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故事

2023-08-31 09:12 作者:鹿梨猫猫  | 我要投稿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中的故事。

1

曾有一世转生为一位太子,名为智美根登,从小就喜欢布施,不仅把所有金银珠宝都布施给了穷人,还把他父王视如生命的珍宝——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如意宝,布施给了邻国。 国王发现以后,龙颜大怒,立刻把智美根登和他的妻子、儿女都流放了。 在流放的路途中,智美根登继续布施,不仅布施了妻子,甚至把儿女也布施了。最后独自一人住在深山。 后来,又有人来索要他的眼球,智美根登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球也布施了。 智美根登太子真诚勇猛的布施行为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在他面前,问他有什么愿望,天神可以帮他满足。 智美根登太子回答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愿一切众生,悉皆度脱生死苦海。” 天神极为感动,在天神的愿力之下,智美根登不仅恢复了视力,还具有了天眼通,他的妻子、儿女,还有如意宝也都被陆续归还了。 父王得知这些情况后,既感动又高兴,于是迎请太子回国,继承了王位。 所以,如果我们能像智美根登一样,懂得放下,愿意真诚布施、一心利他,福报不仅会失而复得,而且会变得更多更大,同时还会感动和影响无数有缘人。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我们凡夫恶习深重,所以很难立刻做到广行布施。也许由于一时的冲动,我们不慎陷入了财产纠纷,做下了恶业,但如果能及时忏悔,努力改过从善,恶业也能转化为善因。

2

释迦牟尼有一世是在山洞里面修行的一个僧人,他远离人世间,在一个山洞里面闭关打禅,后来天上的帝释天,看他修行得很精进,过来考验他。 帝释天化成一个吃人的罗刹鬼,在释迦牟尼闭关的那个洞口,饿得跌倒了,释迦牟尼那时候正在打坐就没有理他,然后他说两句话:“诸行无常,为生灭法。”他就不说话了。 释迦牟尼一听:“咦?这两句话很有道理哎,这个是宇宙的实相啊!”他睁开眼睛说:“哎!你把这句话说完啊。” 然后那个罗刹鬼说:“我这快饿死了,几个月没吃饭了,我几个月没有吃到活东西了,已经饿得说不出话来了,我得吃饱饭才能告诉你下两句呀!” 释迦牟尼说:“你只要把后面这两句偈子告诉我,你告诉我完整的四句偈,我愿意把我的身体供养给你,让你吃掉。” 那个罗刹鬼说:“一言为定啊!”然后就完整说了:“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就是佛教上很有名的四句偈子。 释迦牟尼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就把这四句偈抄到贝叶上,什么叫贝叶呢?就是树叶上面。然后他想:“这不行,这树叶马上就烂了呀!” 他跟那罗刹鬼说:“你稍微等一下,我把这四句偈刻在石头上,让后世的人能得到它。”他在石头上把这四句偈刻了,然后他爬到大树上去摔下来,准备把自己摔死供这个罗刹鬼吃。 当下,罗刹鬼就化成了帝释天的样子,把他接住了,世尊这才知道,原来是过来考验他的天人。 释迦牟尼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罗刹鬼的形象,而去鄙视这个人,仅仅因为这个人能说出来四句偈,哪怕他是个鬼,他也愿意以身去供养他,这叫求道者。

3

忍辱仙人的故事

在过去的时候,有一天,歌利王带着一班宫女,到山上去打猎。 到了山里,这些宫女从来都是在深宫中,就像坐监狱似的,总也不能出来;这次一出来,可就见到天了。喔!看见有山、有水,草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始流;这种境界,令人非常欢喜,于是就探幽取胜,各处看看。 突然在一个山洞里头看见有一个老人,这老人身上的泥土,不知有多厚了,头发也都长在一起,结成一个疙瘩。这些宫女,先前看见这个人的时候,都不敢向前去,以为这山里头有一个妖怪;然后再细细观察,哦!原来是一个老人,很奇怪的一个人!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他也是很少见到人的;现在看见有这么多的宫女来了,他就想度这些宫女:“啊!你们不要害怕!我不会把你们吃了的!我不会吃人的,我就是人。” 这些宫女一听,哦!这个老人说话了!于是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啊?你在这个地方有饭吃没有?你衣服都烂了!你是不是会走路啊?为什么你总在这个地方坐着?……” 这位忍辱仙人,他就说了:“我在这儿修道的,我专门修忍辱!” “忍辱?什么叫忍辱?”这个“忍辱”,她们听不懂。 忍辱仙人就说:“忍辱,就是别人对你再不客气,你都不要发脾气,就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然后就给这些宫女说起这“忍辱”的法门来了。 当时的状况是:说的也愿意说,听的也愿意听,这些宫女,从来也没听过这种妙法,所以,听的也入定了,说的也入定了;就是说旁边有什么动静,都不知道了。 这时候,歌利王就从远远的地方来了,他平时都和宫女们开玩笑惯了,所以,他就偷偷的踮着脚走路走,想来个突然袭击。 话说这时这些宫女们正听经听得出神,忍辱仙人也讲得出神,至于旁边什么动静都不知道。歌利王偷偷的走近前一看:哦?!这有一个老人! 而他的宫女们,都围着老人在听他讲。 一看之下,他就火冒三丈,生出妒忌心:“这些宫女都是我的女人,现在被你这个老头给引诱,都欢喜你啦!” 于是就开声讲:“你现在讲什么呢?” 忍辱仙人听见有人这么一问,抬头一看!是来一个国王,就说:“我给她们讲忍辱这个法门!” “忍辱?什么叫忍辱?你能忍辱吗?就凭你这个老样子,你能忍辱?” “我可以忍辱的!” “你能忍辱?那我现在要试一试你!考验一下,看你能不能忍辱?你忍辱,是什么痛苦都能忍吧?” “是!” “那好,我先把你的手,用我的宝剑给剁下来,看看你会怎么样?” “可以的,你试试吧!” 于是,歌利王把身边的宝剑拔出来;他这把宝剑能切金断玉,非常锋利的,刷的一下,就把忍辱仙人的手给割下来了。 之后,歌利王问:“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那你心里生不生瞋恨呀?你现在恨不恨我?” “不恨!” “不恨?好!另一只手,我把另一只手也割下来!一只你不瞋恨,那就来两只试一试!”于是把另一只手也给割下来了。 “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 “你还不恨?!一定是再打妄语、讲大话!哼!岂有此理!我把你的手给剁下来,你不瞋恨我?世间没有这种人!我不信!既然你说不痛不恨,那我再把你脚剁下来一只,看看你瞋恨不瞋恨?我就是想要你说真话!说真话,我就饶了你,说假话,我是不会饶你的!”于是举起宝剑,把他脚又剁下来一只。 你看!一个人的两个手、一只脚都给剁下来,就剩下一只脚了,要是普通的人,那肯定是哀嚎惨叫痛苦不堪;可是,这位忍辱仙人好像没事似的。 歌利王又问他:“现在你痛不痛啊?” “不痛!这都不算事儿的!”忍辱仙人说。 “哦?不算?那你现在心里恨不恨我?” “我不瞋恨你!” “哦?!还不恨?那好!你现在的两个手已经没有了,就剩一条腿。这一只脚留着也没有用啊,也不能走路了;那我成全你这个不痛苦的忍辱,把你那只脚也给剁下来!”于是把那只脚也剁下来了。 “现在痛不痛啊?现在你两只手,两只脚都没有了,我看你还怎么办?讲实话!现在疼不疼?你若说真话,就没有事;你不说真话,我还要考验你!” “哦!我现在还是不痛!”忍辱仙人说。 “那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你!” “你光口里说不瞋恨,因为我是个国王,你不敢瞋恨我,你是敢怒而不敢言;所以你就忍着痛,也要打妄语,也不讲真话。是不是这个样子呀?” “不是的!我如果没有瞋恨心,我这手和脚,都会再长出来;如果我有瞋恨心,我的手足就不会再生出来的。”忍辱仙人说完了这话之后,手脚立刻就长出来了。 歌利王一见大惊,以为是妖魔,正想用宝剑乱斩,这时,一切的护法善神都恼怒了,天上就下大雹子,打这歌利王。 忍辱仙人在这时候,向护法善神求情说:“你们不要怪他,他是来试验我,成就我的道业,我在尽未来际的时候,我若成佛,我要先度他去成佛。” 在因地的歌利王,就是这阿若憍陈如尊者,他对佛这样的不客气,忍辱仙人成佛后,首先就度他开悟;所以他这个名字“阿若”,就是叫解本际,也叫最初解,就是最初开悟的。

