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球大战》中帝国冲锋队战力设定/表现
出处:贴吧,影视科幻生物斗兽吧 作者:伍尔夫·尤拉伦(前排提醒:由于楼主并非资深星战粉丝,阅历算不上丰富,因此在帖子中仅会收集楼主目前已了解的相关信息,可能会包含部分来源不明的二三手资料,希望各位大佬海涵,可能的话予以指正)
帝国冲锋队为大众所熟知的登场是1977年上映的电影《星球大战》(即第四部新希望),作为银河帝国最常见的武装力量之一,在电影中的表现却可以说不尽如人意,可以说非常拉胯。射击主角团队时枪枪不中,被爆能枪命中时则被直接放倒,战斗力看似弱不禁风,在进行爱好者相关讨论时以至于出现了随意哪支科幻势力的部队,甚至是现代武装军人都能轻易拿捏白兵的观点。与此同时,截至目前星战宇宙已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以卢卡斯影业为代表的官方将其构筑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其中关于冲锋队的设定已经得到了相对充足的补齐,那么在设定中这些小白兵是否像一些广泛传播的作品中表现的那样孱弱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至少在前两部电影中,强烈暗示冲锋队故意错过主角,以便将他们引诱到陷阱中(在《新希望》中,就是让韩索罗和卢克天行者将死星引诱到他们的隐藏基地,莱娅也暗示了这一点,在帝国反击战中,这是为了将千年隼引诱到执行者号那里)。
新希望电影中维达与塔金的对话:



而帝国反击战中白兵枪法也被暗示放水,维达希望尽可能俘虏卢克。
帝国反击战中主角团与帝国军的对话,表明千年隼号的超空间驱动器在云城修复后又遭到帝国破坏:





帝国反击战小说中维达与皮耶特的对话:
彼特司令向维达走过来。维达正站在这艘帝国最大的星球毁灭者的驾驶台中,凝视着舷窗外面。
“很快他们就将处于射程之内。”司令自信地报告道。
“而他们的超速推进器已被破坏?”维达问。
“就在他们被抓住之后,先生。”
“很好,”这个穿着黑色长袍的巨人说道,“准备上船使你的武器准备好突袭。”
好了,接着到了喜闻乐见的《绝地归来》,有人可能会说就算前两部电影白兵被下令放水,这部电影总没吧?白兵实实在在败给了石器时代的土著人,这波没得洗吧?当然,白兵确实没有再放水,他们也确实是输了;但是在绝地归来上映后,官方资料里将伊沃克人为代表的恩多卫星本地势力进行了大幅度加强,这令他们并不像电影中看上去的那样真的只是“简单”的原始人:
成年小熊有50公斤重(已经接近成年人的体重,一些人以为扮演小熊的都是儿童所以以儿童的体重来代入小熊体型是错误行为)——出自《星球大战正面交锋》

(设想一下,你被五六个上百斤重的孩子突然从各方位突然抱袭,你能够顶住么)
一般来说,箭对像冲锋队盔甲这样的塑性盔甲也毫无用处,除非射入盔甲之间的柔性紧身衣物。(弓箭无法直接击穿白兵甲)——出自《武器装备指南》
他们的箭尖上装有强效的神经毒素,任何被他们射中的人都会死得很惨;即使是看似轻微的伤口也会导致受害者抓下任何头饰(如果佩戴的话)并大口喘气,神经毒素会麻痹受害者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包括他们的肺部,正如休姆·塔尔对伊沃克人战斗风格的回忆所证明的那样他参加了恩多战役。(尽管无法射穿白兵甲,但小熊弓箭涂抹的剧毒依然能够伤害白兵)——出自《战争必备指南》

(可以看出,“白兵盔甲挡不住弓箭”纯属谣言,绝地归来中有的白兵能被弓箭射倒完全不是因为护甲抵挡不了弓箭,而是小熊瞄准盔甲缝隙才能造成有效杀伤,更别提弓箭还是抹了毒的)
小熊中不缺乏原力敏感者,小熊中的巫师能够使用魔法击败冰恶魔:

恩多的活山、活树和活石头:






(电影中能击倒白兵的石头、能砸爆ATST的树木并非像看上去那样只是普通的木石,而实际已经属于“魔法生物”的范畴了)
雪之王使用权杖冰封大半个恩多卫星:





小熊持有能把敌人变成石头、蘑菇的魔法道具:

