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非985/211如何收获东大一桥经营学专攻offer

大家好,我是Ana,本科是北京语言大学日英复语2年+日本文京学院大学经营专业2年。大三时通过了N1,来日本后不久刷出了托业成绩。
我是2020年的4月开始在致远学习,同年的9月份合格了一桥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研究者养成コース,11月合格了东大经济学研究科マネジメント专攻。
合格实绩


01.选择塾的心路历程
我是在国内上日专的时候,就确定了经营学考研的目标。当时觉得日本学校就读的专业对口,觉得没有必要报塾。
但是疫情来得突然,在家学习毫无方向和效率,于是在网上搜集了很多资料,看了许多东大一桥合格前辈的经验贴,觉得致远的文章干货很多,于是决定去咨询。
咨询老师结合我个人语言和专业条件,帮我定下了top2(东大+一桥)的目标。
与班主任铁柱老师接触后,觉得老师逻辑清晰讲解清楚,并且在我对计划书困惑和迷惘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意见,让我觉得很有信心。
除了班主任服务,塾里也有许多TA老师,能及时帮学生批改过去问,并给予细致的反馈。除外还有答疑课和模拟面试等等,都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情报迅速积累到满点。

02.研究计划书准备经验
我研究的是战略方向-プラットフォーム競争戦略。关于研究计划书的研究方向,最好是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然后联系社会问题,作为升华,将它变成自己的研究计划书。
因为备考的是经营学研究者方向,在上研究计划书课和班主任的ゼミ时,老师会不断提醒我们,研究计划书虽然是从社会现象出发,但需要将它上升理论,并且具有普适性。
虽然我本科是日语专业,在日交换时简单学习过经营学的相关知识,但在写研究计划书时发现,还是专业知识不足。
塾里的研究计划书课程真的让我醍醐灌顶,当我按照苗老师的指导,读下来20篇论文后,就能写出一个计划书的逻辑骨架。


另外,也要感恩塾的ゼミ制度,班主任会在ゼミ上分享论文,或者是让同学们进行研究计划书发表,可以帮自己发散思维,了解更多更专业的经营学知识。

补充研究计划书的具体内容时,围绕着具体问题,以及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有目的地查找文献,按部就班就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研究计划书!

03.笔试准备经验
笔试的王道就是一个词:刷题。然而,怎么刷?什么顺序刷?不会怎么办?这些都是我当时搞不懂的问题。
综合塾里老师的意见和我自己的心得,我把备考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为各个学校考试重点不一样。最初定下目标的时候,最好看看各个学校的试题风格是否相似。
答题种类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各种名词的解释题。比如MARCH(明治大学,青山学院大学,立教大学,中央大学,法政大学)各校。
各种领域的综合题(考知识点的连接和运用)。比如东大一桥庆应等。
这两种学校我都报考了,然而两种复习没有兼顾,导致我综合题做得比较6,而单考PPM这种最基础的,反而措手不及。明治不幸笔试落榜,也是由于犯了这个错误。
04.名词解释题的备考
3~5月的准备是打基础,一般塾里的课下作业,经常会是名词解释题的过去问。因为这个阶段综合题也做不了。
名词解释题备考,最忌讳的心理有二:
忌讳完美主义
考经营学,知识量大,并且需要灵活运用。3~4月还觉得自己有很多时间的同学,切忌在看书背书和做笔记时的完美主义,极其浪费时间,并且容易让自己怀疑人生。
这里特指想要一字一句都照原文背下来的,笔记要做得完美的,认为自己所有的知识领域都需要学会的。这些都是我曾经年少轻狂掉过的坑。
忌讳只看不背
光看一遍,感觉好像看懂了,但答题时就大脑一片空白。知识只需要记要点,背景人名内容结果和争议,图和横纵轴的意义,再加上塾里推荐的两个大M书上没有的花边知识(从论文,学术书籍中找),答案就会非常出彩。
最开始可以参照课本的写法,但是一定要会自己写。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
举个栗子,当你可以做到将リーダーシップ的知识整理到5~6张便利贴上,指哪打哪游刃有余的时候,成功就不远了。
05.综合题的备考
在塾里上课之余,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塾里老师经常强调的。用1~2周时间把大M的知识全都整理到笔记本上,细细寻找知识点和知识点的联系。

