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概论》1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4)

2022-10-26 11:1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马克思曾经强调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的限制。”[1]

  必须明确,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以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而仅仅是因为它超过了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绝对的需要有什么相干呢?它只是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关系。”“如果生产过剩真的要到国民全体把最必要的欲望满足以后才能发生,那在资产阶级社会一直到今日的历史上,就不仅不能有一般的过剩生产出现,甚至不能有局部的过剩生产出现了。”[2]事实的确如此。在危机期间,千百万劳动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到生活必需品的缺乏,他们所以挨饿受冻,正是由于他们生产了“太多的”的粮食和燃料等等。正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所说:“富裕变成贫穷和困苦的源泉”。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即超过了人民大众的绝对需要而形成的过剩;而只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和人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而言的过剩。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相对过剩的危机。

  以上分析表明,生产过剩的危机,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造成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如果资本主义能够把生产不用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用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那就不会有危机发生了。但这样一来,资本主义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了。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就不会放弃剥削,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就不能摆脱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灾难。斯大林说得好:“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3]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

[2] 参阅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23页。

[3] 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15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1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