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西宫硝子不是美少女

2017-12-03 01:35 作者:神巫六六  | 我要投稿


这篇有点引战的嫌疑,而且《声之形》的原作者大今良时在访谈的时候貌似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过恋爱元素是为了取悦读者才加入进去,自己并没有刻意安排谁和谁在一起之类的话(原话我忘了)。然而真正对声之形的长篇版进行剧情结构分析,会发现恋爱元素在好几个关键剧情中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


所以想了想,还是发出来吧,欢迎中戏上戏的真科班大拿来打我 这个自学成才的人的脸。

**

最近声之形在B站上线之后,貌似引发了一大波讨论。

去知乎看了一圈,发现早在电影日本上映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发出了知乎风格的问题了,这让我想起我在漫画正式开始连载不久时,在某二次元论坛提出的一个观点:“如果西宫硝子不是个美少女,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不同样子了。”

然后我就被教育了。

别看我在这个公众号说啥都能得到各种追捧,实际上我在外面发表自己言论的时候,经常会处于被教育的状态呢,总有各种大牛来指点江山。然后现在这些大牛现在基本都销声匿迹了,有新的大牛出现填补了他们的空缺,而我还在写着漫评骗着打赏美滋滋。

我是从短篇连载的时候,就注意到声之形了,因为我这个人基本上只要有组开新坑,我都会第一时间注意到,声之形这个漫画在没有决定连载的时候,就有大佬个人汉化了短篇,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就注意到这个新漫画了。

短篇的时候,我并没有产生西宫硝子是个丑女这漫画感觉就不同了的感受。

原因很简单,短篇的《声之形》没有美丑的参照系。

声之形的短篇中,大部分篇幅都在展现小学时候的事情,虽然女性角色的人设各有不同,但是没有哪一个是被作者按照丑女的标准来绘制的,也没有哪一个享受了特别关照。

而到了高中的时候,西宫硝子的人设对比小时候的人设,有种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感觉,然而因为高中篇只出现了西宫硝子一个角色,所以也没有对比。

但是进入长篇连载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日本的漫画,其实有一套高度系统化的表达手法,其中之一就是,在相貌平凡的角色的脸上加几个代表粉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的点,日漫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做法,在完全不改变主笔画风的情况下,传达“这个角色长得比较平凡甚至有点抱歉”这个信息。

当然也有时候这个技法并不会被用到,比如现在不少少女漫画就会画个美少女然后给出“女主平凡、不起眼”的设定。举例来说吧,我个人比较喜欢的LASTGAME,女主长这样

 

设定是各方面能力超强在学校基本不交朋友人气为零长得也很平凡的钢铁女。

 

而故事里“漂亮的女生”长这样:

 

妈蛋你哪里有女主好看啦?撑死平分秋色。

 

人女主还有麻花辫加成呢。

 

当然少女漫画嘛,有这个需求会这样做也正常。但是《声之形》不管长篇还是短篇,都不是少女漫画,而且它在事实上活用了很多在日本漫画里表示长相平凡甚至比较抱歉的通用技法。除了上面提到的麻子,还有一点就是男性角色的身高,一旦日本漫画中需要塑造一个男性“丑角”的时候,经常会给他一个比较矮的身高。举个例子:《哆啦A梦》里的小夫。

 

声之形的长篇有运用这个技巧,创造了一个有点小丑成分在里面的老好人永束,说实话,这个角色是整个声之形长篇版里面,最让我喜欢的人——除了长相。

但是今天我们不讨论男性的事情,我们关注的目标是西宫硝子。

长篇的女性角色阵,就比短篇多了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

短篇的时候女性角色的刻画其实都落墨不是很多,外形设定上也分不出美丑,但是在长篇,这个情况被改变了。

注意这个画面

 没错,麻子出现了。

 


 

而她,就是女性角色阵中颜值的地板担当,从她出现开始,整个声之形的女性角色阵有了美丑的区别。

除了这位,长篇声之形的小学篇里还出现了一个剧情:男主石田的鞋子被偷了,然后他的哥们发现了偷鞋子的人,于是他们一伙决定去抢回鞋子然后教训一下偷的人。为了把这个小偷从人多的地方引出来,声之形的重要女性角色之一,植野担当了色诱的任务。

通过这个剧情,植野是美少女的概念也被确立起来。

在做了这个铺垫之后,进入高中篇。

高中篇在长大了的西宫硝子出现之前,除了男主之外,所有男主的同龄人,无论男女,都没有画脸。

紧接着就是可爱的高中版硝子出现,丑小鸭完成了向着白天鹅的蜕变,冲击力也因此而来。

然后作者安排小学时候埋下的颜值地板和颜值天花板先后出现,而画风接近高中版植野的高中版硝子会自然而然的被读者归入美少女的范畴。

所以在长篇漫画中,西宫硝子是美少女,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安排确定好的事情,虽然短篇中的高中硝子就有种丑小鸭变天鹅的感觉了,但是长篇这种表达更加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从这个角度看,长篇和短篇要表达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短篇其实把西宫硝子高中版画平凡一点,只是照着小学的时候丑小鸭姿态放大一下,它给人的感动并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因为短篇的主要冲击力,在于因为身体缺陷而遭到霸凌的受害者,和原本是加害者、主谋、后来也成为受害者的男主之间,终于打破了心的隔阂,互相听到了对方的声音。

它的冲突非常纯粹,西宫硝子善良的心意没有传达到想要传达的人那里,也没有传达给大家,而大家则在用一种自然产生的恶意来对待她,只有男主在历经曲折之后,才最终听到了她的心声,西宫硝子的丑小鸭变天鹅,只是给这种冲击力添加了更加美好的色彩,锦上添花。

