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怎么解?为何以百合为主药?百合病,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

2023-07-22 11:5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怎么解?为何以百合为主药?百合病,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  “百合病”的命名与祖国医药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关。因百合治疗这种病有效,故以百合来命名。其最早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历代中医学家也有阐述,认为“百合病”是血热留滞,损伤心肺之阴而损及百脉,其症状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该病多由于外感热症后余邪未尽,复由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于情志不调、七情内伤、神不守舍等引起。治疗需分别阴虚内热、痰热内扰、心肺气虚等类型辨证施治,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百合病就是阴阳虚,因阴阳虚而失调,引起阴阳病变。阴阳不能平衡时,神志也不能平衡,阳虚也有,阴虚也有,所以“见于阳者,阴法治之,见于阴者,阳法治之”。 就是见于阳病,滋阴济阳,见于阴病,补阳济阴,不能用攻伐的药,不能见阳攻阳,见阴攻阴。见阳攻阴、见阴攻阳亦是错误的,都不能用攻药,但也不能用大补药,温补不行,清补也不受。 为什么百合病不和虚劳病合在一起呢? 百合病是病阴阳而不是病于气血,虚劳病是病于脏气病于气血,虽然也影响于阴阳,但病本不在阴阳。基本东西不一样,故分类不同。 狐惑亦是病于阴,病于阳。病于阳的在上部,病于阴的在下部。 阴阳毒,中了阳毒或毒中于阳经称为阳毒,中了阴毒或毒中了阴经的称为阴毒。 为什么阳毒用升麻鳖甲汤,阴毒反而去了蜀椒、雄黄?注家不好理解,认为应该阴毒加上蜀椒、雄黄,蜀椒、雄黄这是解阴气的。 但它不是那意思,它是看先中于阳分还是先中于阴分。 先中于阳分,蜀椒、雄黄去阳分的邪,阴分的邪即不需要了。这就和人们外出中了邪气,晚上中的在阴分,白天中的在阳分,它是那么分的。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都解释成“肺朝百脉”了,不知百脉都统于阴阳。“治病必求其本,本于阴阳”,为什么不理解为百脉统于阴阳呢?这就是发挥《内经》上的本于阴阳。 《伤寒》、《金匮》都是发挥《内经》哩,不读《内经》不会解释《伤寒》、《金匮》,《伤寒》、《金匮》全是《内经》上的发挥。 古人写书与今人不同,今人参考许多书,参考综合。 李时珍《本草纲目》虽是用这种体裁,但有不同。李时珍是收集药物呢,药物的主治、性味、功能。李时珍不是创作家,而是收集家,收集是越多越好,如把世界上的都收集上那就是药物大全,它是收集的,故参考书多,整理归纳系统了一下。 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是发挥,而且是发微,是发挥了微义,而不是发挥了语句。所以从语句上找不出《内经》的话,而实质上都是《内经》上的东西。 如“上工治未病”,《内经》上是预防性的上工治未病,他就发挥了治疗上的上工治未病,这不是发挥吗? 临床上这个治未病当然亦有预防性,一脏的病不能再传他脏,所以“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如果在这一脏,不防止他传,如肝传脾,脾传肾,那不就都成了相克的了吗,相克即是死证。 所以,他治未病就是把相克的东西变成相生的,杜绝脏邪一直传变,这不是发挥嘛! 百合是平补性的药,而且众瓣结合在一起,是调剂阴阳的东西;百合开的红花,瓣是白的,由气而产生变成血,气血均补嘛!用百合主要是取其性,而不是取其味。

《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怎么解?为何以百合为主药?百合病,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