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先生,我睡不着,可以谈谈么?
下雨,从早下到晚。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粉丝”,只是刚好比较闲,又没有朋友。
直到那一天。
这些天我经历了什么?震惊,痛心,压抑,焦虑,恐慌,寝食难安;身上的同理心和利他主义化作思潮不停地奔涌,甚至在连续的失眠后发起低烧。我反复问自己:什么才是真相?怎样做才最好?这不是简单的一场V圈变故,而是关乎我们每一个怀揣梦想,刚刚踏入社会、或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认知与选择。但我想恐惧源于未知,只有梳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的内心才会稍微安定下来。
5月10日,ASoul官方公告团队成员珈乐由于身体和学业决定“休眠”。这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尽管先前有所谓知情人士爆料,但并没有人相信。直到公告发出,珈乐直播时状态和表现都很好,甚至让人感到一种正在不断进步和上升的趋势。这种落差自然令粉丝们无法接受。与此同时,大家纷纷关注起早先不断流出的各种传言。
5月11日,ASoul官方发布临时QA,主要内容是辟谣,但是被粉丝找出了漏洞(图1),加上其本身没有什么信息量,不仅不能让人信服,甚至有种欲盖弥彰的感觉(图2)。于此同时,网络上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于是运营将原定的直播内容改成了突击公关,由五人出面回答粉丝的问题,顺序是先珈乐,然后嘉然和乃琳,最后是向晚和贝拉。然而直播时的弹幕基本被愤怒的粉丝们有组织的独轮车(单一重复的弹幕)霸占,成员们只能在满屏“不去鸟巢了,我们回家”的缝隙间寻找可能有意义的,且允许回答的提问。
于是一场被粉丝称为“虚拟主播史上最具虚拟感的一次直播”(图3)彻底撕碎了ASoul一直以来编织的枝江美梦。这里最为吊诡、荒诞、讽刺的地方是,粉丝们明明关心的是中之人的处境,但中之人若是要想向粉丝传达信息,就只能够通过戴上偶像面具的方式。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而仍然只能以珈乐、嘉然、乃琳、向晚、贝拉这些虚拟形象的名称来指代。即便是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的V圈老人,也恍然之间生出强烈的分离感。粉丝们需要运营出来对质、解释、负责和保证,但他们最后仅仅是把中之人推上台前,并且仍旧以某种“扮演”的方式面对观众,好进一步利用粉丝的同情心。粉丝们把这种行为称作“演者盾”,却毫无办法,称之为“最高明的、无解的手段”。

但也正因如此,ASoul官方彻底丧失了粉丝们的信任,直接导致了后来粉丝自发组建小团体(即便原本是反对小团体的理智人群),学习饭圈手段,寻求各方支援,全力引爆舆论,制造社会影响,让ASoul事件变得沸沸扬扬。
当日,ASoul官方发布其负责人的《道歉信》,大致内容是:泄密不可避免;没听说“虐待”;项目亏损所以待遇有限。而后,贝拉的直播片段成为微博热搜,一句“我已经没有家了”被无限放大。
5月14日,ASoul和珈乐的中之人正式解约,支付解约金,原定的5.20休眠演唱会和计划的声音广播节目全部取消。微博热搜出现ASoul制作委员会道歉声明。
期间前后,许多大V和知名Up为中之人发声,同时也有珈乐跑路的标签传播,原定ASoul四人直播活动照常继续。
所以真相是什么?
网上流传出网易云音乐账号三松许(后更名为二手月季_1oE7)的动态截图(图4到6),其中出现的“鹅肝手握”与之前嘉然的动态一致(图7);以及一份日记文字,其用词语气以及多处引号的使用习惯与珈乐极为相像(图8、图9)。由此据称这些就是珈乐中之人私人的账号和日记。而5月11日的直播中,珈乐多次提及截图中出现的“大宝”即嘉然的昵称,但这一昵称此前在ASoul的直播中从未出现,同时承认腿被动补服划伤,间接承认不喜欢杭州等等,与传出的内容完全一致。那么依据实际推断原理,基本可以断定网易云音乐动态和日记的内容属实。






日记中写道:
“最大的遗憾是因为疫情和工作,没有开毕业音乐会……(以及多项演出)
有时觉得我够强势了。
维护利益却忘记维护身体。
维护工作却没有维护尊严。
前天进房间没有征兆说要续约,不签字就拿不到涨薪,带节奏说我真人出道,然后就剩我了,然后说计划8月份让宝退出,然后今天又说5月份毕业。
会上可以笑着说不续约,出了门心堵。
希望不要耗我时间、情绪,既然推我走就干净结束。”
由此可以还原出事情的大致真相:珈乐的中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与运营管理层发生矛盾,因不满运营的处理方式和种种胁迫行为,坚持选择不再续约。至于“身体和学业”原因这样的说法在5月11日直播中从语调和镜头切换可以明显看出,是念的台本,而且既然需要静养,自然不应该安排休眠演唱会,所以即便要当成原因,也不可能是主要原因。由5月14日ASoul以支付解约金的方式正式解约,以及原本计划活动的取消可以看出,距离之前的合约结束应该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有评论称这个时间长达14个月。可以想见,运营原本寄希望5月11日的直播中珈乐能够配合安抚粉丝的情绪,澄清所谓谣言,但她最终并没有完全照做,而是用一种云天明讲故事一般的方式,把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关心她的人。于是运营方见掌控无望,就干脆直接解约。
