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0312面试热点--孔乙己的长衫

2023-03-13 14:29 作者:公考孟庆峰  | 我要投稿

主题----孔乙己的长衫

本质:

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和焦虑情绪。

分析对象:

这个话题的讨论者,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或正在求职,或刚步入社会不久。象牙塔中的意气风发,在现实的激烈竞争和疯狂“内卷”中被逐渐消磨,取而代之的是迷茫无措的泛焦虑情绪。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历览千载书”,却仍旧“吾道属艰难”。不安于现状,却又无法改变现状,自觉陷入了孔乙己的“长衫困境”。

为什么:

一、失望来自希望。寒窗苦读十几载,背负着父母师长的殷切期盼,于书山题海中磨砺,在千军万马中突围。学生承担了如此高的求学代价,自然是期盼着在毕业后能够有体面和高收入的工作。简单讲期望太高。

二、理想与现实差距大。本科生“毕业即失业”,中传硕士毕业在火锅店打工,博士毕业五个月仍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无疑是在学生的心上插了一刀又一刀。似乎读书不再是师长口中“改变命运”的途径了。

三、情绪的宣泄。许多网友自比“孔乙己”也是为了排解心中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惶恐,加上网络的推波助澜,“脱不下的长衫”一直保持极高的讨论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根本在于体系。从小学开始,我们的学生就处在“唯分数论”的激烈竞争环境里,这固然有着诸如学习效率提高、考核方式公平、具有普适性等好处,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许多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过渡:

可现实却是,我们以为的终点不过是人生的起点罢了。我们原以为是长跑终点奖杯的录取通知书,也不过是下一场人生长跑的入场券。在应试教育培养下,我们自傲于学历的“荣誉光环”,可当光环被社会打散,面对一地鸡毛的求职与生活,学生们又该如何自洽?

怎么办:

若为学生,是否该思考如何在空闲时间学习实际的技能,来适应市场环境;若为师长,是否要在教授理论之余,培养学生实操性的技能;若为企业高层,是否考虑要多给大学生们实习的机会,毕竟他们已经用出色的应试成绩证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与信心。或许这样,长衫才能脱下。


20230312面试热点--孔乙己的长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