4

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阿输迦施土缘”。阿输迦又作阿育王,是古印度佛教著名护法名王,对佛教发展有极大贡献。相传,第三次佛典大结集,就是在阿育王时代完成。 在长老建议下,阿育王还派出高僧率团前往世界各地弘传佛法,佛教开始由地域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此外,阿育王还建造八万四千佛塔,分别供养佛陀舍利。 这篇故事,讲述佛与阿育王的这段因缘。 当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一天清晨,世尊和大弟子阿难入城乞食,看见一群小孩正在道上嬉戏,他们各自聚拢起地上的泥土,堆砌成宫殿、房舍以及仓库等,又在中间放了一些泥土,当作金银财宝五谷之类。 其中有一个小孩远远地望见佛走过来,见到佛的相好光明,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不由欢喜踊跃,生起供养之心,于是取出“仓库”中的“谷子”,捧于手中,想用此物来供养佛。 由于他个子太小够不到,就对另一个小孩说:“我踩在你肩上,用这些谷来供养佛!”那小孩也十分欢喜,答道:“可以!”于是第一个小孩登上他肩头,把“谷子”供养佛。 佛就放低手中的盂,低头接受小孩供养的土,接受后交给阿难说:“回头你拿这些泥土涂抹我的房屋。”佛和阿难乞食完毕,回到祇桓精舍,阿难就用泥土涂抹佛居住的房屋,整齐地涂抹了一面墙壁,这些泥土刚好用完。阿难涂抹墙壁之后,整理衣服,才把具体情况向佛禀告。 佛告诉阿难说:“刚才那个小孩,以欢喜心供养泥土给我,足够涂抹我所住房屋的一面墙壁。因为这个功德,在我涅槃百年以后,他将转生成为国王,名字叫阿输迦,而另一个小孩会转生作他的大臣。他们两人共同统领阎浮提的一切国土,兴盛显扬三宝,广设供养,分布佛舍利遍及整个阎浮提,还将为我建造八万四千座塔。” 阿难听后,十分欢喜,又问佛说:“如来过去世修何等功德,以至今世拥有八万四千座佛塔的殊胜果报?” 佛回答说:“阿难,你且专心,好好听着!过去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大国王,名字叫波塞奇,掌管阎浮提八万四千个国家。当时有佛住世,佛号弗沙。波塞奇王和所有臣民都虔信三宝,都以四事供养佛及众比丘僧,无比敬重仰慕。那时国王心想:‘如今在这个大国中,所有人民都可以经常见到佛,并能礼拜供养。但在偏僻之地,各个小国之中,人民没有这等修福机会。我应该画佛的形像,分布到每一个国家,让各国人民都可以礼拜供养。’国王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立即召来画师,命令他们为佛画像。于是画师们来到佛身旁,看到佛的相好庄严,想把佛画出来。但刚画好一处,就忘了其他处,只好重新观看,再次动笔,依然画一处忘一处,因此佛像始终难以画成。这时,弗沙佛亲自调和好各种颜料,亲手作画,完成第一幅佛像作样本,令画师们学习。画师们照着那幅画,画出了八万四千幅佛像,每一幅都惟妙惟肖,都像真佛一样清净微妙、端正无比。然后波塞奇王把佛像分别给各个国家,每国都能得到一张。波塞奇王又发布告令,各国臣民必须备好花香加以供养。各国臣民得到如来画像之后,全都欢喜无比,虔诚恭敬供养,如同对待真佛一样。就是这样,阿难!波塞奇王就是现在的我,因为在那一世画八万四千幅佛像,分布给诸国让他们供奉,由于这份功德,我才世世享受福报,无论生在天上人间,都会成为帝王,每一世受生都端正殊胜微妙,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由于这些功德,以至成就佛道,涅槃以后能获得八万四千佛塔的果报。”