不仅是皇珈骑士(珈乐的粉丝群体的昵称),ASoul的粉丝们都清楚的记得:珈乐经历过一次“请假”(正好是一年前),而回归时达成了万舰成就,并多次表示过由于和粉丝之间的感情不会轻易离开(图10)。那么我愿意相信,珈乐选择不续约,一定不是草率或冲动的,一定是有实在待不下去、或者必须得选择离开的理由。

从事后的情况来看,正是因为珈乐离开的选择,我们才了解到ASoul中之人的境况绝对不如我们想象中、或是她们平时表演的那样:富足、自在、温暖而快乐;正是因为珈乐离开掀起的舆论事件,她们才有机会、有筹码(哪怕我们仍无法确证这一点)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争取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保障。而我也相信,如果没有过劳造成的伤病,没有对尊严的践踏,没有某些人的排挤,珈乐会一直在,就像她说过的那样,就像其他成员们(向晚、贝拉、乃琳、嘉然)都说过的那样,ASoul会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温暖的大家庭。
然而这个所有人梦想中的大家庭被一些东西毁掉了。
还是说,也许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从一开始,一切就只是一个以“梦想”为饵的陷阱?
如果真是这样,不论作为一个粉丝,还是作为一个青年,我的内心都感到一种最深重的欺骗和侮辱。
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推测,而我也不愿意总是悲观。
ASoul真的塌房了吗?也许是的,也许没有,我认为这取决于它的态度。
ASoul起初是字节与乐华合作的项目,起于抖音,而火于B站。时至今日,B站毫无疑问已经成为ASoul的基本盘。正是依托B站独特的生态、活跃的粉丝群体,才促成了ASoul虚拟形象IP内容的不断更新迭代与疯狂扩散。
为什么是贝极星而不是北极星?
为什么是乃淇琳而不是奶淇淋?
为什么是嘉心糖而不是夹心糖?
为什么是顶晚人而不是顶碗人?
为什么是音乐珈而不是音乐家?
从0到1,从5万到50万,从默默无闻到国V顶流,为了ASoul企划的崛起,粉丝们(录播、剪辑、创作、撰文、建站、引流等等等等)辛苦了无数昼夜、付出了无数心血。
我很感慨,如果当初没有看到猫狗鼠的小作文,没有刷到贝拉舞蹈的切片,没有点开红色高跟鞋的链接,没有听说今天溜哪个小向晚,没有看到配音岳云鹏追车的视频,我今天是不是还会通宵达旦地坐在在这里,写这样长篇大论、也许屁用没有的文字呢?
从关注ASoul开始,我感受到的一直是五个姑娘们传递出的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能量。每每看到她们喜笑颜开的样子,我都觉得安心而又有些不可思议。
我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ASoul?
但为了真正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抽离出自身的立场,从企划方的角度、偶像的角度、粉丝的角度,整体地去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ASoul官方5月11日的《致歉信》我们可以认识到,ASoul的A原来是Artificial的A,是怀抱一种让AI和真人互动的理想的、追求技术进步的企划。但也许是因为当时的AI无法落地,也许是需要大量真实的数据,最终选择了“中之人”方案,所以才有了和乐华的合作。如果没有发生现在的事情,也许可能会被au(ASoul粉丝的昵称)们称作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不认为AI是完全恐怖的存在,但AI确实可以用来做违背道德的事情,而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既然选择了中之人,选择了虚拟偶像事业,就应该对“什么是虚拟偶像”做足功课。但凡对于虚拟主播、绊爱、游戏部事件有过略微的、基本的了解,我想你们今天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会完全不同。
最初的目标仅仅是做到10万粉丝,也就是纯粹为了测试和迭代技术,而看到ASoul爆火之后,开始期望百万粉丝。我想对于经历了今天的事件的au们来说,这恐怕正是噩梦开始的时候。
这就好比在稻田里养鱼,却发现当稻子还是青苗的时候,鱼儿就已经长得又大又肥,于是竭泽而渔,最终鱼死网破。
如果我们相信半佛老师说的是对的,五个中之人一开始只不过是“技术测试员”,就像我们见过的那样,向晚曾经被要求做直播测试。但在所谓“梦想”的召唤(还是灌输?)下,五个中之人她们一定会认为只要自己尽最大努力留下观众,尽最大努力使企划上升,自己的待遇也就会变好,自己的梦想也就能够实现。
