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物一知|约翰·洛克:近现代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之父”|哲学考研

2022-09-08 11:09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图片

/约翰·洛克 /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东西”


图片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 - 1704年10月28日),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是早期经验论的集大成者,系统化了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学说,论证并总结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


洛克同时也是有着巨大声誉的启蒙思想家,在政治学方面对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影响颇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秉承的精神正是他所阐释的古典共和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因而被称为“自由主义之父”。洛克的代表著作有《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人类理解论》等。


图片
图片

早期:

1632年8月29日,约翰·洛克出生于萨默塞特郡(Somerset)的威灵顿村。洛克的父亲在萨默塞特郡担任地方法官书记的律师,曾经在英国内战时担任议会派(议会派在当时与政府中的保王派对立)部队的军官;他的母亲则是一名制革工匠的女儿,美丽端正,父母二人可谓“才子佳人”。


1647年,在父亲友人的资助下,洛克被送至伦敦就读西敏中学(Westminster School),毕业后前往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就读。虽然洛克的成绩优异,但他对大学安排的枯燥课程(主要是经院哲学神学课程)感到十分不满,相比之下,对当时的笛卡尔等哲学家的著作反而更有兴趣。(哲学的种子在此时已经悄悄埋下~)


在同学的介绍下,洛克开始将兴趣转向一些实验科学医学的研究。1656年,洛克获得了学士学位,接着又在1658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此期间,洛克结识了多位知名科学家并与他们共事,如罗伯特·波义耳罗伯特·胡克

图片
△头戴“浴帽”的青年洛克

中期

1666年,洛克认识了沙夫茨伯里伯爵,伯爵当时正为肝脏感染疾病所苦,在接受洛克的悉心治疗后有所好转,便说服洛克成为他的助手。次年,洛克便搬进了沙夫茨伯里伯爵位于伦敦的住所,兼任他的个人医师


沙夫茨伯里伯爵是英国辉格党的创立者之一,洛克的政治思想无疑受到了他的影响,在为伯爵治病时开始撰写《人类理解论》。1675年,伯爵于政坛失势,洛克便避风头前往法国旅行。


1679年,当伯爵的政治情势有所好转时,洛克又回到了英格兰,开始撰写《政府论》。在书中,洛克不仅为光荣革命提出辩护,同时还批评了托马斯·霍布斯等人的独裁主义政治哲学,他所提出的自然权利以及政府理论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图片
△意气风发的中年洛克

晚期

1683年,由于被怀疑涉嫌参与一件刺杀查理二世国王的阴谋(实际上没有多少证据证明他参与此事),洛克逃往至荷兰,直到光荣革命结束为止。1688年洛克跟随奥兰治亲王的妻子一同返回英格兰。在抵达英国后不久,洛克开始将大量的草稿出版成书,其中便包括《人类理解论》《政府论》《论宽容》等著作。


随后,洛克的密友玛莎姆女士邀请洛克前往她在艾塞克斯郡的乡下住所定居。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洛克的身体因为哮喘病发作而饱受折磨,但是他仍成为了辉格党的英雄人物,并且常常与艾萨克·牛顿(神奇的交友圈出现了~)等人讨论各种议题。


由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洛克最终于1704年10月28日去世,并被埋在艾赛克斯郡东部小镇的教堂墓区,他终身未婚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图片
△晚年饱受疾病折磨的洛克
图片

《情绪管理大师


有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写信给洛克,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洛克的著作。

在收到洛克极为不满的回信后,牛顿复信说:“我记得我给你写过信,但不记得信里是怎样评价你的书的。请你把信抄给我,我将尽可能加以解释。”

洛克收到信后,很抱歉地解释说:“我收到你的批评信时,由于经常坐在炉火旁,所以不能控制自己的肝火。”


点评:炉火内心os——“洛克你礼貌吗?”


图片
△试图掩盖内心“肝火”

《诗歌爱好者》


洛克是个诗人,他喜欢根据现实生活来写诗歌,这些现实生活的题材有宏大的,如黑死病、伦敦大火以及国王被斩首等事件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也有关于生活日常和普通场合的,比如有一首的内容是介绍他的朋友托马斯•西德纳姆关于发烧的书。

洛克还写过纪念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共和军队对抗荷兰君主制的胜利的诗。8年后,克伦威尔去世,荷兰的一个王子恢复了英国王位,洛克为庆祝新王登基又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道:“你们听到了我们的祈祷。”正如他之前赞美克伦威尔一般:“你是伟大的王子!”


点评:一遇到事儿,洛克就来灵感了:“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图片
△喜欢写诗这事儿,拦不住的
图片

洛克作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并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于哲学和政治哲学界产生极大影响,现代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也将洛克视为其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自由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也影响了后来的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


白板说”。洛克认为心灵中没有什么天赋观念,他把心灵比作一块白板: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印记,接受到什么刺激,它就形成什么印记;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两种性质”。洛克在对简单观念进行考察时,把人心通过感觉和反省而直接获得的东西称为“观念”,而把物体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称为“性质”,其中第一性的质,是指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物体相分离的性质第二性的质是物体借其体积、形相和运动等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诸如颜色、声音、滋味等观念的能力


自然状态”。首先,洛克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是和平的、自由的、互相帮助的状态,即“羊与羊的和睦状态”。其次,人天生具有自然权利,这种权利除了霍布斯说过的自我保存权(生命权)之外,还有自由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这些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是最重要的



图片

洛克是近代哲学的重点人物,考试频率中等偏上,考察题型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皆有。

首先,洛克的“哲学史地位”、“哲学体系”这种宏观知识点一般考察论述题,总体出现次数极少

其次,在认识论中,主要考“白板说”、“两种性质”、“两种观念”、“对唯理论的批评”,考察形式多为名词解释简答,是热门考点

再次,在本体论中的“实体学说”时以论述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政治理论中,他的“社会契约论”的相关思想会以简答论述的形式来考核;

最后,“人格同一性”、“词语与观念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属于关于洛克的偏题,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人物一知|约翰·洛克:近现代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之父”|哲学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