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穷人被批”冲上热搜,打工人怎么又被骂了?【洞察社会系列79】

笔者注:兼听则明,强烈建议先把这个千万播放视频看一遍,包括弹幕和评论,然后再看小七的视频;我认为小七对那个视频内容的概括不准确
------------------------------------------------------------
如果用一句话反驳批判“文化穷人”的人,那就是:枉顾原因而只谈现象。只触及了现象表面,而不谈现象原因与时代变化。他们批判短视频、碎片化盛行、批判大家都不想思考、不爱看书、给我们打上文化穷人的标签,却丝毫不顾:在996盛行、诸多行业不景气、人们面临更大生存压力的当下,人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进行“需要静下心来、较为大块时间、并且需要动脑子用精力”的读书活动。那些把我们定义为“文化穷人”的人,没有考虑现实问题,就这么说了一堆社会现象,然后说我们是被毒害的文化穷人,社会变成了肤浅社会。
未知全貌的批判,不过是无根浮萍,不过是一场廉价的自我表演。我们不能试图通过一场不顾事实变化与时代变迁的轻浮解读,就给另外一个群体扣上不属于他们的帽子,以将自己与他们区分开来,彰显出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在如此基础上提出的所谓建议,是不负责任的污蔑。
在互联网四通八达、一秒尽知天下事的当下,多数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状态,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时不时为自己的状态烂而羞愧。但我们又没有办法,因为如今的生活节奏实在是太快了。读书需要一颗能静下来、且不那么劳累的心和一些稍微大块一点的时间。但无论打工人还是学生,都在为更好的生活主动或被动地疯狂卷,我们根本没心情慢下来,去读一本需要静下心才能读下去的书。同时休息时间变得短暂且碎片化,也只能用同样碎片化的短视频之类的东西填充。终于能有点稍长的空闲时间,我们就只想要休息休息自己的脑子。生活已经够累了,我还不能消遣一下吗?我不想再在冲浪缓解疲劳的时候,还收获一大堆难听又刻薄的标签。而这种在文化精英看来在毒害我们的快餐,已经是我们所剩无几的快乐来源。
在“压力与日俱增、焦虑如影随形、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氛围中,就算没有短视频,我们就会去看书了吗?不,多数人只会发展其他消遣生活的方式。因为在生活压力已经大到让每个人无法喘息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是读书带来的所谓成长,而是短暂放空与消遣,以调剂这条紧绷的生命线,让它波动起来,让我们能够活下去。短视频盛行、占据了我们很多时间是事实,但这也是当下社会现象与问题的反馈与映射,是一种缓解当下紧绷状况的一种强效药。或许这只是一剂止疼药,只有覆盖痛苦而没有根除病灶的作用,但在病灶注定会与我们相伴终身的状态下,我们需要的,或许就是这剂止疼药。
灯火君说这些并不是为短视频辩白,也不是为不读书找借口,灯火君只是想让所有人,至少可以看到很多人那种“不得不如此”的拧巴状态,至少可以对这种“无可奈何”表示同情和理解,而不是进行一场廉价且轻松地指责。这个视频中的指责和此前盛行的90后、00后是被毁掉的一代之类的指责并无不同,都是不愿去了解对方群体全貌,而草率下定判决,过度贬低他人,而且这种指责,还时常披着一层悲天悯人的虚假外衣。这种“毁掉论”经久不衰,在当下又以新形式喷涌而出:碎片文化是电子奶瓶,在毁掉我们,把我们变成文化穷人,把社会变成肤浅社会。
人贵在成长,任何想要对时代有所助益的人,都应当真正安下心融入群众,而不是为了彰显清醒,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甚至拿他人生活的苦楚和难处当成自己垫脚的材料。
我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具体而微,可以有理有据,可以真正从理解的角度出发,更可以坚定地与人民站在统一阵线,而不是下意识全盘否定。
我希望你不要过度自责,不要因为无缘无故就抛给我们的“文化穷人”标签而痛苦。咱们如果真的有时间,就去多读点书,这是好事,但如果太累,咱们放松一下也没关系,一时间不读书,也不是万恶不赦的罪过。不必用文化穷人的标签指责自己,更不要把时代的问题,变成自己的罪过。
没有人应该被无缘无故地指责,包括你。
------------------------------------------------------------
苏联的工人,都有时间学习跳芭蕾
都有道理,事物从来不止一面
大家都会犯错,没事的,长大后都会明白的
能火的东西,不伤及他人,就不该批判
站着说话不腰疼
成长必经之路
制造焦虑的卖书营销号
