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江湖事-袁启慧(上)
下雨了。大雨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街上仅有匆匆的行人,其中却有个人在雨中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前行。
雨水已经打湿了他的全身,神色凝重。
他停在一家酒肆的门口,偶有几个行人路过,侧目看了几眼这个古怪的路人,却没有过多在意。酒肆的伙计看着外面的大雨和行人,全然没有在意这个怪人。
不多时,有三人从街的另一头急慌慌地走来,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一步不停。
其中一个人和这怪人擦肩而过,瞬间,怪人拔刀就劈,一道血印从右肩到左腰赫然显现,干脆利落。因痛苦而发出的喊叫声引得另外两个回头。怪人没有丝毫停顿,其中一人回头时已被刀抵住了咽喉。刀光一闪,血流如注。
雨水冲刷着血迹。
最后一人吓得怔住了,踉踉跄跄地后退,转身要跑,怪人又是一刀砍中要害,又一具死尸倒在了街上。
雨水混杂着血水沿着街道流淌。
怪人翻了翻三人的身上,拿走了其中一人怀中的布包,又用他们的衣服擦干净了刀,拿了一个斗笠,扬长而去。
转过天来,满城风雨。
还是同一间酒肆,里面的客人都在谈论着昨天发生的事儿。
“听说了吗?昨天这街上死了三个人呢。”
“听说了,听说了,就在这门口。”
“听说那三个人都是魏员外家的人。”
“是什么人呐,杀了魏员外家的人听说还抢了东西呢。”
“没听说吧,嘿嘿,我可知道。”
“谁啊,谁啊?”
“江洋大盗——袁启慧!”
“啊,是他!”
“对,就是他。现在官老爷可愁坏了,这袁启慧在这儿犯了案,而且一次就是三条人命,要是最后没有个交代,那乌纱帽可就难保了。”
“嗨,就衙门口那些废物,哪个敢动他啊?江南的方庆斋方员外家可是灭门了,在外流窜了三年都没抓住,能在这儿落了网?”
“衙门口那帮废物当然是指望不上。但是我还听说方家没死绝呢,方家还有位二公子没死,逃过一劫。”
“啊,这倒是听说了,方家二公子进京赶考,逃过一劫,听说还中了个二甲进士。这做了官再抓袁启慧不是容易得多?”
“做官,家破人亡了还做官?守孝三年不说,袁启慧四处流窜,等你有了实缺再上任,黄花菜都凉了,还报仇……”
“你当了官不比你自己一个人去找人家报仇强得多……”
几个人七嘴八舌吵了起来,角落里有个人一直听着,连手里的酒杯都没放下。
这人正是方家二公子。
方二公子听着旁人谈论袁启慧,尤其是说到方家灭门,死死抓住桌沿儿和酒杯,最终酒杯碎在了他的手中,鲜血直流。响声吓了周围人一跳。方二公子淡然地松开手,唤来小二收拾干净,又要了一壶淡酒继续饮。
过了三五日,方二公子去了魏员外家拜访。让门房去通禀,却正赶上魏员外在发脾气,飞出来的盖碗差点砸到来告知员外的管家。“老爷,怎么发这么大脾气啊?您消消气,消消气……”举手指挥丫鬟打扫干净,又端来一碗茶水伺候老爷。
“我为什么生气?衙门口那些饭桶平时吃我的、喝我的、拿我的,现在有事儿了,一个个……”魏员外话没说完,就坐下哼哧哼哧喘气。
“什么事儿啊?”
“老爷,有人求见。”
“不见不见,什么人都不见。这时候知道来我魏家看笑话了是吧?”
“不是啊老爷,这位您真得见见。”
“谁啊?”
“方家二公子。”
“方家,哪个方家?”
“江南方庆斋,方家。”
“快请,快请!”魏员外整了整衣衫,吸了口气,背朝门站着。
“老爷,方二公子到。”
“晚辈拜见魏员外。”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魏员外满脸堆笑伸双手去搀,“请坐,请坐。”
宾主落座。
“方二公子来所为何事啊?”
“今日突然拜访实属唐突,但晚辈是为魏员外分忧而来。”
“哦,不知道我有何忧啊?”
“魏员外,我来就是为了袁启慧!”
“啊……袁启慧。”魏员外故作意兴阑珊。
“晚辈为报我一家老小血海深仇,从江南一路追寻至此。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虽然不知道魏员外与袁启慧之间有何恩怨,但晚生愿意帮员外分忧。”
“哈哈哈哈……方公子,我魏家些许小事就不劳烦方公子费心了。不知方公子下榻何处,不如留在府上几日,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方公子刚要说些什么,就被魏员外打断了, “不要推辞了,老齐,带公子去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