在21年的线下活动中,当粉丝们真情实感地喊出“最难过的日子已经过去”、“下一站,鸟巢”的时候,粉丝们心里想的是开播时的青涩和遭到的非议已经结束,接下来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而中之人心里想的可能是待遇的提高和向梦想的靠近;运营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更好的技术?更佳的内容?还是更多的营收呢?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既然ASoul并非市面上唯一的动补交互企划,那么面对竞争,其本身就应该是为了战略目的,为了抢占技术研发的先机而成立,而根本不是为了营收。当初计划的10万粉丝规模的营收也根本不可能让至今还据称在亏损的企划盈利。即便是面对如今这样的舆论冲击,只要还能在平台开播测试技术、展示技术,只要母公司字节跳动还想要保住技术上的战略优势,也就根本不用担心任何所谓企划“死掉”的风险?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你们可以始终漠视偶像事业的意义,漠视文化创意的价值,漠视所有自己行为可能对粉丝造成的任何后果。
我曾以为ASoul是一个技术先锋、文化先锋甚至是制度先锋。在ASoul的社区之中,没有小团体,没有饭圈乱象,大家平起平坐,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共同努力;同时技术交互推陈出新,内容策划积极向上,粉丝创意层出不穷,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的背后其实竟然是自相矛盾、自取灭亡的。
也许就像半佛老师所说,“观众满意,资本满意,那必然就要压榨员工”。当au们在账号名称中加上ASoul成员的名字的时候,当au们制作链接、巧用标签、蹭话题热度“万向天引”(四处引流)的时候,当au们拿出朋友的手机恳求对方关注嘉然的时候,当au们在新曲评论区24小时滚动刷评点赞到需要填验证码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想到:我们正用自己的爱,把我们最喜欢的人,一步步逼进深渊。(小偷不算偷)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怜惜的不仅仅是ASoul的五个姑娘,更是那些所有曾经为枝江梦努力过的人,那些因为ASoul而奋力摆脱阴暗的人,那些为了ASoul而第一次打开剪辑软件,第一次打开画板,第一次拿起麦克风,第一次尝试去突破自己的人。那些像我这样的人。
说实话,我不太愿意接受半佛老师的解释,用资本的价值观衡量一切,实在过于残酷,过于绝望了。
执迷于资本的人,是不是最后也会想要将自己替换为专门为赚钱服务的Artificial Soul(人工之魂)?
还是说,如果我们有真正的梦想的话,其实是可以活成Authentic Soul(真诚之魂)?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au的A永远是Authentic的A。
现在的情况让我们所有人,不论粉丝还是看客,都无比痛心。
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已经变得陌生的、被台本剥夺的、不知该如何再相信的ASoul。
如果我是企划的负责人,如果我还希望ASoul的梦想可以继续,我一定实名站出来,用我的身份来保证今后的运营。
我会尽我所能,平衡技术与内容的投入,因为我知道,粉丝们最需要的,其实就只是简简单单的陪伴而已。
我会尽可能参与到中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她们的朋友,及时地了解她们的痛处和难处,及时地调整和帮助。
我会愿意相信善良和坚守,愿意相信称赞而不是贬低更能够激励人。
我会愿意相信中之人对于粉丝的热情是真的,对于梦想的忠诚是真的,对于企划的期待是真的。
我会愿意相信粉丝一定会接受任何一个知错改正的人,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勇敢。
写了这么多“我”,想必要被人取笑。相比于多年深耕的从业者,我不过是一粒尘埃,怎敢妄言。
我大概确是这样一个幼稚的人、简单的人。看着她们笑,我也想笑;看着她们哭,我也想哭。
我大概确是个无能的人、平凡鼠辈,但我觉得自卑在任何时候都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一定要站出来,哪怕根本不会让人看见。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我不想求佛,只是有时候会忍不住。皇珈骑士们唱《求佛》的时候看起来真是挺傻的。
大哥(珈乐在粉丝中的昵称)直播的时候说“我还是挺护着我的四个姑娘”,也许就是这样才会有勇气吧。
他们都说,大资本的手段不是我所能想象的,我永远也赢不了。
但我不想赢,也没有输赢,我想救人,我想大家都好好的,健健康康的,过各自的生活,朝各自的梦想前进。
哈哈,说什么大话。
我代表不了任何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今天是她们,明天就应该是我了。我身体弱,真不知道能扛到多少岁。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EVA》,我感觉ASoul的发展真就像动画里演的那样。您看过结局《真心为你》吗?红色的二号机被没有灵魂的量产机食碎,只留下紫色的初号机成为一座丰碑。而当时看不懂的我,只是难过地吐了好久。但现在的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有真心而已,不知道最后能换来什么。
但是啊,我是真的不愿变成,连自己喜欢的事物都守护不了的人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等到雨停的一个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