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安徽滁州乡镇公务员面试班-面试课程【国培教育】

2023-10-11 15:22 作者:国培教育公考面试官方  | 我要投稿

一、热点链接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领导人同志 2017年 10月 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
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政策理论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
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
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
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
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
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8 年
12 月 19 日至 21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
脱贫攻坚力度,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
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
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
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
筹安排、强力推进。
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实施是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的重大制度性安排,是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任务新要求,充分总结、提炼“三农”领域丰富
法治实践经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法律体系的最新成果,将极大夯实乡
村振兴的法治基础,促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
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
不刮风、不一刀切。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必须把乡村振兴的主体权还给农民,同时不断
对农民赋能,培养农民的乡村振兴能力,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
力,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2018年 9月 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领导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
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1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
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共分 11 篇 37 章。本规划以国家领导人
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和 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
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
振兴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到 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
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 2022年,乡村振兴
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
取得阶段性成果。到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22年 2月 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
意见 》,即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 19个指导“三
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坚定决心,为广
大农民群众送来了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
新时代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核心就是抓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
精神,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
字当头、稳中求进,对 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 8个部分 35条,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调全力
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守 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
持在 1.3万亿斤以上;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方面,重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乡村建设方面,重点加强普惠
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实施机制。乡村治理方面,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
农业强国


2023年安徽滁州乡镇公务员面试班-面试课程【国培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