5

释尊度难陀出家的故事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他的兄弟一个一个都跟他出家了,最后留下难陀,他的父王也准备将王位交给难陀。 不只是这位父王担心释迦牟尼佛会将难陀带去出家,难陀的妻子也害怕丈夫会出家,所以对难陀管得极严。难陀要出门,在离开之前,先在难陀的额头点上口红,规定口红没有干以前要回来,否则处罚。 难陀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难陀也非常爱,所以无话不听。怕太太是因为爱太太,因为爱,所以怕,不爱就不怕。 后来因缘成熟。时间到了,释迦牟尼佛托钵来到王宫化缘。难陀的妻子当然紧张,怕丈夫随佛一去不回,但是,难陀不出去也不行,两人争执了老半天,最后还是老办法,用口红在难陀额上一点,规定把饭送出去,倒在钵里,马上回来。 难陀到了门口,把饭一倒,释迦牟尼佛没有讲话,用手一招,难陀就跟他走了,难陀便如此出家了。 难陀出家以后,六神不安,无心修道。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告诉难陀说带他去东海玩玩,叫他抓住衣角,使个神通,便到了海边。 沙滩上有具尸体,佛陀带着难陀慢慢走向它,这具尸体是女的,虽然死了,仍然很漂亮。佛叫难陀仔细看看尸体脸上有什么? 尸体的脸上有一只白白的虫,佛问难陀知不知道这虫从哪里来的? 难陀不知,佛说这只虫是这具女尸体的主人变的,因为太爱自己的面貌,所以死后舍不得自己的美色,变成虫在尸体脸上爬。 然后,佛又问难陀去过天堂没有?一般凡人哪能去得了,于是,佛又叫难陀抓住衣角,升到欲界天。 天上美女成林,佛问难陀:这些仙女比起你的妻子如何? 唉呀!简直不能比啊!太漂亮了! 既然你喜欢这里,就到处多玩玩,我等会儿再来接你, 佛说完就避开了。难陀当然高兴极了,在众美色中穿来走去,看到的都是美艳动人的仙女。 难陀后来觉得奇怪,怎么没有男人?仙女告诉他男性只有一位,我们这五百位仙女都属于这位男性的天主。那么,这位天主呢?仙女答道,我们的老板还没有上升,正在人间修行。 又问:此人是谁? 他名叫难陀,生在印度,他的哥哥是佛,他现在跟着他的哥哥出家修行,等修行果报成功以后,上升做天主,我们在此等他。 难陀一听,赶紧回头找哥哥。 佛说:你知道了,那好!我带你下去好好修行。难陀回去以后,盘腿也不怕腿痛了,念佛也不怕心乱了,拼命用功修行,用功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这五百天女。 过了几天,佛告诉难陀说:有个地方你要去看看。 哪里呀? 地狱!到了地狱,景象当然很可怕,其中有个大油锅,火烧得猛烈,两个恶鬼手拿叉子等着,看得难陀又害怕又好奇,问这两个恶鬼:你们等什么人?此人犯什么罪? 恶鬼说:这是淫恶之罪,这个人现在正在修行,但是,修得动机不纯,为了贪图性爱之欲而修行,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这个人享完天福以后,便到地狱来受此果报。 难陀一听,大吃一惊。这下子才真发心修行。

6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村子里面有个穷人,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是个光棍,家里很穷,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只穿了条大短裤,到处给人家打工。 这一天他又到外面去干活,看见大街上人们奔走相告,有什么好消息互相传播,他过去一听,人们说什么呢?说有佛来到镇上讲经了,大家都争着把这个好消息传出去,说:“过两天佛来了,大家都去供养佛。”  大家想一想,假设佛能来,我们难道不去供养佛?这么好的机会能错过吗? 大家都高兴,穷小子一听,我生生世世肯定是没有遇到三宝,没有种下福田,我才这么穷,好不容易有佛来了,我也得供养。 可是浑身上下一摸,只有一条大短裤,这能布施吗?不行,我得借钱去,全村认识的人借遍了,谁也不借给他。 于是去了镇上,见人就借钱,还是没人借给他,借了一天一鼻子灰。 第二天又去借去了,运气好碰到一个有钱的人:“能不能借我钱”?那人没吭气,从头到脚一看,说:“你先别提钱的事,钱好说,我有的是,你能满足我一个条件我就给钱。” “什么条件呀?”这个富人说了:“最近这几天我得了个病,要命的病,有神医给我开了个药方子,一共买了三十剂的药,一天喝一剂,药我是买了,可是药引子找不到,我也是买了好几天,药引子买不到。 “什么药引子?”“人肉,活人的肉。死人还能买到一个,谁也不肯把肉卖给我,一副药三两肉,三十副药九斤肉,我买不到。我看你这个人虽然穷,但身体的肉还是不少,你能把你的肉卖给我,你不就有钱了嘛。” 穷小子一听,浑身起鸡皮疙瘩,好像割他的肉一样。这可犯难了,左思右想,唉!算了吧,我生生世世从无量劫直到现在,可以说我没有一生为了供养三宝,把这个身体有价值地去利用,都是白死了、白浪费了。这一世好不容易有佛来了,哪怕我死了,割肉把我割死,我这个身体也值了,我这身体生生世世为儿女累死过多少次,白白的死过多少次,没有一次是为了佛法而死的,为佛法而死那才死的有价值。 想通了,于是说:“好,我愿意给你割肉,但是你要先给我钱,不然的话你把我割死了,钱我也拿不上,请给我三天假吧,你给我钱我先去供养佛,再回来给你割肉。” 富人一听:“那不行,三天,万一你回来我死了怎么办?我这个病还挺急的,只给你一天。” 穷人一听没办法,“一天就一天吧,我一天尽量赶快去赶快回,供养佛就回来。”  富人就给了他一半的银子,一天三两银子一共四十五两,他拿着银子去了。去了以后佛正在讲法,他把银子恭恭敬敬地供养上去,坐在那里听。 佛正在讲《涅槃经》,他听着那个舒服呀,佛的声音就是好听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声音好,听得也舒服,直到讲完了,大家都散了,他也该回家了。 边回边想,佛讲这么多法自己一句也没记住,这人穷脑袋还笨,懊悔呀。抓住自己的脑门使劲想,想来想去终于想起了四句偈: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他想起了四句来,这下子把他高兴地蹦起来,我还能记住四句,一边往回走一边念着这四句话,“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不停地念,不停地走。  回来了,富人就要割肉了,把他的大腿洗一下就开始割,反正这个身体给了人家了,反正我也供养了佛了,大事已经办了,爱死爱活,割就割吧。 然后他继续念这首偈,他生怕把这首偈忘了,嘴里不停地“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 那富人咔嚓把肉割下走了,拿布一遮,晚上他睡觉。第二天醒来一看,肉长好了,跟没割一个样,连个疤也没有。人家拿了把刀,拿了个盘又来割肉了,他还是念那四句偈:“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又割了三两肉。 他每天都是念这四句偈,该吃吃,该喝喝,该让人家割肉就割肉。这样一个月过去了,每天三两,总共割了九斤肉,可是最后再看,身体恢复如初,好好的。  释迦摩尼佛讲完这个穷人的故事,问弟子:“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穷人是谁呀?”弟子们说“想呀”,佛说:“这个穷人就是我的前世。” 

