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三井洞里有玄机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七十二篇
1983年过完春节,我乘坐着火车从穷乡僻壤的农村来到了十三朝古都大洛阳,在位于瀍河区瀍河西岸的洛阳市第十一中学就读。瀍河与道教源远流长,是一条标标准准道教河,道家创始人老子生活在瀍河两岸,在如今瀍河与洛河口不远处的二十四中家属院里有老子故居,在故居东南不远的地方东大街上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在三井洞西北不远处,有老子栓青牛的地方下清宫,下清宫北边有老子著书立说的翠云洞上清宫,北关还有个祖师庙,三井洞北还有八仙之一吕洞宾升仙的地方吕祖庙。在洛阳市第十一中学学习期间,听老师同学们说这个学校以前有个“三井洞”大道观。
三井洞,又叫云溪洞、云溪庵。是北宋西京洛阳开凿于瀍河西岸土崖上的洞窟群。东临瀍河,西为土崖,坐西面河,冬暖夏凉。为金代女道士孙不二传道坐化的地方。三井洞由来与宋金时期的名道刘处玄有关。刘处玄(1147~1203),字通妙,号长生子,山东莱州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七月十二日。为道教主流全真道——随山派创派者,是王重阳的弟子。为“北七真”之一,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谭处端逝世,刘处玄继任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金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仙逝后,刘处玄同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师兄们一起为师父守墓三年,然后来到洛阳。刚到洛阳,刘处玄居住在土地庙。吃饭靠施舍,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天到晚不说话。三年后,刘处玄功成,便迁往洛阳城北瀍水西岸宋初修建的道观云溪观居住。在此修道成功,开创全真道“随山派”,一时轰动洛阳。消息传开,信众纷至沓来,他又收了许多弟子,这样云溪观就住不下了。弟子们就在瀍河西岸的土崖上凿洞室居住。没有多久,挖开了一口古井,井泉寒冷,刘处玄知道后笑着说:“不远数尺,还有二井,乃我前世修炼时所挖。”众弟子听后,果然又接连凿出二井。众人见此,惊骇不已。连连称奇。此后,人们将洞室唤作“三井洞”。刘长生在云溪观修炼多年,法术高超,深不可测。相传,他能够在肚子上烤饼,能够使大腿上面的冷水沸腾。刘处玄所创道派被后人称为全真随山派,有百字谱系传世,今崂山道士就是全真随山派弟子。
大定二十八年(1188)十二月,丘处机南下洛阳,在洛邑停留两个月,为云溪观购置土地,扩建道观建筑。三眼古井一直到明清时期仍在。元代时,三井洞极为神圣,被人们修建成为处玄真人的万寿宫。清代时,云溪观更名为三井洞庙,并于每年的农历2月15日(相传是道教始祖老子的诞辰日)在三井洞做道场,对老子进行祭祀活动。后来,又兴起了三井洞庙会,如今的三井洞庙会在东至启明西路、西至东新安街、南至金家街、北至万寿街,交易人数达万人以上。
如今,三井洞古井已踪影全无,仅留下修建于1981年三井洞桥、三井洞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