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内心敏感的错误说法

2022-09-13 10:42 作者:WeGo情感咨询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欧阳长治。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内心敏感这个词。






关于内心敏感的错误说法



1、


关于内心敏感,最常见的误区是:我「变得」敏感。


我常接到这样的问法:


“老师,我女朋友恋爱后变了个人似得,变得特别敏感,该怎么办?”


大家有没有想过,她不是变得敏感,她是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人?


恋爱前,你将她的敏感看作是温柔细心体贴。


恋爱后,你将她的敏感看作是压抑束缚失去自由。



2、


敏感是敏感,内向是内向。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经常把敏感,跟内向组合在一起。


仿佛同义词一般,混淆在一起解读,明明是内向的问题,将其归结为敏感。明明是敏感的问题,又将其归结为内向。


最终?


蒙了。


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属性,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且普遍是单独存在的。


敏感不影响表达能力,但内向会影响。


敏感是一种长期性状态,而内向是暂时性状态。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改变敏感的属性,会比改变内向的属性难。


内向的人可能换个环境,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就可以不内向了。


但敏感不行。



3、


敏感不是洞察能力。


我遇到过一个姑娘,一过来很感慨地说,因为自己太聪明,很多东西都能看到看懂,所以养成了敏感的性子……


这种凡尔赛的表达,咱也不知道咋说好。


敏感的人,非常善于捕捉细节,但注意力的方向很单一,且缺乏筛选机制。


属于一网撒下去,捞上来是啥就是啥,然后一个个往某个方向对照,它跟洞察能力是有区别的。



4、


敏感不是同理心。


最大的区别在于:换位思考能力。


敏感的人,跟具有同理心的人,都有「看见」的能力。


我看见他不开心了,我看见他不满意了,我看见他心不在焉不在状态了。


但敏感仅仅是看见,没有换位思考,甚至说刻意避免换位思考,她看到更多的是「我」。


我正在面临着什么?


我会受到什么影响?

关于内心敏感的错误说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