日之星可以摧毁宇宙,旧日太一Typhojem靠日之星结合其他外挂(增幅原力一千倍的凯玻水晶前身+角度陷阱)手下当炮灰,击杀天神武策克。——出自《遭遇超自然》
”这颗森林覆盖的卫星完全符合维达尊主的要求。只有毛茸茸的矮小双足动物才构成了可以想象的威胁。他们的技术非常原始。这些可悲的野蛮人的长矛、弓箭和投石索对训练有素的帝国冲锋队没有任何威胁。我们可以放心地忽略这些可鄙的小毛球。 ”——摘自帝国侦察部队 IX3244-B(可见帝国军非常轻视小熊的武力)——出自《星球大战资料手册》
恩多有异维度空间通道、有产生过时间隧道(出自《机器人(1986)》4)、有神、有鬼、有恶魔、有巫师萨满、有女巫(出自《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在帝国军自己轻敌、敌方又一堆牛鬼蛇神的情况下,白兵战败并没有那么匪夷所思
帝国冲锋队征募标准
与克隆人模板(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匹配度:不低于97.5%
身高:1.79~1.85米
体重:78~85千克
体重/肌肉评分:斯卡拉分值不高于22.x5
战术情报评分:马里福测试分数不低于790分
教化接受度评分:不低于C级
——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常人中有2%的比例,能够达到前传克隆人的强度。(2%的比例看似不高,但帝国冲锋队的数量无论怎么说也远没达到这个比例。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数据,用自然人完全能够训练出冲锋队人数的,素质不低于克隆人的军队)——出自《共和国突击队》
直到星战4时,帝国冲锋队中仍有3分之1的比例,是詹戈·费特版克隆人:

(费特版克隆人的生产并未中止)——出自《星球大战内幕96》

在卡里达行星高重力环境下,冲锋队在极端残酷的环境生存训练,以此提高身体强度与技能。
冲锋队兵源是抽取最精锐的帝国陆军,再进行三年强化训练。新兵入伍第三天,在冲锋队最主要的卡里达基地会进行两百公里的越野跑。而且这种高重力环境下的两百公里越野跑,冲锋队训练中会多次进行。
因为卡里达的地质环境多样性,这三年包括:
在灼热沙漠、热带雨林、寒冷极地、危险沼泽等等极限地形完成演练,期间有些时候,训练是无盔甲保护的状态。



(白兵的训练中包括跟战友的自相残杀)——出自《星球大战:帝国》
已知白兵演习训练项目中包括对抗兰克、格斗蛛与B3终极战斗机器人:
兰克装甲般的皮肤非常厚实,使这种猛兽能几乎毫不疼痛地弹开爆能枪能量束。——出自官网Databank

(兰克能单枪匹马摧毁ATST)


(ATST能在几分钟内消灭一个连的义军)——出自《曼达洛人》

(对抗歼灭者机器人)——出自《波巴·费特之书》
“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长官,但它带走了三个排。我们不能让科利科伊德人把这些东西带离星球。 ”―共和国高级侦察突击队(一个歼灭者机器人能消灭三个排的克隆人士兵)——出自《新机器人基本指南》
卡里达原产的格斗蛛:

赫特人贾巴命令3只格斗蛛来对抗他的宠物兰克,兰克最终占了上风,但它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出自《一个男孩和他的怪物:兰克守护者的故事》
卡里达演习中使用的B3终极战斗机器人(也叫Avatar-7):



(帝国卡里达军校冲锋队训练营地里,冲锋队训练任务包括对抗几百台被帝国接收的B3)——出自《新机器人基本指南》
B3的战斗力表现:
















(B3是连两位前传时期的绝地大师联手初战都觉得棘手的存在)——出自《“重金属绝地”——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冒险第1卷 》

