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雨 杯

2023-06-28 06:55 作者:厑柯AYAK  | 我要投稿

  雨水:水是一种事物吗?不,在雨杯里,水是一个动词,因此,雨是一个表示情态的状语。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继续研究:其一,作为动词的水,它并不是那种由两个氢和一个氧像糖果一样粘在一起的颗粒,而是连接起雨杯的内壁和底面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没有主体,也就是说,它没有行动者,几乎是为了证明雨杯的内壁和底面而存在的,而内壁和底面的存在又反过来证实了“水”的作用。同时,这个动词没有能力描述速度(方向和速率),因为在雨杯里,后面这两个概念分别由于绝对的随机性和完全的一致性而被忽视。水作为动词,除了可以体现其诞生之处(内壁)和死亡之时(底面),并不足以向我们彰现它所蕴涵的能量,以及这个动词的有效期内可能引起的我们精神领域内的争论。于是,其二是关于副词雨的,如你所知,当一个动词需要副词进行特别地限制时,就说明了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雨杯里,这些可能性包括:湖水、雪水、口水、脓水等。单就雨水来说,其能量之大,不体现于力道,而在于黏度。
  为了不把黏度所必将引入的动词黏搀杂进来,我们尽量简单地说,事实上,当我们说“雨水。”这个句子的时候(注意,水作为谓语,不但没有主语,而且不及物,因为它们是被默认的),不但从唇齿间碰到了雨杯的形状和形状变化的过程,还可以感到许多的概念(诸如鹿、蒲公英、峭壁上的亭子、被打湿的宇宙、蓝色变异菖蒲花等),通过“水”在脑海中的掠过,无比结实地粘合到了一起。这些概念最初的形态变化多端,并且往往不符合概念本身的含义,如“脉管”这个概念是菱形,“棕黄色姜饼人”是翠绿的三角锥体,而“上帝”这个概念则是一个不断开阖的抽屉,有些腐烂,里面搁着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但在“雨水”之后,它们统统被粘合成了一个标准的圆球体(但它的圆心处有一个半径为1的空球体),并作为这样一个光滑的整体从雨杯一半左右的高度落下来,直到“雨水”结束。
  内壁和底面:如前所述,内壁是空间概念,代表一个地点内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作为雨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你可以把它想象为许多整齐的楼梯,许多阴渍剥蚀的建筑,对称的橘黄色窗台,干净的树……“雨水”的“黏”从“内壁”开始,并在“内壁”的表面上发挥作用,无数个概念贴着内壁被粘合为光滑的圆球体。与内壁不同,底面是一个时间概念,确切地说,是每一次“雨水”结束的时刻。这是一种可以被称为“正在丧失的时间”的时刻,也就是说,被“雨水”为一个球体的所有概念将在我们的脑体里引起复杂的争论,这次争论具有一柄斧子的形象,每次争论甫一结束(也就是斧子的刃裂下斧面的时候),“雨水”便消弭了,结束了。“底面”所界定,正是这一个时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底面”并非是一个瞬间,而是一系列的瞬间,是一个正在丧失的瞬间,“雨水”从“内壁”开始,到“底面”结束,雨杯的形状,在我们的脑海里,就被这三个不断下降,并逐渐消失的概念界定下来了。
  我们和我们的脑子:其实我们就是我们的脑子,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我们呢?因为我们并不是指我(作者)和你(读者),我们是雨杯的参观者,只有参观雨杯的人(或者事物,如一对儿平行的口琴,一辆被锈住的起重机,一把漏着密密麻麻的小眼儿的屠龙刀等等)才能够被称为“我们”。我们在参观雨杯时站在后者的内部,这个位置是非常关键的,它将阻碍我们的脑子更有效、更合理地理解雨杯的形状和雨杯存在的意义,通过脑子里混乱不堪的争论,我们能够体会到雨杯存在,并且是透明的,这就足够了,否则,僭越会破坏我们的虔诚。
  雨杯:这个故事里最有趣,最动人的一幕,无疑发生在每天正午时分,所有不透明的“我们”不偏不倚地站在自己影子上的那一瞬,我们紧紧地抱成一团儿,像是一场参差不齐的战争。
  “雨杯”作为一个表示强烈快乐的叹词,修饰着这一情况。



            
2002.10.18.

雨 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