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事物的规律和机制

2023-06-26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聊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事物的规律,大家应该不陌生。


规律就是在某种条件下,可以重复出现的现象。比如当天上出现了很多阴云,你几乎可以预料到将要下雨。


而不管哪一年哪一天,只要天上出现了足够多的阴云,你总是可以预料到它将要下雨。


事物的机制,则是使规律得以成为规律的东西——也就是阴云为何会导致下雨?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冷热空气相遇,再比如暖流寒流…


各种因素组成了机制,机制使得同一现象可以多次重复出现,现象的重复出现使得事物具备了规律。


一般的思路中,我们倾向于直接挪用我们了解到的东西。


比如,有些人在听到「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这句话后,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然后把它当成了某种类似于真理的东西,从此就相信它了,并对所谓的“人性”感到失望…


较好的思路中,我们倾向于了解其背后的规律


同样是听到上面那句话,有些人会思考这句话正确吗?它适用于哪些场合?不适用于哪些场合?在什么情况下它具有参考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它没有参考价值?


思考它的适用范围,就是探究它能生效的规律范围


经过一定的思考,我们能得出一些不错的结论:人性是可以考验的,但不能无限的考验人性,这就像是用小锤子轻轻敲对方,对方不疼,然后重重的敲,对方声称不疼——然后换上了巨大的锤子打算全力一击,对方吓跑了。


有限的、有原则的考验是可以的。


因为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考验。比如结婚,结婚的对象不出意外是将来要共度一生的人,如果不对对方的资质进行必要的考察考验,那无疑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是随随便便如儿戏一般托付了自己的人生。


无限的、无原则的考验是不可以的。


因为无限和无原则只会导致一个结果:不是要考察考验对方,而是要用无限的手段,逼对方“就范”


很好的思路中,我们倾向于了解其背后的机制


同样还是那句话,我们不仅会思考这句话的适用范围规律范围,还会思考“什么是考验”、“为什么要考验”、“什么是人性”、“人性的基础是什么”这些更深入、更细碎的问题。


当思考进行到这一步,我们会得到许多特殊的结论,这些结论的价值远远高于上面的那些结论。


经过思考,我们会意识到「考验」是基于某个目标、某个标准,对特定存在进行考察考核,看看TA是否符合这个标准。


此时,我们又会意识到,既然考验是基于某个目标/某个标准,那么这个“目标”和“标准”,它们是否合理?是否合适?


于是我们又会对这些东西进行思考:我采取的目标,是恰当的吗?我选用的标准,是合适的吗?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选错了目标和标准,我们的考验就没有意义了,选出一个荒唐的标准意味着几乎任何事物都无法做到“合格”。


随后我们会思考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验?为什么要考察考核?我们想借这个过程达成什么目的?这个目的非要用这种过程达成吗?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们会意识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想进行的某些考验,其实只是心血来潮、一时起意。


比如在手机上刷了很多短视频和段子,经常看到某某人如何考验TA的另一半,又看到评论区有很多人赞同这种做法——然后自己也想“考验考验”对方了。


像这样的考验,其目的是「不明确、很模糊」的考验,在目的不明确的前提下,很难得出什么好的结论。


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想考验什么,你就很可能把考验流程弄的一团糟,最后把结果也弄的一团糟


再之后,我们又会思考“什么是人性”,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会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思路和态度。


当我们意识到部分人性的本质是人「作为动物的动物性」的体现,我们就不容易对人性感到失望、感到悲观。


你可以说某个人自私,但自私是动物的本性,这不是人的错。就像你困了想睡觉,这也是你作为动物的本性,不是你的错。


而当你能意识到部分人性是动物性的体现,你就不容易对这类人性产生过高的期望——正如「你再怎么期待自己能十天十夜不睡觉,你实际上也做不到」一样,期待别人能长久的超越他的动物性是荒唐的。

当你把「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这句话拆成各种细致的结构——什么是考验、考验的目的、什么是人性、人性的基础是什么…时。


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成为“一台机器”的结构,使这台机器开始运转,它的运转就是机制的运转。


只要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接近现实(比如部分人性的基础是动物性),这台机器的机制就可以长久生效。


机制的长久生效,意味着你可以做到长久的正确


你理解了人性的基础,你决定不去期待别人能做到一些“十天十夜不睡觉的事”——你在这里的“不乱期待”是正确的,并且只要“部分人性的基础是动物性”这个机制结构不失效,你的“不乱期待”就会继续正确。


它一百年不失效,你就能正确一百年。事实上人的动物性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内不会自然消失,所以你很容易基于这种机制,得出一些“可以延续几千年也生效”的结论。


机制是比规律更深入、更有指导意义的东西,理解了机制,就能做到可靠


只要机制不失效,它就可以一直可靠下去。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76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事物的规律和机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