忠诚、服从和愿意为帕尔帕廷皇帝而死是被灌输给所有冲锋队的主要特征。作为帝国的执法者,冲锋队也接受了训练,以完全支持和维护新秩序的理想。每个士兵都应该毫无疑问或犹豫地服从他们的上级军官,无论他们是否需要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将自己置于极端危险之中。由于他们的军国主义和纪律严明的天性,冲锋队很清楚他们对皇帝的消耗性地位——他们准备献出生命以确保他的统治和帝国的延续。——出自官网Databank
冲锋队拥有的忠诚是如此完整,以至于他们既不能被贿赂、诱惑或勒索,也不能放弃对帝国或其君主的忠诚。——出自官网Databank
他们对帕尔帕廷皇帝的忠诚和对维达尊主的忠诚在整个帝国都是众所周知的。很少有冲锋队可以被贿赂、勒索或引诱而放弃对银河帝国的忠诚。——出自《战争必备指南》
在他们的白色盔甲令人毛骨悚然的匿名性的保护下,冲锋队被训练成认为自己是可以牺牲的,并且在战术立场之外忽略自己队伍中的伤亡以实现目标。——出自《星球大战:视觉词典》、《星球大战:完整视觉词典》、《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除了荒野生存、沙漠战争模拟和水下作战战术外,冲锋队的新兵还接受了广泛的训练,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包括那些气候对人类不利的环境。——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冲锋队是利刃。我们是第一个进入的。我们在敌人最强大的地方面对敌人。我们在达到目标之前不会停止。帝国军走在我们开辟的道路上。”― TX-5532——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在地面上,他们领导突击,领先于陆军部队,占领太空港和炮台等战略目标,并被部署到最艰苦的战斗中。——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白兵在战术上一般作为撕开敌军防线的突击部队使用)
“ 许多人试图穿上冲锋队的抛光白色盔甲。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未能达到公布的身体要求。其他人在训练期间被淘汰。通过冲锋队的无情测验是我们队伍里的人的一种荣誉,但帝国陆军和海军也需要新兵。 ”― TX-5532——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白兵的淘汰率很高)
除了气势磅礴的外观外,装甲还提供了广泛的生存设备和温度控制,让冲锋队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出自官网百科全书
装甲保护士兵免受非常恶劣的环境以及射弹和动能武器的伤害。——出自《武器和技术新基本指南》

虽然标准盔甲缺乏使穿戴者免疫大炮火力的耐用性,它可以部分偏转或分散低能、中能和高能爆能束的能量;尽管穿戴者可能丧失行动能力,但生存将使士兵能够接受先进的医疗,从而使他能够重新服役。
胸甲是盔甲最坚固的部分,对弹片、射弹、火焰和各种腐蚀物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并且足够坚固,可以将爆能束和其他手持能量武器的所有命中分散到盔甲的塑钢表面区域,除非在近距离直接冲击。

手臂的前臂部分被加固到足以在近距离战斗中拦截振动刀(类似高周波刀)。——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冲锋队装甲装有空气过滤器,并完全密封以防止化学和生物攻击。——出自《武器和技术新基本指南》
冲锋队装甲和装备的所有部件都是按照帝国的最高标准制造。他们的盔甲可以无限期地使用。

大多数冲锋队装甲都与标准的个人射线护盾投射器(与克隆人士兵不同)集成在一起,以便在掩体范围有限或不存在的情况下,面对爆能枪火力时存活。它还改进了肉搏战,使标准士兵能够在与振动刀(虽然不是光剑)的接触中生存下来。然而,护盾投射器会消耗大量电力,在持续的爆能枪射击或与光剑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会过热并发生故障,除非士兵携带发电机(非常笨重),否则一旦发生故障,护盾投射器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重新启动。这些因素使得个人士兵护盾在长时间交战和/或地形有一定程度的周围掩护时非常罕见。此外,由于新兵缺乏爆能枪和光剑火力方面的经验,护盾投射器被低估,使用不足。


(被爆能枪正中胸膛的白兵也未必会死,可能只是负伤)

