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Go:微软的浪子回头

写在Surface Go发布后的一些感想。
为了查看原质量图片,请访问原地址:http://augix.me/archives/7620。
Augix官方QQ群:595698697。
Augix微博:@Augix频道。
Augix微信订阅号:AugixMe。

2018年7月10日,和3年前Surface 3没有发布会的低调上市一样,微软推出了Surface Go,一款依然被定位于廉价、教育领域的入门级别设备。

依然是10英寸PixelSense显示屏,分辨率为1800*1200(217PPI),Surface标志性的3:2屏幕比例,对比度为1500:1。尺寸上为245*175*8.3mm,重量为522g。拥有可以最大165度开合角的背部支架。配有一个USB-C接口、一个3.5mm耳机插口、一个Surface Connect接口、一个microSD存储卡接口。
硬件配置上,均采用Intel Pentium Gold 4415Y处理器。低配采用4GB内存和64GB的硬盘(eMMC),其他配置为8GB内存和128GB或256GB硬盘(SSD)。
机身设计更为圆润,边框和边角处理更圆滑。机身没有风扇和散热口,于Surface 3一样靠被动散热。
处理器是2017年中发布的Pentium 4415Y,为第七代“Kaby Lake”系列的产品,性能低于Pentium 4415U。这款产品为双核四线程处理器,基础频率为1.6GHz。内置Intel HD 615显卡。
目前市场上除了Surface Go之外也没有别的采用相同CPU的产品,所以其性能和发热表现也只能等具体上手才能判断。从微软专门找人写的文章来看,其图形性能比当年Haswell的Core i5 4300U还快30%。
续航时间理论为9小时视频播放,微软并未提供电池容量。配备了生物设别的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基本是能用的范围。
机器依然支持把笔吸附在左侧边缘,支持现有的4096压感手写笔。
与Surface 3简单做一下参数对比:

从尺寸和重量上简单对比,可以知道Surface Go更进一步压缩了体积以增强便携性,在重量上也进一步降低了。虽然在之前的新闻报道中Panay并不认为Surface Go是Surface 3的继任者,不过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曾经被微软放弃很久的设备。
当然尺寸上的差异也注定了无法使用Surface 3的键盘盖,乖乖买新配件吧!

此外,Surface Go默认搭载的是Windows 10 S,也就是只能够通过微软应用商城下载应用的“废物”系统。不过依然可以免费升级到完整版本的Windows 10。
虽然很多人对于Surface 3好评有加,但是微软显然对于Surface 3并不满意。微软在产品分类上非常谨慎,坚决不允许两个产品线出现丝毫的重叠。在性能上,Surface 3与Surface Pro 3拉开了非常大的差别,但是在尺寸和便携性上,微软认为Surface 3的10.8英寸屏幕与Surface Pro 3的12英寸屏幕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之后微软并没有推出Surface 3的继任者。

在Intel的CPU中,由于微软在Surface Pro产品线的最低配置都配备了Core M系列处理器,还是M系列最低定位的M3系列,导致注定Surface 3的继任者无法使用Core M这款Intel专门为无风扇使用场景设计的CPU。在Atom彻底被Intel抛弃之后,微软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选择了,Pentium系列的CPU自然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同时,微软进一步压缩设备尺寸,在尺寸上进一步拉开与Surface Pro产品线的差别,从而增强产品特征,防止产品线互相打架。
在售价上,国行预期最低配置裸机价格为2988元。但是没有键盘盖没有手写笔的Surface是不能用的,加上大约在700元左右售价的键盘盖和700元左右的,最低配置依然要4500元左右。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低配置基本没法用的,4GB内存即使运行Windows 10系统本身也捉襟见肘了。按照低配2988元裸机售价,8GB内存128GB硬盘的配置价格大概在4200元左右,加上键盘盖和手写笔大概在5600元左右。看似性价比依然不是特别高,毕竟配件实在是太贵了……

在美国,入门级别的教育市场基本被Chromebook统治了。得益于低廉的价格Chromebook在很多学校成为了课堂教学很好的选择。当然,苹果也没有闲着,iPad在教育领域所占分量也越来越大,苹果2018年的iPad更新,直接目的就是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争夺教育市场。诚然,无论在哪个领域,拥有Windows系统的Surface设备本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其并不低廉的价格让其竞争力并没有太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