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112022(影评书评观后感读后感及其他之一)

2022-12-25 02:30 作者:不过斋  | 我要投稿

        今天偶然看见19年春节档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片头曲《耍猴儿》的MV,里面的一个评论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正好最近《三体》动画上线,就趁机谈谈《疯狂的外星人》及其原作《乡村教师》,算是读后感与观后感一起,两开花了。

        “和《乡村教师》毫无关系。”

        电影我没再看第二遍,但还是记得开篇就写过根据《乡村教师》改编,原作小说是讲一个贫穷落后的村中,身患绝症的小学教师在临终前要他的学生们背下牛顿力学三定律,与此同时太空中却有着一场两个种族集团的宇宙战争,碳基生物一方为了赢得胜利在清理战场,故事的进一步冲突就是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场景之间产生的。原作小说中,被碳基生物舰队选中的孩子们阴差阳错之下用老师教的牛顿运动定律救下了地球,而碳基生物的舰队也因为孩子们的表现对地球及地球人类产生了兴趣,但这一切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救了地球,而拯救地球的这一举动也并没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什么新的影响。

        至于《疯狂的外星人》,从标题看应当是延续宁浩《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后续,讲的是人耍猴,人耍人,人耍外星人,外星人耍人的故事,故事有明显的两条线:黄渤与沈腾的耍猴人与假酒贩子组合,美国人,而这两个毫不相干的群体人因为外星人有了交织,美国人想接触外星人攀登新科技高峰称霸世界,耍猴人与假酒贩子把外星人当新品种的猴耍甚至想拿来泡酒,而外星人,除了被当猴耍进而要报仇剩下的似乎就是“体验酒文化”了。

        那么看到这里,关于“和《乡村教师》毫无关系。”这句评价是否合适,我们也就不难给出结论:并不合适。

        两个故事更基础的冲突都是在先进与落后相遇后会发生什么,《乡村教师》中的先进毫无置疑地是宇宙中正打个你死我活的双方,而落后则是地球,几个刚刚记住什么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小学生在机缘巧合下背上了拯救地球的命运;《疯狂的外星人》中被美国人视若神明的外星人阴差阳错下被俩中国平民当猴耍,最后也正是因为率被批评的泡酒喝酒行为平安送走了外星人(损失了杂货铺)。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的核心故事冲突是一样的,而且也走向了类似、相同的结局,因此说是改编我认为是合适的。

        在这里不由得想起《机器猫》里的一集,大雄用召唤外星人的机器召唤来了幽浮,被迫招待哄独眼外星人开心,大雄的家长不明其中缘由揍了外星人一顿,惹得外星太君生气,声称地球人大大的坏,统统死啦死啦滴。就在外星人要上飞船之前,偶然看见大雄屋里的弹珠,这东西在外星太君那里可是大大的好,这下地球也不用毁灭了,只要割弹珠赔弹珠了事。于是大雄用弹珠避免了地球的毁灭。抛开故事前期冲突,仅按照大雄和外星人接触之后的剧情,也是两个科技水平有代差的文明间的冲突因为一些很简单的原因而化解的故事。

        讲到这里我们不经要想:要是老师没有教给学术牛顿力学定律会怎么样?要是耍猴人没有把外星人当猴耍会怎么样?要是外星人没有在大雄的房间里发现弹珠会怎么样?故事只是讲述了一个可能,但冲突的走向却是不止一种可能,只是故事作者选择了相对美好的那一种。

        也许美好的事情总会发生,山村中的学生也许会有机会继续学业,攀登科学新高峰,假酒贩子也许真的会成为百粮魂猎户座总代理,但是如果他们把自己遇见过外星人的故事告诉别人那么绝大多数人也是会选择那个酒厂老板的选择:在说什么玩意儿。

        回归电影,除了外星人,飞船、美国人的秘密研究、强行插入的长安广告之外,还有一个科学概念不可遗忘,那就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科技再发达,挨的打多了还是会怕敲锣,而电影最后美国精锐小队带着锣在丛林上跳伞,又何尝不是一种条件反射,基于此,电影的讽刺意味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疯狂的外星人是怎么个疯狂法,是撒酒疯,是习惯使然的疯狂,也是看起来几乎不会有交际的文明之间冲突的戏剧化发展的疯狂。

        外星人听见锣会想起被耍猴技艺支配的恐惧,而我想起巴普洛夫就想吃烤鸭,不知道今年是巴普洛夫诞辰多少周年,但我现在真的很想吃烤鸭。


12112022(影评书评观后感读后感及其他之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