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企业双层激励设置
公司贸易业务需要很多资金和人员,通过赚取贸易差价而实现持续经营或盈利。资金是需要融资成本的,除了业务人员,还需要行政、财务和人事或和法务等后勤服务人员。对这些人员如何激励,各个公司的做法都不一样。
我任务采用平均主义,激励效果不好,至少业务人员觉得不公平,我们拼酒跑腿转来钱,与你们足不出户的后勤人员平均分配,没有激励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设置双层激励,针对业务过程设置一层,激励业务人员做大做多,赚取更多的毛利;针对经营结果设置一层团队激励,促进后勤服务的支持。
对业务过程设置激励,就要促使业务人员提升业务量和毛利。同时监控风险。毛利指标是关键,业务量可以作为辅助指标,计量并指导业务人员开拓市场,一般权重10%~20%(注重市场开拓阶段,权重高;稳定后,权重低)。
毛利可以使用公司角度上的财务口径,但是扣除成本费用的口径就比较难定义,业务人员只认货物成本、资金利息和自己的业务费用,这就是销售部门业务贡献毛益,据此激励,业务人员普遍接受。但是,在小的贸易公司,后勤管理团队费用是业务费用3-4倍,而且是正常情况。很多情况,销售部门业务贡献毛益不足以抵偿管理服务团队的费用。对销售部门业务贡献毛益设置激励比率,业务有奖励,而管理服务团队没有,后勤服务支持下降,公司业务会陷入恶性循环。
针对公司大资金贸易情况下,应该定义业务毛利扣除直接资金成本后,公司与业务分成,比如5:5分成(要与业务协商,达成约定,并固定在制度或业务协议上)。公司分得的部分,用于抵偿管理服务团队的费用;业务分得的部分用于抵偿业务部门薪酬、差旅、招待、仓储运输等业务费用。业务部门分得的毛利,再扣除其业务费用,剩余部分作为激励的基础,如暂定激励35%(也可以对激励基础的档次,分段设置激励比率)。
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可以约定如何分担。规则约定后,就形成的贸易业务激励测算模板。示例如下表:

增值税是价外税,行6用于测算营业税金与附加。
测算好业务部门的过程激励后,奖金的分配,就是业务部门自己的事情了。
关于管理服务团队的激励,可以采用同样的模式去定义。利用分得的贸易,扣除期间管理成本费用,所剩金额作为激励基础,设置激励比率,逐期核准兑现。
公司老板也会有利润诉求,资金成本可以是融资成本,也可以是注资老板的最低投资回报率,业务上测算的资金成本据此确定。满足老板的最低回报外,通常也会设置一个年度经营目标激励。这就是第二层的激励,暂且叫它年度绩效激励。
年度绩效激励,可以通过服务期限(月份数)调整的岗位价值系数,来分配年度绩效奖励。还可以增加员工考评来调整年度绩效分配系数。如果岗位价值确定有困难,难度考评也没做好,那就采用年度互评的方式,评价员工年度实际工作对年度经营结果的贡献系数,据此分配年度绩效奖励。
示例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