7

还有一次,释迦牟尼佛曾经做了一个仙人,他发愿:我要修行成佛,要普度众生。这个愿一发,忉利天的天宫就晃动起来了,可见他的菩提心一发惊动了天宫。 天王一看,啊!下面有个仙人他要发愿,要修行,于是天王就急了,心想:“这家伙是不是修行好了要做天王来抢我的位子?”不行,我得去干扰他一下。 于是派了一个小天王变成一只鸽子飞了下去,随后忉利天主变成一只老鹰紧随其后。 鸽子飞到仙人身边说:“有只老鹰要吃我,你能不能把我救了。” 仙人一看,好好好,来,我这个袖子比较大,进来藏起来。把鸽子藏入袖子里。 不大会老鹰来了,一下落在跟前,就跟仙人说:“我饿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找到一只鸽子,你还把它藏起来,快拿出来!” 仙人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次你吃它,下次它吃你。” 老鹰说:“别说那废话,你把鸽子救了,我饿死了,你说你不是在造罪吗?你保一命,死一命,这不是直接杀生也是间接杀我。” 仙人一听,“对呀,我也不能让他饿死呀,那好吧,我身上肉挺多,给你割一块吃吧。” 老鹰一听:“那不行,我要的是鸽子,除非你割下的肉跟鸽子一样重。” 仙人一听:“好好好,这容易”,啪一下变出一个天平,两称盘,把鸽子掏出来往秤盘上一放。 这边就开始割肉,肉往这盘上放,割了好几块肉,“这鸽子怎么这么重呀?”压不动,左边肉基本上都割下去了,还是不行,反手又割右面身上,右边的肉也割了还是压不起来,全身的肉割光了,这盘子还是压不起来。 仙人一看,不行:这鸽子太重了,算了吧,全身就剩一副骨头架子了,都给老鹰吃了吧!啪一下趴到称盘上,这时候一下子就把鸽子压起来了,全身都布施给这只老鹰了。这叫割肉喂鹰。

8

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一对以歌舞伎乐谋生的夫妇,育有一女,名叫青莲华。青莲华不仅相貌庄严,世所稀有,并且才华出众,具足当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六十四种才艺,深音律,舞艺精湛,不论旋、俯仰,姿态优雅,无不娇媚。 一日,青莲华和父母应王舍城的富豪长者邀请,于节日庆典中表演歌舞伎乐。青莲华骄慢地唱着:“王舍城中可有人像我一样能歌擅舞的吗?可有人深研各种经论,聪明、智慧比得上我,能解答我的疑问吗?” 结果有人大声答道:“释迦牟尼佛在迦兰陀林精舍弘化,他的慈悲智慧无人能比,一定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青莲华听了半信半疑,带着一种挑衅的心态,跟随父母等人载歌载舞来到迦兰陀林中。青莲华见到佛陀后,并没有生起恭敬之心,仍和往常一样骄慢嬉笑,咨意展露自己的美色。 佛陀见此,就运用神力将青莲华变成白苍苍、皮肤斑皱、牙齿疏缺、弯腰驼背的老妇女。 青莲华见到自己身形丑陋无比,万分惊恐,心想:“一定是佛陀的威德神力,使我遽变成这个衰老的相貌。”于是,跪在佛陀前,对自己骄慢自大、放情纵意的作为心生惭愧并深感悔恨,恳请佛陀的原谅。 世尊见青莲华已调伏心中的我慢,于是恢复她本来的模样。 当时在场大众见到青莲花时而年老枯槁、时而年轻貌美,都体悟无常之理而心开意解、心生厌离,有的证得初果、有的证得了二果、三果、还有证得阿罗汉的,也有的发辟支佛心、无上菩提心的。 青莲华及她的父母也善根现前,恳请佛陀为他们剃度出家,早求解脱。 青莲华出家后,精进修道,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不仅具足三明六通,也得到了八种解脱,诸天天人及世人无不对她敬仰赞叹。 当时有人向佛陀请示:“佛陀度化这个放逸妖媚、不信佛法的青莲华,然后令她出家,乃至开悟证道的因缘何在呀?”于是世尊乃向人开示青莲花过去的一段因缘。 原来,青莲华比丘尼过去世曾是紧那罗女,相好庄严犹如天女。有一日,在深山遇到精进修行、获得五种神通的波罗奈国太子孙陀利,于是故作种种媚态,妖歌舞,企图媚惑孙陀利,让他退失菩提心。 然而孙陀利道心坚固,不起任何色欲邪念,对紧那罗女开示道:“一切世间有为法,一切森罗万象,皆因缘和合而成。人有生老病死,事有成住坏空,其性本空,无有常定。人的形体臭秽不堪,在皮肤下所覆藏的是屎尿粪便,犹如行厕。老年之时,鹤鸡皮,拘而行,你甜美音声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将转哑,有什值得骄傲,你何在此故作媚?在此放咨?” 那个紧那罗女听了之后,心生惭愧,于是来到孙陀利面前忏悔,并发愿说:“愿我来世了断轮回生死之因,并得以跟随孙陀利修行证果。” 佛陀开示说:“当时的外道仙人孙陀利就是我,而紧那罗女就是现在的青莲花比丘尼。由于青莲华比丘尼过去生曾经发愿,所以在今世跟随我出家修行。”

