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的今天,远征36000,成了!

1984年4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它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那一年,孙家栋55岁,戚发轫51岁。
那一天,镜头里正值壮年的两人,开心地像个孩子。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成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随同尼克松访华的一大批电视记者把尼克松所到之处现场拍摄的影像迅速传送到随行来华的美国国防部官员手上一个“黑皮箱”里,再通过距地球36000公里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转播给大洋彼岸的美国观众。
一时间,有人议论“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拥有这种技术”?

其实,老百姓不知道,早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有关部门就已经提出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要求,并展开了相应的预先研究,但由于历史原因却一直无法付诸工程实施。
直到1974年5月19日,周恩来总理作出了“5·19”批示,再后来1975年3月31日《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得到批准,中国发展通信卫星终于落地。
扬鞭奋蹄9年后,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颗通信试验卫星。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人们不会忘记。
1981年,在香港举行的男排世界杯预选赛中,韩两队决胜的关键时刻,因为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时限已到,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央视不得不停止转播。
从这一颗卫星升空后,中国开始逐渐告别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寒来暑往。
36年过去了,中国的卫星通信正进入“高通量时代”,我们的卫星也一次次走过国门,帮助别国圆了通信卫星梦。

远征36000
是中国航天史上光辉的一页
年轻的航天人
将沿着前辈的足迹
创造更多的辉煌
素材来源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