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父母最该教给孩子的是什么?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六一过后,新的一轮入园焦虑又来临了,如果家里有即将入园的小朋友,那么父母之间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孩子到学校自己能不能独立吃饱饭?会不会受欺负?会不会单独上厕所?家长们担心着孩子进去幼儿园以后,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只能让自己孩子不停歇地恶补着各种技能。柠檬要说的是:各位家长们,别再在孩子的吃喝拉撒上耽误功夫了,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是:学会有事向老师求助。
幼儿园是孩子融入集体生活,学会独立、懂规矩、涨知识的开始,家长们要懂得放手。笑笑是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班学生,对于本身性格外向的她,再加上入园前妈妈的提前特训,对于幼儿园的生活还是得心应手的。但是妈妈却忘记告诉她,有事向老师求助。导致了笑笑在幼儿园不小心尿湿裤子了,也没有向老师求助,一直等到下午妈妈接她的时候,第一句告诉妈妈的话竟然是:“妈妈你摸摸我的裤子湿不湿了?我中午休息的时候不小心尿裤子了。”孩子的话让妈妈心疼了好久,懊悔了好久,自己怎么就没有提前告诉孩子,有事了向老师求助呢!孩子一直穿着湿裤子,无助地熬过了整个下午,该多受罪啊。要知道这对于一个刚入园的小朋友,会造成很深的心理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孩子接受幼儿园新的生活。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模式,老师不可能每个小的细节都兼顾得到。所以家长们可以提前尝试告诉孩子,进入幼儿园了,老师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妈妈,在学校的时候自己遇到困难了,就要向老师求助。她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帮助你保护你,首先从心理上让孩子对老师有充分的信任感。这样到孩子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才会想起向老师求助。
对于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也需要学会向老师求助。3-6岁的小孩,内心非常的脆弱。他们本身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相比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相信所有的爸妈,都更希望孩子独立、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在集体生活中,每个孩子的性格又有强弱之分。等到孩子彻底融入幼儿园生活之后,她们在接触中,磕碰掐架什么的都属于很正常。
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确实很弱,受欺负多了,就会变得更加自卑胆怯,不利于孩子以后的人生。这个时候如果能有老师参与进来,给小朋友之间化解矛盾,指正对错,孩子们才会对幼儿园生活没有抵触情绪,健康快乐得成长。所以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告诉孩子有事向老师求助,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因为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都不太一样,为了更好的向老师求助,爸爸妈妈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在描述事情的时候,抓住“时间、地点、和谁、做了什么事”这几点。久而久之,孩子在描述事情的时候,就能变得清晰、有条理,向老师求助的时候,老师也能迅速明白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