9

魔王波旬,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是专门断除人的生命与善根的恶魔。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魔王名。 释迦牟尼佛在经历了六年的苦行之后,来到一个叫菩提伽耶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坐在一株菩提树下,沉思默想,观照本心。 这是天空中涌现出花云,并下起了花雨,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祥瑞的菩提树威武挺立,和煦的阳光在风中露出慈颜,青山含笑,小河欢唱。百鸟衔来香枝,百兽采集了奇异的果品和鲜花供奉在佛前。 这时,释迦牟尼佛即将成佛,鸟飞翔于天,兽欢撒于地,有情无情,同庆吉祥,无尚祥光彻照天地,冲上死亡与欲念的魔宫。 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看到释迦牟尼即将成佛,顿时惊恐万状,他叫嚣着一定要阻止释迦牟尼成佛。 于是他急忙派三名魔女蛊惑释迦牟尼佛,三名魔女一名叫爱欲,一名叫贪欲,一名叫乐欲。她们盛装严饰,款款微步来到释迦牟尼前殷勤献媚,竭尽种种妖娆之态并摆出种种淫荡之状。 而释迦牟尼佛深心寂定,对魔女淫荡的挑逗毫不动心。这时太子训诫她们说:“你们形态虽好,但心不端正,就好比精美的琉璃瓶盛满了粪秽,自己不知耻辱,还敢来诳惑人吗?” 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又使法力,使魔女门得见自身的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浑身臭秽,魔女见状,匍匐而逃。 魔往一看魔女的引诱没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有神通啊,于是又带领众魔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来到悉达多太子的座前。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 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思考,对魔王的威胁置若罔闻。于是魔王大怒之下,命令众魔刀箭齐发,而太子身发净光,众魔全部都跌倒在地,刀箭都不能接近太子的身体。后来护法天神来将这些魔子魔兵全部驱散。 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魔王波旬看到佛陀度了很多人,极度不爽,便前来请佛赶快涅磐。佛陀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磐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孙不也是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信仰我的人会越来越多。” 佛说:“你破坏我的佛法对你没好处。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着善良的人,也照耀着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一旦结束,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无间地狱,你会在地狱中受无量种种苦。” 魔王波旬说:“我知道世尊您是不说谎的,但是,世尊您也知道命由心造。我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的。” 佛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波旬亦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顺应百姓方面,世尊您是比不上我的。您戒律森严,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远离贪欲。而我呢,顺应百姓的欲望,满足百姓的欲望。众生没有贪欲那里有我波旬呢?” 佛说:“我有佛经留世。” 魔王波旬说:“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众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 佛说:“我有僧宝留世。” 魔王波旬说:“你要教化众生得引进新人吧。您不会拒绝我的弟子接受您的教诲吧。” 佛说:“不会。” 魔王波旬说:“到您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到您的僧团之内,穿您的袈裟,破坏您的佛法。让他们曲解您的经典,破坏您的戒律,以达到我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释迦牟尼佛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所以,当释迦牟尼佛涅槃时,一众弟子都很悲伤。佛陀说了一番话:诸弟子!你们不要悲哀,我在世上就是把肉体的生命活上数千万年,和你们共同在一起,但是有会合,就有别离,这是不变的道理。我所要度的众生皆已度尽,还未度的众生,皆已作了得度的因缘。现在已没有让肉体继续存在的必要,你们随顺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佛陀的法身常在之处。 释迦如来说过波旬是因为前世供养了辟支佛的功德,从而做了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因为他个人内心贪欲做孽,所以他阻障佛法,也曾经在释迦如来临近成佛之际前来扰乱。 在大多数佛弟子心中,波旬的意义在于诱惑与考验,名为魔王。但好歹他也是听过世尊讲法的,所以可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均可教化。 波旬不是魔,只是天主之一,还在三界六道轮回里呢。待到他天福受尽,他所做的障法恶业便会成熟,也因此而堕入无间地狱。 无量劫后,从地狱而出因曾见佛闻法,还可以做天主,也因此经常障碍佛法。但是,善根已经种下,未来必然会成熟的。因此,等到机缘成熟时,波旬也会成佛。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七中的一段说,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悬记魔王波旬将在未来“清净劫”的清净安立世界成就佛果,名为“妙住得法光佛”。 所以魔王波旬扰乱释迦牟尼佛的正法,魔王波旬因为过去供养过辟支佛一钵饭的功德而成为六欲天主。他虽然障碍佛法,做的恶很大很大,但是恶业偿还完后。善根生根发芽,最终成佛。

