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一、web3.0互联网走进社会活动
web 3.0时代必将是互联网和大众社会活动的大融合! web 2.0用户”走进来“坐在电脑前进入互联网生活,而web 3.0更提倡用户”走出去“参与社会活动并随时随地使用服务、发表见闻。
二、web3.0发展有赖于IT技术的发展
web 3.0将是多种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近几年很火的大数据、云计算、高速高可靠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新的技术和概念无一不和web 3.0密切相关。正是因为web 3.0全民随时随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web的融合,才有了大数据爆发式的需求增长。云计算不仅可以用来处理web3.0时代的大数据,而且简化了web3.0时代服务制造者开发服务的难度,并为服务的高效和高质量提供保障。高速高可靠性移动网络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web,提供了人与web融合的媒介。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让更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融入用户的社会生活,是web 3.0时代的基础。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智能硬件和物联网,那么web 3.0根本无从实施;如果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和高速高可靠性移动网络,web 3.0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将受到限制!
三、web3.0有时间互联网进入空间互联网
如果说web 2.0 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将用户纳入互联网的范畴,用户在网络生活中的信息制造可以串成一条时间线。那么web 3.0 又从空间上将用户纳入互联网,用户基于web的行为活动构成一张时空网!
四、web3.0是人与网的高度融合,虚实融合虚实共生
web3.0是人与网的真正高度融合,人们可以利用web3.0记录自己的一生,帮助我们做更精密英明的决定,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工作、更加愉快地生活。
五、web3.0的特征
将互联网本身转化为一个泛型数据库;跨浏览器、超浏览器的内容投递和请求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语义网;地理映射网;运用3D技术搭建的网站甚至虚拟世界或网络公国等。
Web 3.0也被用来描述一条最终通向人工智能的网络进化的道路,这个人工智能最终能以类似人类的方式思辩网络。例如通过挖取学校音乐网站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热门单曲。同时也有人提出是否智能系统将是Web 3.0背后的推动力,抑或智能会以人的形式出现,即某体系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
各种虚拟化身跟实体一起存在于互联网中。
Web 3.0也被认为和服务导向结构及语义网的具体体现有关。
智能网络,语义网技术比如资源描述框架,网络实体语言,SWRL,SPARQL,语义应用程序平台和基于声明的数据储备。
分布式数据库,万维数据库(“World Wide Database”,由语义网的技术实现)。
“软件就是服务”的商业模型,Web服务互用性,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效用计算(又“云雾计算”)。
智能应用程序,普通语言的处理。机器学习,机器推理,自主代理。
另一条可能的道路是Web3D联盟拥护的3D化构想,包括将整个网络转化为一系列3D空间,采用第二人生启发的概念。 同时也提供新的方式在3D共享空间连接和协同。
VR,AR,MR,全息投影,裸眼3D,等3D交互技术发展。
动作捕捉,手势识别,仿真仿生。
开放身份
OpenID,开放名声,跨域身份和个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