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都没关系
俗话说:有关系,都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话听着拗口,但回味起来,有点意思。
此刻是不是想到一些情境,颇有些认同呢?
我们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业务关系……
无处不含关系;
看得到关系的实际样貌吗?
读得到关系背后的实质吗?
也许把正念带入关系中,
关系清晰可见,人也自由自在了。
1 因关系,与正念结缘
与正念结缘,颇有点偶然。
2016年的夏天,本来预留好的事情改期了,多出了一周的时间。正好师姐淑琴推荐给我君梅在北京的正念课程。还没搞明白什么叫正念,人已经在课堂上了。
不苦于长途,不吝于学费,不羞于无知,皆因我与师姐多年的同窗同宿,既是尊敬的学长,也是信任的伙伴关系。
能一再有缘,与君梅有很大的关联。
起初正念练习常常带自己沉入甜睡中,但学霸的灵魂怎么能允许上课睡觉这种事发生,于是内心矛盾冲突越演越烈。
问君梅:为什么总也睡不够,她说,你之前欠了太多的休息债。
问君梅:错过了讲解怎么办,她说,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重来。
她的笃定,她的话,安顿了我的心,于是踏实睡觉,睡饱了再跟,好像总有受益。
至于以后多次面对面的接触,网络相遇,都一再让我在君梅身上看到何为“活出正念”的样子。同为正念减压师资的诸位同学们,也用切身的实践和真实的表达,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这一点:好的知识与能力,不只是系统的概念与技能,更是可以具身体现融入生活中的点滴。
这样,一年年过去了,接纳与信任,不跟自己较劲,保持初心,有耐心,慢慢地,就内化成了我的氛围感。
2 在关系中保持觉察
所有的学习,是服务于生活的,最终也要在生活中获得检验。而家庭,就是最直接又生动的环境,家庭关系的品质,直接反映着对当下的觉察与回应。
当初孩子还小,作为负责任的老母亲,教育是重要的职责。而现实是越倾心管教,关系越是糟糕。常调侃: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学了好多的教育理念,明明知道要放手,但内在的恐惧,现实的互动,都搞得老母亲骑虎难下,亲子关系岌岌可危。知一套,做一套,连儿子都说:你眼里的我,不是真实的我!
果然如君梅所说:家人,是真正的正念老师!
幸好有多年的正念练习,终于由某次开始,在火急火燎的冲突中能拨开云雾,给自己也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看看大家都怎么了。
有时能看到自己遥想过去担心未来气急败坏的样子;有时能看到儿子想要证明自己能行的努力;有时能看到彼此你一言我一语推动冲突升级的言语杀伤力……
有看到,就有机会改变,尽管改变来得迟缓又有反复,但眼看着我们的冲突冷静期越来越长,说明觉察对于沟通,实实有效。
至于把正念沟通的精髓应用于夫妻关系上,那有更多的故事可谈。
有道是:练习的深度在哪里,生活的深度就在哪里。
君梅常说“呆呆练”、“像练习肌肉一样练习正念”,在真实的关系中体验那叫深刻。
以前我们夫妻吵架,先生常用一句话怼我:“你这心理咨询师,怎么不能用对来访者的方式对我?!”现在我们夫妻逗闷子,他总说“跟心理咨询师生活,怎么也得受点影响!”
话里的关系从敌对的对手,转为合作的伙伴。
变化何以发生?
把正念融入生活,不断做,就有了感染力。
3 在关系中相互成长
几年来,变化的不只是生活环境,还包括我的工作内容。
我一直在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考试焦虑是我常处理的心理课题,当把正念带入咨询中,不只咨询个案的效率提升了,还因为正念练习的普适性,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团体形式,帮助中高考学生有觉察地应对考试焦虑,效果明显。这对我的工作内容是很大的扩展。
而同时,因为正念练习简单易操作,时间紧迫的学生们很受用,常听不同的孩子给我反馈:喜欢观声音的练习,不止能从纷繁复杂的声音中找到内心的稳定性,听力练习的耳朵好像也更敏锐了;喜欢做动态的伸展,在拉伸中与身体同在,感觉那一时刻自己是真实可爱的;几个观呼吸的练习就能熟睡五分钟,感觉就像睡了半小时……这些反馈也丰富了我的正念带领经验。
我们彼此信任,共同进步。
跨过了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还有另一座山,再一条河,新的经验,总是在前行的路上等着我们一同经历,一同发展。
2018年,我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的心理干预工作,结合中医的“四气调神”理念,开展“身心综合训练”的系列课程,服务于更多领域更多人。学员们的实训经验、医生的中医思维、心理学的角度……都在拓宽我的工作视野和工作内容。
在我的专业家庭治疗领域,也很推崇把正念引入到家庭关系的重塑上来,强调对当下情境、关系、彼此状态的觉察,以及在觉察中适当回应的练习。正念减压师资的培训和实践,增强我的业务能力,家庭治疗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又加深了我于正念的认同。两相促进,相辅相成。感觉我也被不断塑造成新的自己。
心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实质就是要在咨访关系中用自己服务来访者。时时提醒自己觉察:在关系中,如果你没被对方影响,你就无法影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