10

吉祥部国王布施身体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转生为瞻部洲吉祥部国王,生下来时就能回忆前世,而且相貌庄严。吉祥部国王以佛法治理国家,所以整个国土中树木繁茂、谷稼成熟、雨水调和。 国王有一王妃名叫胜光,美丽贤淑,并且对国王欢喜非常、执着深重,吉祥部王也对胜光恩宠有加。当时,整个瞻部洲众生都不需向国王交纳赋税,吉祥部令他们全部都得以安居乐业。国王又喜行布施,只要能令众生欢喜,他连自身的血肉也可布施尽净。 吉祥部国王向来以珍宝、卧具、用珍宝严饰的美女等物、人,各按众生所需布施给他们,分别满足他们的种种愿望。凭此广大布施,国王令整个瞻部洲的人财富圆满、生活富裕。 国王手下有一万两千大臣,中有一大智慧大臣,对国王尤为尊敬。国中臣民普遍对国王恭敬、爱戴,每每见到国王而心不生厌。 因吉祥部普令人民行持十善法的缘故,所以这里的人们死后多转生到欲界六天。所以众多的天人都知道了,这原来是国王让他们行善所致,所以诸天王也赞叹不已,天人闻听后更对吉祥部国王生起信心。 这时,胜光王妃又感得一个梦:就是她在梦中取出眼睛后又恢复如初。胜光大惑不解,于是便向国王讨教。 吉祥部心中明白,这是有人想索要王妃,但是为安抚王妃,所以没有向她明说。他只告诉妻子说:“诸法如梦如幻,有何可执着之处”等等之类的话语,但是他的内心早已洞彻无遗。 第二日晚,大智慧大臣也做得一梦:就是整个王宫已被摧毁,一切建筑物全都被人席卷而去。不过,后来又恢复如初。 大智慧醒来后,深感此梦可能预兆有人将要索要国王的身体,于是就找到相师解梦。相师回答说“所言正是,确有其事。”大智慧听后心感不安,决定将此事暂是隐在心中。 第三日晚,一万两千大臣同时梦见一只鹞鹰将国王的王冠夺走,而后又将它送回。又梦见所有瞻部洲人民均将眼睛取出,然后又恢复如初。 做了这样的五种梦后,众人都担心国王会遭受危害,便找来相师占卜。相师再次答言:“所言正是,确有其事。” 如此一来,众人都为国王的处境担忧不已,大家议论纷纷、痛苦不堪。而吉祥部国王得知这件事后却高兴难抑地想到:现今有人想要我的身体,这实在是千载难逢、善妙殊胜啊。 正当此时,北方有五百仙人汇聚一处,有一个人仙人远远望见胜光王妃正前往花园中赏玩,便因为自己前世曾与胜光做过夫妻,由于串习引发而顿生贪心。 他回到住地后,恰巧遇到自己的一位婆罗门弟子前来上交学费,便趁机对弟子说道:“我需要的人是胜光王妃,你不必向我缴纳学费,只要把王妃替我要来就可以了。” 婆罗门弟子闻听后内心矛盾不已:一方面担心自己无法要到王妃,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违逆仙人的心愿。 而仙人则鼓动怂恿说:“你去吧,你只要去索要肯定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因为这个国王甘愿布施一切,所以你就直接去,就可为我要来王妃。” 婆罗门弟子踌躇不满地想:我如果不去,仙人定会以恶咒来咒骂我,还是谨遵师命吧。于是,婆罗门弟子便起身前往吉祥部国王那里。 见到国王后,婆罗门弟子一言不发,因为恐惧、惭愧而不敢说话。国王就以柔和的语气问他:“婆罗门,你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说出,我一定会满你所愿的。” 婆罗门弟子这才敢将前后经过一一道来,并为仙人索求王妃。 国王因为对胜光也非常宠爱,当下内心多少感到有些不安。他内心就想了:王妃离开我后,未必能够生存,哎,这轮回世界真的是痛苦之源。 于是,吉祥部便半天都沉默不语,但转念又想到:如果我难舍妻子儿女,那无上菩提又从何而得呢?想到这里,国王便走下法座,决定断除爱别离苦。 话说胜光本来就如天女一般美丽,这马上就要离开丈夫了,那是泪水连连,沾满双襟,并且从而感受到人生的极大痛苦。 但吉祥部此刻依然抓住妻子左手,又用自身右手以金瓶之水洗涤婆罗门弟子之手,然后就将王妃交于婆罗门手上,并庄严发愿道:“以此布施功德愿我能得无上菩提之果。” 当时大地六次震动,并现出种种稀有瑞相。 婆罗门弟子完成任务,将王妃带给仙人。 而王妃离开国王就如鱼离开水一样痛苦难耐。她日夜思念丈夫而备受煎熬,到无法忍受之时便开始绝食。 此时,大地又开始震动。诸天人都了知,此是因为吉祥部国王威力所致,于是便纷纷赞叹。 这时帝释天就与四位天子一起降临到离国王不远处的一个城市里。在附近森林中,帝释天化现成一婆罗门,下半身被全部砍断,浑身鲜血淋漓。 而四天子化现成四位婆罗门子,将被切断一半身体的婆罗门放在担架上,一路哭叫向吉祥部国王处进发。沿途之上,有众多老鹰和乌鸦前后跟随。 一行人抵达城中后,臣民们全部都感觉这太稀有罕见了,大家议论纷纷说:“这个人下半身已断,怎么还能活到现在?恐怕这个人是非人,只是一个食肉鬼而已。” 所以众人大多见而逃窜,具有英雄大无畏气魄的人则说:“这是食肉鬼以人的形象出现,最好向他寻问寻问,如果能答话,倒也稀有难得。” 有人便问道:“你是人是鬼呀?又是谁砍断你的身躯的?你又是从何而来呢?” 帝释天就装出哀痛难耐地样子呻吟说:“希瓦巴国人你们别害怕,我是婆罗门,不是罗刹,只因为前世的恶业感召,才变成如今这个凄惨的模样。” 于是众人将他抬到王宫门口,有很多好奇的人紧紧跟随着。