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制备PAC的方法有多种,目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只有碱法和酸法。酸法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性较好,投资较少,缺点是制备PAC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酸雾。碱法的主要缺点是产品稳定性较差,因为采用碱法制备的PAC产品中会有较多的游离碱残留,容易产生氢氧化铝凝胶沉淀。目前酸法在我国使用较多,为解决其产品盐基度不高的问题,会在酸法制备后再増加一道工艺调碱,即加入铝酸钙粉或其他碱性溶液中和多余酸。
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PAC生产工艺分为四大类:含铝矿物法、金属铝法、氯化铝法、氢氧化铝法。
1.含铝矿物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
1)铝矾土、铝酸钙粉生产PAC:我国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铝矾土中的铝不能酸溶,需预处理后才会溶出铝,所亥方法一般较为复杂。铝矾土属于铝硅酸盐类矿物中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是先将一水软铝石矿石粉粹并磨细,然后放在650-8000℃的沸腾炉中烧,中间会生产熟矿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加入盐酸与之反应,为防止反应过于激烈,盐酸应缓慢分批次加之,为提高铝的溶出率,可适当加入少许氢氟酸,为提高产品的盐基度,可加入适量的铝酸钙粉。该方法的优点是溶出时间较短且溶出率较高。
2)高岭土生产PAC:我国拥有丰富的高岭土,且遍布全国,高岭高岭土制备PAC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廉。目前,我国用其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是酸溶两步法。该法工艺流程是将高岭土培烧后与酸反应,然后调节盐基度。该法优点是工艺十分简单,操作便捷,不足之处是铝的浸出铝不高,因此,在賠烧工艺之前,将盐酸与高岭土浸泡。盐酸与高岭土按比例混合,烘干后将高岭土研磨,最后与盐酸在一定配比下反应并匀速揽拌。该工艺的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40—150℃,压力控制在0.4-0.5MPa,反应时间为1.5-2.0h,反应结束后需加入适量的铝酸钙粉,目的是调节盐基度,得到液体产品。
3)煤矸石吧生产PAC:采煤过程中产生废矿石就叫做煤矸石,培烧后主要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其质量分数依次为50-60%、3-5%、20-40%。目前我国用其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是酸溶法。酸溶法的主要反应式:
2.以氢氧化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
用氢氧化铝制备PAC也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氢氧化铝纯度高,所制备所得的聚合氯化铝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就很低。为了解决氢氧化铝酸溶性不好的缺点,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反应加温加压,只有这样才能使铝浸出,浸出液经过一定时间熟化、取上清液即为PAC液体产品。只要对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得当,可使铝的溶出率达到90%上。
3.从氯化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
沸腾热解法原理是利用结晶氯化铝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发生热分解,分解产物是氯化氢与水,最后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粉状聚合氯化铝。目前我国很少采用该方法,因为相比而言,结晶氯化铝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与铝酸巧粉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的聚合氯化铝盐基度可达80-90%,而且不会产生污染,原料和能源更加节省。
4.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
金属铝法所用原料主要来自铝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铝渣和铝型材废渣等。制备工艺主要有酸法、碱法和原电池法种。酸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且设备投资较少。缺点是制得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中的杂质含量较高,至于产品的质量不够稳定,且在制备过程中酸对反应设备的腐蚀较为严重。碱法采用较少的主耍原因是制备工艺难度较大,设备投资高。原电池法工芝是采用电化学原理,反应釜底用金属材料作阴极,原料铝屑作阳极,加入盐酸反应制得PAC。故目前该法在国内生产厂家应用的较少。
更多聚合氯化铝相关问题请咨询:http://www.hqyao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