名度的品牌,开箱测评、产品使用体验都是不错的合作形式。
TikTok
作为短视频平台,KOC遍布,红人创造性强,粉丝年龄偏低龄,购买力弱,广告费低、曝光量大,跳转率和转化率较差;
直播渠道尚未实现全球闭环,可闭环的国家比如东南亚,英国并未掀起热潮,英国人太冷漠不吃直播,东南亚销售量大但利润率太低(期待美国实现闭环)。
主要特点:
病毒式传播;
创意性强;
打造爆款;
创意出圈;
品牌话题度
作为“病毒式营销”一词的起源地,TikTok红人的创意性会更加突出,打造爆款的几率也更大。如果品牌享想用另类的方式“出圈”,或者想建立起品牌的话题度,那就最好不要错过与TikTok红人合作的机会。
精美图片搭配新兴短视频平台,红人入驻难度低,创作门槛不高,互动率较好,粉丝年龄偏Z世代,广告费不高,中小型红人互评扎堆情况严重。
内容偏向:日常促销活动、产品展示、UGC(用户生产的内容eg买家秀)、品牌故事、鸡汤语录、竞赛
内容形式:适合颜值高、观赏性的照片投放/live/快拍;现在也推出了reels短视频(15s以内)
主要特点:
日常生活;
与用户“零”距离,增加亲民性;
内容种类多样;
内容产出快
Instagram上的红人更倾向于把品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拉进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从而削弱品牌的商业气息,让用户被种草得心服口服。
瀑布流形式展现图片内容的软件,无需用户翻页,新的图片不断自动加载在页面底端,让用户不断地发现新的图片,堪称“图片版的Twitter”。
Pinterest每月4亿多活跃用户中最大的群体画像年龄为30-49岁。
由于Pinterest的搜索引擎性质及其支持下单购买,品牌有望接触到70%有可能在描绘的场景中使用产品标签的Pinterest用户。
优势
相较于其他社交平台,用户更愿意点击或参与互动;
算法以搜索为主,只要SEO好,可长期积累;
适合新产品(超过60%的人在浏览时发现了新的品牌或产品);
成本低(相较于其他平台的广告单价)
劣势
女性占比高达71%,因此男性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品类不太适合推广;
因为是视觉平台,对图片的视觉效果要求很高;
Pinterest用户不习惯关注他人,在这里累积粉丝较为困难
Snapchat
图片分享软件,最大的特点是阅后即焚,用户在向好友发送“快照”时,可以设定一个限制好友访问“快照”的时间,在这之后,这些快照会彻底从好友的设备商和Snapchat上的服务器删除。
Snapchat在去年平均每天就有超过1.7亿人使用AR功能,超过平台四分之三日活,国外各大品牌在Snapchat的营销有极佳效果,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Snapchat的营销可以通过发布Snapchat Stories,以有趣的视频和特效取胜。也可以举办送折扣礼品等活动,提高品牌互动量,增长粉丝数,在限时时效的活动会更加具备吸引力。
也可以使用平台AR功能,在Lens Stories 里定制品牌产品专属滤镜。
年轻人比较少用了~主要是熟人社交/小组社群圈层;适合local/小型企业投放。
内容偏向:可以利用社群小组适合定向投放资讯、广告;活动信息/公司产品近况等
内容形式:图文/视频/直播/小组讨论
即时消息平台,有点像实时新闻发布;传播速度相较于其它平台更快。
内容偏向:公司产品业务讯息/蹭热点话题/互动
内容形式:文字需要在140字以内/图片/GIF/短视频/直播
Linkedln
职场属性社交平台
求职者也是企业塑造自身形象B2B的平台【企业也需要借此能够跟投资人、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社交关系】。
作为求职者也可以好好塑造主页形象同时获取很多行业信息,包括领英还有导师计划等,可以找到你想去的行业前辈进行交流~
内容偏向:公司成就、行业信息、年报、见解洞察
内容形式:图文/视频/Live/线上研讨会 Webinar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