而龙、天、夜叉等众生眼见他被带到王宫门前,纷纷哀叹道:“看来国王要遭遇不幸的事了。”他们不觉在担心中伤心痛哭。 此时,瞻部洲已全部沉入黑暗当中,流星坠地等种种恶兆频频出现,众人目睹后都恐惧落泪。 而胜光王妃自从离开国王后一直绝食,且身陷痛苦之中。仙人与王妃相处一段时日后,渐渐也对国王及王妃生出信心。 他眼见王妃离开国王如此痛苦,便安慰她道:“你既如此痛苦,我还是将你交还给国王为好。” 这时仙人也目睹了各种恶兆,就又对王妃说:“整个瞻部洲已陷于黑暗之中,这表明将有众多大士于不远的将来会离开人间。” 话说吉祥部王,已从王宫看见这位半身婆罗门,等到二人相见后,婆罗门便开始向国王索要下半截身体。 大智慧大臣向国王进谏道:“国王,此人非人,定为食肉鬼,否则何以一半身已断,居然还能存活下来,并开口讲话呢?” 婆罗门就辩解说:“我不是食肉鬼,我是婆罗门。我的生活贫穷至极,本想将妻儿老小留在家中,自己前来向国王讨要财物。谁料到,来到你吉祥部国王城门口,太阳已落山,因城门紧闭,我无法进入,只得到一个破屋休息。哪曾想到,半夜三更钻进来一只猛虎,将我下半身齐齐咬断。我虽然承受极难忍耐的痛苦,但因前世罪恶业力感召,始终无法痛快的死去。正当剧痛之时,忽然有天女声音告诉我说:‘你可速去吉祥部国王那里讨要身体,他肯定会将身体布施给你的。’我很希望能存活下去,所以向您讨要。但我一半身体已经没有了,又怎么能爬到您面前呢?正受痛苦煎逼之时,这四位亲人正巧来到我面前。他们见到我的悲惨境遇后便放声痛哭,我于是将天女的话告诉他们,他们就将我放在担架之上,一路辛苦来到您这里。” 婆罗门一边流泪一边苦苦哀求。 吉祥部一听,立即安慰他,告诉他说可将身体完全布施,随即就命人拿来锋利铁锯。 帝释天一听马上加持此人,使他很快就将锯拿来。 国王则对大臣们要求说:“趁这个婆罗门未死之前,务必迅速锯断我的下身给他。” 听到这话,众人齐声哀号。大智慧大臣边哭边劝解国王千万不要如此行事。 吉祥部则果敢说道:“你不可对我获取无上菩提制造违缘。”大智慧大臣听到后,立刻即昏倒于地。 吉祥部国王立即招来两位木匠,吩咐他们说:“你们二位为助我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请将我身体锯断,来满这个婆罗门的心愿。” 但是这两位木匠无论如何也不敢下手啊,于是帝释天就再次加持他们放胆去做。 当时国王就以欢喜心布施了身体,当他从狮子宝座上下来正准备行布施时,整个瞻部洲宝伞、胜幢、飞幡纷纷弯腰鞠躬,宛如向王宫表示敬意一般。 众人痛哭流涕,而国王呢,为获得无上圆满佛果,就一头倚靠一人,同时伸出两脚、身体仰卧,开始发无上菩提心。 此时,大地震动,王妃及臣民均捶胸顿足、哀号不已。他们纷纷祈请国王不要如此布施,但吉祥部国王更加坚定地说道:“一切可受之物均会分离,你们因此更要谨慎行持善法。”国王说完之后,就令两个木匠快快动手。 这时,大智慧大臣已清醒过来,他劝阻两位木匠道:“这样一个大慈大悲令人尊重的国王,你们如果杀死他,则所有天龙绝不会饶恕你们,绝不可能再让你们生存于世。你们这些愚痴之辈,国王以往像对待儿子一般善待你们,难道你俩都已经忘记了?”大智慧大臣边说边按住二人所用的铁锯。 这时吉祥部国王正色对大臣说道:“大智慧,你无需如此痛苦,原本一切可爱之物都会分散的。别人欲索要我身体时,你不可制造违缘。过去也曾经有人讨要我的身体,当时天女也为我的布施造过违缘。否则那个时候,我就能获取菩提果位。在此地,我也曾将自己身体布施给饥饿的母虎,以此缘故,我可提前四十劫成就佛果。我原本应在弥勒菩萨后面成佛,就因为这个布施的果报,我将在他前面成就佛果。过去我为西瓦巴国王的时候,曾将自己的双眼布施给一个老年的婆罗门;为月光国王时,又将自己头颅布施给凶目婆罗门;当西吾国王时,为救护鹞鹰爪下的鸽子,曾割下全身的肉布施给它。此外,在此地,为获无上菩提,我上千次的布施自己的手、脚、妻子、儿女。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任何一个人也未曾给我的布施造过违缘,所以希望你也千万不要造任何的违缘。” 大智慧大臣听后,对国王如此的菩萨行生起大信心,他边想边说:“大法王要舍弃我们了。” 刚才受帝释天加持的木匠,这时便开始割锯吉祥部的身体,当锯至肚脐的部位时,国王开始大出血,一时血流如注。大智慧大臣见到这个惨不忍睹之象,立即昏厥于地,众天人也放声痛哭,凡见到这种悲惨景象的人,无不失声痛哭。 当帝释天目睹这些众生对国王的身体担忧、痛哭是,就暗自思索:“我如果再让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大尊主受苦,恐怕不合常理,我应该保住他的性命,让他不死。” 而两个木匠在锯国王身体时,虽然吉祥部感受到剧烈疼痛。但他一边受苦,一边对前来乞讨的婆罗门生大悲心。 他心中想到:我尽管已经了知了轮回的可拍,但以精进心布施我身体的一部分时都有如此的痛苦,那些身陷地狱、身心全部要蒙受剧烈苦痛煎熬的众生,又该如何承受地狱折磨呢?那我现在就发心:愿以我受的苦,断除一切众生之痛! 当他这样想过之后,锯断身体之痛当下就消失无遗。 国王疑惑不解地想到:为何我现在感受不到痛苦?他们是否已经停止了割锯呢?国王于是起身去看,同时心生不悦,结果身体当时就颤动起来。 