冲锋队盔甲抵挡机器投掷的长矛。

冲锋队盔甲足以抵挡射弹。

冲锋队盔甲抵挡爆炸。

(前传时期使用的爆能束打在正传以后白兵盔甲上只能刮痧,论乳前传克隆人——两者交火前传克隆人标准枪支甚至无法破防正传后白兵)
盔甲的其他特点包括:
手套可以在肉搏战中通电,通过可选的改装来发射眩晕脉冲。——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腹部装甲包含手动服装密封和环境控制。——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大腿装甲有一个加固的合金板脊。
右下腿部分附有辅助动力单元。(白兵甲是动力服)——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依靠动力装甲的支持白兵可以徒手击毁陆行艇。——出自《星球大战:银河系》
胫甲的左上侧有一个膝盖保护板,可以在跪姿射击时提供舒适感。
IFF 电路位于防护服的背面,用于识别和指挥目的,以便相互识别。
用于打开安全门的谐振器。
在战斗中使用的个人能量护盾。这是专门发给价值特别高的冲锋队指挥官的。——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与普通士兵所穿的防护服不同,指挥官们穿着一种特殊的变体,它配备了一个内置的护盾发生器,可以抵抗许多攻击,包括某些原力攻击技能,但极易受到光剑的攻击。——出自《星球大战:原力释放》
头盔中的蜂窝状填充物有助于防止头部受伤。——出自《武器和技术新基本指南》
冲锋队的头盔采用塑形材料,和盔甲的其他部分材质相同,内部装有磁性屏蔽内衬。 ——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头盔中安装了各种传感器,特别是与威胁目标相关的传感器,但这些传感器只有在指定所有者佩戴头盔时才有效,作为安全措施,以确保它们不会被敌人使用,并降低制服在黑市上的价值。这些功能包括过滤化学和生物污染物的过滤器,保持恒定温度的散热口,收集非视觉数据的偏振透镜显示在头盔的全息平视显示器上,并根据各种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即自动变暗以防止爆炸对视网膜造成损害),以及可以记录和播放声音的听觉传感器。然而,义军同盟成员韦奇·安蒂列斯暗示,冲锋队头盔的视觉传感器存在盲点。头盔上还有一个IFF应答器读数,可以让冲锋队识别他的队友。 ——出自《星球大战:帝军手册》

(当一个生物体穿戴上白兵头盔时,只有当扫描认证确认为该头盔所有者时,头盔的功能才会被唤醒,卢克使用抢来的头盔无法使用内置设备自然会导致视野狭隘,而非人云亦云的头盔视野设计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头盔发展并应用了新技术。例如,早期型号仅包括简单的目镜,可用的视觉模式很少,如红外和标准瞄准系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头盔采用了更先进的视觉瞄准系统,包括:
自动偏光和防闪光致盲镜片保护士兵免受强烈眩光,并为他们提供增强的战斗视觉或“全息视觉处理器”(允许视觉通过许多障碍,如烟雾、黑暗和火焰)。——出自《星球大战:视觉词典》
多频率目标定位和捕获系统(MFTAS)帮助冲锋队在黑暗中以及烟雾和其他能见度模糊条件下进行感知。——出自官网Databank

(白兵头盔的夜视模式)
此外,冲锋队头盔还具有以下特点:
内置通讯器
高级呼吸过滤器(起到防止化学和生物攻击以及毒素的作用)
冷却和空气控制系统——出自《星球大战:视觉词典》
冲锋队头盔里的视觉辅助系统:



白兵头盔对视觉的增幅能力,远超普通绝地靠原力增幅能达到的水平:




士兵的头盔内置了一个带有频率变化选项的通讯器。通信器使用链接编码序列,每几秒钟变化一次频率,同时保持部队中所有士兵的同步。如果一名士兵的头盔在没有首先按压通讯器的控制螺柱(最有可能在头盔下缘找到)的情况下被移除,频率编码程序将自动从该头盔中删除。
ComTech IV系列头盔扬声器采用三相声波过滤,以获得清晰的声音(对于士兵,它连接到音频传感器)。它还有一个声码器,可以与非冲锋队队员通话。一些头盔中装有录像机。

(来自冲锋队头盔的录像)
冲锋队员的可拆卸腰带属于标准装具,但其上佩挂的装备可随任务要求调整。常用装备如下:
>>两个挂有绳缆的爪钩
>>C1型军用抗干扰通讯器
>>E-11步枪夹具
>>四个E-11步枪备用电池
>>两个E-11步枪用爆能能源包(E11的弹药容量可支持超过500次射击,这意味着单个白兵随身携带的能源包至少可以累计射击1500次,打仗基本不会缺弹药)
>>抓捕俘虏用的手铐
>>生存包,内装应急口粮、三个水包及两个医疗包
>>电子锁定扰频器/解码器
>>三个离子耀斑(可能是照明弹)
>>热能榴弹
>>战斗去离子器(抵消离子能量影响)
标准装甲的背板包含一个电源组和少量空气供应。在某些部署中,冲锋队配备了背包。这些背包将包含:
>>压缩空气瓶:装有应急用压缩空气,能够在真空环境下为冲锋队员提供至少20分钟的空气。
>>能源包:可充能储能单元,为盔甲的电子元件提供能源(每次标准充能可使用240小时)。
>>加密遥测发信器:一枚小型嵌入式碟片,在都穿戴同样盔甲的情况下也能分辨敌我。
>>额外的通讯设备
>>冷却系统
>>迫击炮发射器
>>加热器(包含在雪地士兵背包中)
>>额外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