 

然而长篇在经过扩展之后,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小学篇中,石田将也为什么会欺负西宫硝子,做了很多很多的描写,甚至不惜把西宫登场给推后,植野和石田的关系也做了更多的铺垫,这个美少女是自己主动要求换到石田身边的,明显是对身为班上最能来事的孩子头的石田有好感。

是的,从小学篇开始,长篇就埋下了恋爱的元素。

从这个时候起,霸凌就成了这部作品中的“一个元素”,随后在高中篇开场,作者又往声之形里塞进了自我厌恶、自闭症、自杀倾向等元素,而小学篇中的霸凌,被进一步的边缘化,成为了高中篇的石田将也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起因”。

然后,就在石田将也还完欠下老妈的钱,准备自杀之前,他再次和西宫硝子相遇了。

 

和美少女西宫硝子相遇了。

 

和有着天使般的心灵的美少女西宫硝子相遇了。

 

一个关于无法传达的善意和人性深处的恶的冲突,就这么被挤兑没了,整个故事变成了心意相通的两人克服过去的阴影和心伤,获得成长的故事。

很难让我相信作者是无意识的改成这个样子的。你看和硝子相遇后没多久,石田就遇到了自称硝子男朋友的硝子的妹妹,她不但谎称自己是硝子的男朋友,还跑去硝子那里谎报军情,说看到了石田和女朋友在一起。

 

 

再后来因为妹妹让石田停学的事情,妹妹回忆中一直在笑的硝子露出了生气的表情。

 

哇,还能再明显一点嘛。

 

 

然后在妹妹同学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结束后,明显进入一个需要新矛盾冲突的状态,于是植野粉墨登场。

 

记得前面说的么,长篇版的漫画植入了一个短篇没有的细节,讲了植野本来换位置的时候抽签没有抽到石田身边,她主动跟别人换了签号,和石田成为了同桌。

顺带一提,电影版在小学篇把这部分又强化了,有兴趣可以注意一下。

 

当然了,硬要把声之形说成青春恋爱漫画,我不赞成,但是把它定性为恋爱推动的青春伤痕题材漫画,我觉得没太大问题。

 

整个情节其实都是恋爱在推动,然后通过情节来展现主角们努力成长的身姿,绝大多数青春物语都是这样一个结构。

随便举个例子:《四月是你的谎言》,小薰的笑容,对小薰的情感,推动着主角有马公生跨过重重障碍,克服内心的阴影,取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重要事物,获得了继续迎接明天的勇气和动力。

日剧里面这样的结构更多。

 

所以说,反霸凌题材,用在短篇身上,没问题,因为短篇的基本冲突就是善良的天使被恶意包围,却无法将善良传达给大家,最后只有男主听到了她的声音这样的故事。

 

而用在长篇身上,只能说,对于长篇而言,霸凌只是序幕的铺垫,后面自闭少年在恋爱赋予的勇气下重新面对世界才是关键。

 

妈蛋真为了碇真治不值,都是自闭少年重新获得面对世界和未来的勇气,石田将也被长大了、变天鹅了的原丑小鸭硝子一箭射穿心脏就获得了改变的契机,真治还要开EVA打怪兽才能得到。好不容易获得了勇气成为真男人,还被庵野老痞子一巴掌打回原型。

 

正因为长篇相对短篇的变化,长篇的结局才会变成石田拉着漂亮得不像话的硝子,走向小学同学们在等着的会场。

 

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面对过去的那些伤心往事了,他们手牵在一起,就无所畏惧。

 

漫画是这样,而电影版又做了调整,京都把恋爱的成分大幅度的增加了,甜得可怕,然而还是保留了成长的部分。

而中国删减版,干脆就把整个故事删成了纯粹的青春爱情片,而且剪得非常高明,完全没有什么生硬嫁接的感觉,如果你只想看个非常美好的青春爱情故事,那看中国删减版是个更加好的选择呢……另外,就算是删减过的中国版,也比左耳什么的强一万倍,可以放心食用。

 

至于B站和知乎上的某些特别装逼的影评,看看就好。何必给这么一部出色的青春物语套那么多高帽子呢。

 

 哦,对了,声之形的短篇、长篇和剧场版还有很多有趣的对照的地方。在短篇中,班主任老师也是加害者,他因为硝子的声音很怪,就不想硝子加入合唱比赛,在硝子表达出我想学习唱歌的愿望后,他十分消极的把硝子当作累赘。可以这么想,所有的霸凌行为,都是在老师的行为示范下发生的,而老师也默许了这个行为。短篇中的老师,毫无疑问也是恶的一方,作用是衬托天使的光辉。


但是长篇中,老师的行为变了,他虽然也在石田说了关于硝子的笑话后没忍住笑了,但是他在大多数时候都在警告石田不要太过分,还教育石田要讲道德,要顾虑他人的心情。因此助听器的事情发生后,老师的愤怒也从短篇里的推卸责任,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愤怒,后来他漠视了石田遭到霸凌的状况时,还有一段台词:

漫画里在石田他们回小学校借校舍拍电影的一段情节里,还埋了一个细节:石田要离开的时候,硝子来了,然后他们用手语交谈,一般人可能注意不到,实际上这几个画面里,对话框里的是老师的自言自语。

老师在读硝子和石田的手语对话。


没错,长篇版的老师在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之后,也去学了手语。



而在电影版里,老师几乎被洗白了,锤黑板那一幕,超级有魄力。


这种变化,和故事的主轴的改变完全对应,因为霸凌已经从构造主要冲突的元素,退化为“元素之一”了。


 公众号:

合作请联系wanyongbanshou1@foxmail.com


 


如果西宫硝子不是美少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