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投资指南:医疗创新与品质驱动下的投资机会(一)

2021-02-26 16:23 作者:中金财富  | 我要投稿

医保总量稳定增长

支付结构加速调整

 

1、医保基金收支增长稳健。

在统计今年公立医保收支数据后不难发现,公立医保基金运行稳健,每年收、支、结余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医保支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速,行业体量也同步保持稳定增长。虽然支付结构也会大幅变化,但整体而言,医药行业在未来仍具备长期成长性。

图表1: 近年公立医保收支变化

 

2、医保支付端结构调整加速

医保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落地,临床价值不明确药物、及高价仿制药等市场逐步萎缩,更高比例资金将用于创新药和器械的支付。提升医保基金利用效率,也是寻找增量赛道的主要逻辑依据。

 

3、医保目录调整和集采常态化

随着医保改革逐渐成效,医保目录调整和集采将常态化,且加大覆盖面。虽然创新药有望借此实现快速放量,但其价格影响也需要继续追踪关注。

 

4、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审评加速,机会突显

2015年起,药监局开启改革,逐步完善药品和器械审评审批制度。在加大一系列措施同时,也加大对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支持。在医保的倾斜下,预计创新的增量赛道将出现大量的投资机会。

 

自主创新加速

进阶国际化发展主题

自2015年起,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为国内创新药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空间。医保新药纳入速度提升,仅2019年就有70个药物通过谈判成功纳入医保。

同时,资本也在不断加码,涌入医疗行业。这成为国内创新药企及药物发展绝佳动力。未来,医药创新将是未来的一个长期主题;龙头药企创新药业务收入占比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图表2:制药与生物科技行业历年融资情况


未来,创新药将成为国内药企的核心赚钱业务。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下,将促进药企布局更前沿靶点、平台与为满足的临床需求(如ADC、双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图表3: 全球新药研发成功概率

从全球范围看,收购与合作开发,将成为大型制药公司走出业绩困境和降低研发失败风险的重要手段。未来,国内药企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及合作开发将成为更有效率的方式。

图表4: 近两年全球大药企在ADC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并购

随着药品的研发、注册、生产、监管等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医药创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已成必然。而全球药企也将逐步关注中国。随着合作增加及国内高校的研发体系,反过来继续加快国际合作,创新全球化趋势逐步成型,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产品开启国际化。

 

在自主创新加速背景下,预计新品种的获批和放量将驱动业绩成长;拥有高效研发体系,率先布局前沿靶点、技术平台的优秀企业将有机会走向国际市场。推荐管线产品及技术储备丰富、具备国际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标的

 

 

早筛黄金赛道将迎蓬勃发展

密切关注头部玩家临床数据

 

1、根据NIPT的渗透情况,肿瘤分子诊断的渗透率将迎提升

现阶段,国内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分子诊断,包括已得到应用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NIPT渗透率已经达到31.1%。但相较美国而言,肿瘤分子诊断渗透率仍然较低,2019年仅为5.4%,远低于美国10.1%;

作为国家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支持的新兴战略行业;国内有望将肿瘤分子诊断纳入公共医保覆盖范围,融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整个行业有望迎来快速提升阶段。

 

2、关注头部玩家前瞻性临床数据和商业化布局

单癌种早筛肠癌进展第一,基于粪便检测的早筛产品国内外均有获批。肠癌早筛进展排名第一,远超其他癌种。2020年国内诺辉健康的常卫清获批,其基于粪便检测,价格为1,996元。

②肝癌进展第二,国内泛生子和和瑞基因均有布局;泛生子在肝癌早筛产品HCCscreen已公布前瞻性研究初步结果;瑞基因针对产品莱思宁的前瞻研究也取得初步结果。

③肺癌也属布局热点,就目前泛癌种公司公布数据而言,肺癌相较其他癌种敏感性稍弱,但依然包含在各家后续研究队列中。

④泛癌种早筛覆盖健康人群,难度较高,但一旦成功上市收益颇丰。在泛癌种早筛布局的头部公司包括GRAIL、Exact Sciences、燃石医学等。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泛癌种早筛在达到敏感度和特异性都超过90%的情况下,检测才较有意义。考虑到GRAIL和Exact Sciences覆盖癌种个数不一,前者为前瞻性数据后者为回溯性,且均未公布大队列临床数据,建议密切关注后续临床数据公布

 

 

医疗器械创新引领

进口替代加速

 

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化、规模化后,头部企业研发持续投入,医疗设备产品技术迎来较大提升,涌出一批较为出色的医疗设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医联体与医共体改革的推进下,预计基层医疗体系设备需求与升级有望带动国产优质医疗设备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①心脏瓣膜

瓣膜手术逐步微创化,经导管瓣膜接入治疗术日益成熟,四类瓣膜手术中主动脉瓣最早突破,肺动脉瓣、二/三尖瓣空间广阔。

中国的TAVR带来的创伤更少且术后恢复期更短,安全性更高,对SAVR存在替代优势

中国的TAVR带来的创伤更少且术后恢复期更短,安全性更高,对SAVR存在替代优势。至2025年,预计TAVR手术渗透率将提升至4.7%,国内TAVR试产将上升至9.57亿美元。

 

②神经介入

神经介入又称脑血管介入,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对基层脑卒中患者而言,救治医疗机构地域性需求更强,基层优势明显的国产品牌更具机会,国产企业拓展下级医疗机构有先天优势,有望受益。

 

③骨科

骨科领域行业空间大,成长空间足。对标海外成熟市场,强生、美敦力、史赛克、捷迈邦美等跨国企业均以骨科为其主要业务发展壮大,该领域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在国内老龄人口占比持续提升的趋势下,该行业有望长期保持较快的复合增长。

 

投资建议:

创新引领,进口替代加速。瓣膜手术逐步微创化,经导管瓣膜接入治疗术日益成熟,四类瓣膜手术中主动脉瓣最早突破,肺动脉瓣、二/三尖瓣空间广阔

短期政策扰动,不改国产替代趋势,我们预计基层医疗体系设备需求与升级有望带动国产优质医疗设备器械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除了早筛与医疗器械外,我们还对医疗服务、眼科、口腔等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下一期,我们将继续给大家带领医疗行业其他领域的投资机会。

 

记得关注我,下期继续!


2021投资指南:医疗创新与品质驱动下的投资机会(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