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师从李清照的“孙氏女”
孙娟,蒋建国,梁伟平等出演的五集黄梅戏电视剧《李清照》在第五集的结尾演绎了“孙氏女”拒绝师从李清照。

在陆游的《渭南文集》卷三十五中,有一篇《夫人孙氏墓志铭》,全文如下:
夫人孙氏,会稽山阴人。四世祖沔,观文殿学士户部侍郎,谥威敏,有传国史。曾祖之文,朝议大夫,主管杭州洞霄宫,累赠正奉大夫。祖延直,奉议郎,通判盱眙军,赠朝散郎。考综,宣义郎致仕。母,同郡梁氏。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宣义奇之,乃手书古列女事数十授夫人。夫人日夜诵服不废。既笄,归今文林郎宁海军节度推官苏君瑑,逮事舅姑左右,就养唯谨。凡组织缝纫烹饪调絮之事,非出其手,舅姑弗悦。舅姑殁,夫人执丧哀。终丧,事家庙如生,祭荐丰洁中度。疾已革,犹修秋祭,不知其力之惫。推官女兄,实朝议大夫直显谟阁吕公正己之夫人,性坚正,善持家法,凡家人必责以法度,不知者以为过严,至夫人能事之,则终身怡怡,未尝少忤。宗党间既称誉夫人之贤,又以知吕夫人非难事者也。
绍熙四年(1193),从推官官临安,以其年七月辛巳,疾终于官舍。夫人平生奉浮图氏,能信践其言,及处生死之际,盥濯易衣,泰然不乱,世外道人有所不逮,亦贤矣。享年五十有三。五子。瀛,太学生。汭。泂。滨。潞。皆卓然自立,能世其家,盖推官与夫人善训督之力也。二女。长适修职郎通州录事参军王易简,次尚幼。孙男二人。曰暹,幼未名字。予世家山阴,先太尉边夫人,实与威敏夫人为女兄弟。予与宣义,外兄弟也,少时交好甚笃。今夫人年逾五十而殁,予乃及铭其隧,则予安得不老。铭曰猗与夫人,率德不惰,舅姑宜之,曰善事我。移其事姑,以奉女公,雍雍肃肃,既和且恭。相夫以正,教子以严,施于先后,以逊以谦。一病不复,奄其告终,我作铭诗,用诏无穷。
从文中可以看出,陆游和孙氏女的父亲孙综是表亲,而且两人关系很好,这位孙氏女是陆游的表侄女,嫁与苏瑑为妻。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陆游会为孙氏女写墓志铭。
可以推断出,文中那位“以文辞名家”的“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就是李清照。从孙氏女直接拒绝李清照传授所学,刻苦学习“古列女事”,以及结婚之后的表现来看,孙氏女是非常典型的宗法专制社会女性,符合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所有要求。
从她照顾家庭,孝顺公婆,抚育子女等方面来看,她确实是典范,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无可挑剔,但是她拒绝李清照的那句:“才藻非女子事也”,说出了本质。她拥有才华,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教育,比如社会环境,她认为女人不应该这样,主动拒绝师从李清照,仅仅只是因为她是女人。
也许有人认为女人就应该这样,我只能说大清朝早就灭亡了,何况是南宋。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孙氏女自己的选择,无可厚非,这确实是个人选择,但是关键问题是,这种选择建立在压抑天性的基础上,只能说符合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但是时移事异,这一套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是自由选择的权利,广大女性既可以选择奔着李清照的方向努力,也可以选择像孙氏女一样回归家庭,而且这种选择都是理性思考之后的结果,性别不再是压抑天性的理由。
李清照确实没有后代,但是易安文脉并未断绝,李清照无法复制,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像李清照一样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