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天纪》读后感

2022-09-01 16:15 作者:一颗大山药  | 我要投稿

       在学中医知识时,先学了潘毅老师的中医理论基础,然后加深了兴趣,想系统学一下,看到了大家对倪海厦老师的推崇,并且根据知乎大佬的推荐顺序,先看的《天纪》这本,看的过程中结合网上视频。

        这本书中分天机道、地脉道、人间道三部分,这也和倪师的观念一致,倪师认为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是由天命、地运、人事三者一起决定。是以周易六十四卦为骨架进行讲解,结合了倪师自己的经验。

        我自己的读后感,分几块来阐述:

        1、这是一部讲《周易》与命运数理的书,但又何尝不是一本劝人成为君子的书呢,倪师讲每一个卦爻,都在反复讲人应该如何处事。虽然他一直说天命、地运、人事各占三分之一,但这东西比例只是一种虚的描述,当一个人在人事上做到绝对的无暇时,胜过天命+地势也不是不可以。这很中国,我们信天命,但我们也要改它,蛮好。

        2、关于中虚则明。这个意象最直接是出现在火上,但是全书都有,用于告诫大家学习知识时虚才能更好装得下。现实生活中,谁人又不曾武断的认为自己是对的,上到各种教授,下到普通大众,只是支持武断的理论不一样而己。

        学习要中虚,如此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知道,或表面上不知道,更过份的是用有限的自己,想要去框住其他所有人。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或者什么,一会儿要把鲁迅的文章拿出教科书,一会儿要把哪一块知识从哪个学科里踢出去。就拿中医来说,不知原因的痛,会说被鬼打,魂藏于肝,只是一种情志的相关描述名词,看着前人的书,自己出书就把这些内容当怪力乱神的删掉,原因可能只是他自己没学会、没领会国人的语言风格;本草纲目一书,作者收集了很多内容,甚至人自身可以入药,很多时候,我们应该从作者角度想想,作为一个医者,他会喜欢拿人入药吗,他不喜欢,但认为这些内容是医学的一部分,他把自己所读所见,如实记录下来,比那些不懂就删减的不知高了多少层次,而我们现在读医药书的,去因为本草中部分内容,就使劲降低这部书评价的,真的合适吗? 也就本草比较厚,如果内容少一点,估计有教授会跳出来精简它。

        3、透过形观神。书中一直强调的,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透过表面看本质,而中国文化,大多是这种形式的存在。有时候,人们说,假经千言、真传一句,可能这千言就是形,为了告诉那一句真传,只不过好的老师,可能几百字就把这一句话传达清楚了,差一些的,很万字也没讲通。《天纪》中对很多规律的描述,也是具有很多要大家悟的内容,这个悟思考的过程,是锻炼的过程,中医诊断就是透过形观神的,准不准不只在于背理论背的好不好,也在于这个能力的强弱。

        而且知识的应用同样如此,一个好的事物发展规律,它可以用于看兴衰,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朝代,也可以是天体运动。科学是形,用它我们可以研究很多规律,那么为什么其它体系不可以呢,如果过份在意于科不科学,那么其实我们是更近于形本身。

        4、易之一字,被提到的简易、变易、不易。其中不易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神,变易是指不断进步发展不守旧,而简易,我理解则是形到神的过程,尽可能简洁的表达还能保留完整的神。

        5、坚心的重要。事物发展本就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有些过程短,有些很长。选择很重要,选了坚定去执行也很重要。

        说起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我们不用从新学汉语。倪师的书与视频,是很受人推崇的,我想这与他在讲解中倾尽所有的态度有关,这样的师长是很难遇到的,哪怕看到的仅是他的视频书籍而非真人,都令人激动。

        读后感,有点更像小结了,欢迎有看过《天纪》的朋友,指出理解不对的地方;也欢迎没看过朋友,去看看视频或书,很推荐。

【读书笔记】《天纪》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