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加工污水处理工艺
肉食在食品行业中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在肉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同样也是污水处理领域中的重点。漓源环保介绍如下一种肉食加工污水处理工艺可将肉食加工污水处理达标。
先将肉食加工污水排入隔油池内,利用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作用来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然后将隔油后的肉食加工污水导入调节池内,调节池在至少16℃温度下对除油后的废水进行水质以及水量的调节。
调节后的废水导入气浮机内,气浮机内投入PAC以及PAM药剂,调节后的废水在气浮机以及PAC、PAM药剂作用下除去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
气浮反应后的废水导入水解酸化池内,水解酸化池内含有水解菌以及酸化菌,水解菌以及酸化菌将气浮反应后的废水中不容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
水解酸化的废水导入好氧池1内,好氧池1内含有活性污泥以及硝化细菌,水解酸化后的废水与活性污泥在至少16℃的温度下进行搅拌曝气,将水解酸化后的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以及水解酸化后的废水中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将氨氮转换为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导入中沉池内,使得活性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并取上层清液导入厌氧池内。厌氧池内含有厌氧菌以及反硝化细菌,上层清液与厌氧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在至少16℃的温度下,反应24~32小时,将上层清液中的COD水解酸化,将清液中的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转换为氮气。
厌氧处理后的清液导入好氧池2内,好氧池2内含有活性污泥以及硝化细菌,厌氧处理后的清液在至少16℃的温度下,与活性污泥以及硝化细菌反应24~32小时,将厌氧处理后的清液中的COD分解,将剩余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二级好氧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2~4小时,将二级好氧处理废水中的活性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并取上层清液导入MBR反硝化滤池内。MBR反硝化滤池内含有反硝化细菌,二沉处理后的清液在至少16℃的温度下,与反硝化细菌反应10~20小时,将二沉处理后的清液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反应。得到的清水可达标排放。
这种肉食加工污水处理工艺可有效解决在肉食加工污水处理中的污水脱氮难题,使出水水质达标。
以上内容由漓源环保小编整理编写,了解更多废水处理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漓源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