整理笔记的时候不要听歌摇头晃脑,要投入,要大脑风暴。整理第三章的时候发现:哎?这个好像在第一章看过;整理末章的时候发现:嘿!跟序章的逻辑连上了!
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很多问题能够大脑风暴出无限的答案。只要不牵强,能说清楚,都是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线上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请飞速打字发表意见。这样得到的老师反馈,既能改进自己的答案,也能成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怕有大佬笑话,网课能上得积极到所有人都认识你,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大佬。
综合题有几个重要领域:组织,战略,イノベーション、MOT技術経営。当你能把这几个领域的书都烂熟于心,再加上积极的大脑风暴,做题都会变得有趣起来。
06.备考小建议
3~5月时
虽然没有能力做综合题,但要看题。一道19年的过去问,结合笔记本和各种书,翻来翻去,可能需要一个上午,才能添添补补,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有的题虽然当时做不出来,但是只要看过这道题目,它就会留在你的潜意识里,能感觉到某个学校考察的重点在哪里,喜欢问什么。
这样,你在看书的时候就不是漫无目的,而像发现宝藏一样:这个点没准用得上!这个知识和那个知识的联系很紧密!这种小的发现和惊喜可以让你的备考充满成就感。
6~8月时
写计划书会占有很多时间,但考学时间逼近,笔试的备考也不能放松。
计划书和笔试的准备,我个人是做不到同一天进行的。因为一个是背书一个是创作,思维模式从吸收到质疑,跨度比较大。因此,最好是几天时间一鼓作气,在其中一个上获得积累出比较大的进步。
书的话,经营学我买过很多。个人感觉帮助最大的书就是同一个系列的大M,MOT和イノベー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这三本书堪称战略综合题必读,结合三本书的知识头脑风暴,很多题会得心应手。
组织的书有很多,建议几本一起横向阅读补充知识点。
考学不要不舍得买书,尤其到了后期,会发现多读一本书就多懂一些东西。也不要不舍得在书上写写画画,知识吸收到脑子里才是最有价值的。

07.备考难点
我碰到的备考难点有这么几个:
在家复习书看不进去
我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就是不在家看书。复习阶段我几乎制霸了周围所有的家庭餐馆,包括人见人爱的萨莉亚,ガスト,ドトール,一个饮料免费续杯从早学到晚,早饭午饭都在店里解决。精神集中地学到晚上,我一般也比较疲惫,就会回家自己做晚饭犒劳自己。
一个人在家抑郁
这次备考正值疫情严重,大学不能进,上课改网课,接触不到同学,大家一开始都很不适应。大家解决方法都不同,有的和父母聊天,有的找班主任,有的找男(女)朋友倾诉。只要能舒缓压力,几管齐下都可以。
我的建议是,找一个和你目标与水平相近的小伙伴,两个人一起互相鼓励,没事可以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同时就把学术问题也解决了。
不用担心让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多分享,才能听到不同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计划书。以我们现在的粗浅的学术水平,真的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当然,和朋友一起备考,合格发表先先后后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嫉妒着急打乱自己节奏,付出的努力到了,自然会等来好结果,我就和我的好朋友听着好运来,一起等来了东大合格的好消息。
计划无法完成
这个太正常了!计划不科学,能力跟不上,或者头脑风暴正在状态,学习了和计划不同的内容,都会导致计划无法完成。
不必自责,多听听塾里的答疑课,课前十分钟和老师唠唠嗑,只要月份的大计划跟得上,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就是好的。
无心学习
备考过程中总有那么一天两天完全不想学习,只想刷视频。刷视频也是可以的,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自己浪费时间而懊悔,第二天马上进入状态学习就好!
我备考的时候重新开始听MJ的歌,从ガスト回家的路上听dangerous和bad的专辑。计划书每次交完稿,就上油管看一大堆MJ的舞,每次觉得整个人都被救赎了,满血复活。
我的同学在油管上看猫猫视频,看完以后觉得整个人都被救赎了,满血复活。找到让自己满血复活的强心针,能支持自己度过漫长的备考岁月。

08.面试问题
一桥的面试,问我研究的意义比较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和以前的比有什么差别?而东大的面试比较短,只问了毕业论文和我研究业界的现状。
我的感觉是,面试最好不要套模板准备,关键还是要对自己的计划书的每一个点都非常清晰。
在写计划书的时候就化身严格的教授,对自己写下来的每一句话质疑,这样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会更有底气一些。

09.写在最后
在致远塾我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塾里的老师们各个都很会学习,还各有各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李老师
每一稿计划书都给我一字一句地挑逻辑错误,指出来的问题一针见血。
组织讲师于老师
平时幽默和蔼,句句干货,讲解问题时直指本质,计划书发表的时候,怼得我一愣一愣的。
苗老师、韩老师、赵老师、闪闪老师
苗老师的研究计划书写作课让我醍醐灌顶,还有战略课的韩老师,市场课的赵老师,组织课的闪闪老师,每次上课我都能学到很多很多。
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老师们的学习方法,生活经验,有趣的事,感觉到不光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每次课上看到同学的名字列表,就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坐在教室里,每天都很有动力!
希望还在奋战的小伙伴们,也能早日收到心仪学校的合格通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