婆罗门看见后就问国王道:“你为何如可怜的病者一样浑身颤抖?整个大地之上,你本能布施一切,如今是否有后悔之意呀?你不该后悔,否则你的布施大愿岂不成大妄语了?” 吉祥部国王坦然答道:“我根本不是因为后悔布施自己身体而发抖,我只是担心这锯子不能割断我身体,这样就会无法圆满我布施的决心,也不能满足你愿,想到这里我才发抖不已的。我哪里是不愿让锯断我的身体呢?!”听罢国王所说,婆罗门深感稀有,便不再多言。 两位木匠手拿利锯继续割截国王身体,最后活活将吉祥部下半身拦腰截断。 当国王半截身体落地之时,所锯断肉身在地上依然颤动不已。国王根本不顾自己身躯被割截之痛,他急忙命令这两位木匠速将自己下半身接到婆罗门身上。 两人按国王意愿飞快接合,刚一接触,国王下半身立即就与婆罗门上半身融为一体,并且看不出丝毫伤口痕迹,两人肤色也完全一致,真可谓融合无间。 为了让国王生欢喜心,婆罗门立刻就从担架上走下来,随意的行、住、坐、卧一番。 吉祥部见到后深感欣慰,为自己终于能够满足乞讨者的愿望而感到欣慰。 同时他内心觉得自己所受的巨痛终于没有白费,所以心里欢喜不已。 吉祥部心中想到:我所受的痛苦总算换来大利益,我如今可谓心满意足矣。 他同时又发愿道:“我布施的身体,已使婆罗门获得救助。以此善根,愿我能获无上菩提,并使眼前婆罗门解脱轮回痛苦,度化他、令其获欢乐涅槃。”说完之后陷入昏厥之中。 而此时的帝释天马上以神力加持使国王恢复体力,同时又给国王敷上药物。 这时,大千世界发出六次震动,并出巨大音响,令人恐怖的乌云也布满了虚空。加之流星坠地、天人擂鼓,整个世间顿时陷入到黑暗之中。 接下来,天人又撒下鲜花、妙衣并弹,整个虚空一片喧嚷之声,瞻部洲众人暂时处于迷惘状态。这时,大城市中成千上万众生也看见了国王所布施的躯体,他们异口同声感叹道:“我们的主人已被残害,这真令人大感悲悯啊。”有人因之而倒地昏厥,有人因之而痛哭不已。 这时,帝释天与四位天子显现出原形来了,帝释天对国王说道:“我是帝释天,不是婆罗门。大国王,你的精进布施实在令人感慨不已。你不贪恋自身的一切,为悲悯所有众生而甘愿舍弃肉身而布施。遇到这样猛厉的大痛苦,都以大悲心不退转布施,真乃稀有难得。我今问你,你如此苦行,到底想求的什么?” 国王则回答说:“帝释天,我布施一切,只为能获无上圆满菩提,度化陷于轮回中的众生。” 帝释天又问道:“你舍弃自己身体,现如今已变成和其他众生一般模样,你有没有生后悔心?” 国王坦诚答道:“绝无后悔心。” 帝释天有些不相信:“你自己说绝无后悔心,又以何为凭?” 吉祥部从容、平静说道:“你可把我被切断的身躯放置一边。”帝释天于是照做。 吉祥部则于是对一切众生观想慈悲心,同时说道:“我为获无上菩提才以大悲心舍弃身体,我这样做时没有有畏惧、后悔和吝啬心。如果我当时确是无后悔心,那就凭此真实力之加持,愿我身体恢复如前、诸根具足。”随着吉祥部话音落地,残缺的躯体立刻完好如初。 诸天天人与在场众生目睹之后皆感叹不已,大家纷纷感绝稀有难见,因而纷纷以欢喜心赞叹贺喜。 帝释天此时也对吉祥部赞不绝口,因感动而流泪不止,当时民众的眼泪就如同雨滴洒落一样。 帝释天惭愧说道:“我给大菩萨增添了诸多痛苦和烦恼,请国王原谅、宽恕我。等你将来一旦成就佛果,请务必垂念我。” 国王听后谦虚的说:“我对你哪里有抱怨之心呢?若我成佛,定会垂念、关照你。” 自此以后,大国王以发无上菩提心的加持力,令天降珍宝雨、妙衣、财富,天人的光辉照耀了整个世界。 住在山上的仙人看到这等奇观后,深感奇怪,他内心苦苦思量到底是什么原因能令世间现出这样的瑞相。 这个仙人信奉天神啊,天神就向他讲述了整个经过。结果仙人听后,对国王的菩萨行立刻生起信心,他浑身汗毛直竖,认定国王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菩萨,于是便带着五百仙人与胜光王妃一起赶到吉祥部面前。 来到现场后,他与帝释天等众生一起祝愿吉祥部国王超胜一切、恒久住世,同时又将胜光王妃交还给国王,并真诚祈请道:“国王以后千万不要再将王妃送与他人。”吉祥部国王点头默许。 帝释天命令天人陈设狮子宝座,并向他们解释说:“我要为国王行加冕大典。”于是天人就幻化出以种种珍宝所成的狮子宝座。 此时,帝释天亲手扶起国王,让国王端坐在狮子宝座之上。成千上万的天人,手拿乐器,为吉祥部国王行盛大的加冕仪式。此时,大地震动,天降花雨。 仪式完毕后,诸天人各自返回天界,仙人赞叹完国王后也回到自己住处。 广大民众均从内心更加恭敬吉祥部国王,国王也因势利导,在很长时间内以佛法治理国家。令整个国家行持十善法,死后均转生欲界六天。后来,国王本人与万千众生则转生兜率天中。 吉祥部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胜光王妃就是现今的耶输陀罗;大智慧大臣就是现今的舍利子;帝释天就是色藏国王;当时的仙人就是目犍连;当时替仙人索要王妃的婆罗门子就是释迦女沙措玛;当时的两位木匠就是提婆达多与郭嘎乐嘎。 以这样的因缘,释迦牟尼佛成就佛果时,这些众生都成为世尊的眷属。 以上几则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修行的事迹。

小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