说这话的人很傲慢,因为他没有先尝试理解别人,反而是贬低别人
要么脱离现实,要么他们是真的有钱有闲
现在骗子最多大忽悠最多的都在这些平台上
玩软件能玩出优越感的人才是最拉的
少扯淡,多做事,在不同环境生活,你就不会随意批判他人了
把不看抖音当做骄傲的,也一样是随大流的吧
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伟大的人
碎片化也是能学习的,就是要求很高,很难
经历才能让人成长,如果每天把自己沉浸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时间长了,别说思想会脱离生活,可能身体本身都会脱离生活
只谈病状不谈病因
批判的应该是现象的原因,而不是现象本身
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
赛博朋克的真正意义是科技水平所能创造的物质和大众能获得的物质严重不匹配,而不是那些个花里胡哨的什么义体机械
上学的孩子少刷短视频,多读点有内涵的
你觉得不是高科技只是因为你习惯了,而并非现在科技真的不发达
首先,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咱爷爷奶奶那代人要是出生在现在,未必不会像我们一样。其次,我们这代人基本上不会再遇到那样的情况了。所以我们应该是同情,体会前代人的辛苦,而不是以此强迫自己
有大把闲暇时间却还在刷短视频的人比比皆是
不是说现在的生活苦,而是生活压力大,给灵魂一点快乐,总可以吧
更大的生活压力不利于提升自己
碎片化肯定是不对的,虽然它也有存在的原因
书比抖音好,但还是反对那些充斥优越感的指指点点
具有两面性,针对不同的年纪,不同的人生,利弊占比总归是不一样的
和添加剂那些抛开剂量谈毒性的人一样都是流氓
我觉得短视频可以是慰藉也可以是毒害,需要有思考能力也是真的
碎片化用好了可以填补拼接整体 用不好就是豆腐渣工程
知行合一
不劳累才能好好读书
看一天的碎片化时间加起来有多少吧,太多就需要戒
时间永远是挤出来的,读书还是在自己
心不静就无法看透事物本质,恬淡虚无才能境随心转
心静,是读书的要求
不学习是因为没目标
不会,会去看小说,特别是小白文,越脱离实际的越爽,越适合我们去逃避(不是贬义)现实的困境
其实玩游戏单纯是因为游戏其实是最便宜的娱乐方式
习惯碎片化之后真的学习提不起劲
其实游戏也一样,不能过度,整天打游戏真会毁了学业
度的问题,一点点的看书也是可以的
有没有时间是一回事,需要理解没有时间的我们,碎片化真没那么好
看书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
不矛盾 不是必须二选一 但是得平衡一下
选择学习和选择娱乐都没有错,但是选择学习的或者说假装选择学习的批评选择娱乐的就错了
没有辩证对与错,只是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对与正常是两回事
抖音这一类应用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精神焦虑
这不是二选一,而是很多人根本没有体会到看书的乐趣,这不是玩游戏造成的
短视频和游戏本身都没错,错的是玩上瘾上头的人
发展中不得不卷
多数人并不像你前面说的清醒,而是真的不上进
多数人的生活无论工作学习都没有上面说的如此紧绷,多数不过是芸芸众生将就度日罢了
有些人是不得不如此,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不得不,这个视频不是给上瘾的人的借口
说碎片化不好的,大多数还是打工人,因为了解所以表达
碎片化好不好是其次,碎片化的社会现实确实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有太多人执着于提出问题了
聪辩之才易有,慈悲之心难得
不要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去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
批评应该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想办法变好才是真正重要的
每一代都有中流砥柱
时代改变的必经之路
真正清醒的人在做事,假装清醒的人在喷唾沫
可我想找到自己,所以我不会变成别人 ,但也不会贬低他人
希望各位能拒绝碎片视频,去多花点时间填充自己,那怕这会让我们不快乐
理论中体验人生的人难免不产生质疑
创造一个不用卷,只用努力就可以过好生活的世界
不同的角度不同观点,碎片化学习和碎片化娱乐还是不一样的,读书还是需要培养的
一方面告诉你要卷 一方面又想休息 反复纠结中焦虑就更大了
不是时代的问题,人群分化一直存在
我不自责,我很清楚,我就是想放松,只要我自己清楚,就没人能指责我,也不会内疚
我不在乎指责,因为他们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