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146:《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遇见,爱过,舍弃,然后新生。
关于这部电影,我是后来才意识到一个问题,电影名大家是否觉得很奇怪。因为原电影名不是英文,这是翻译过来的电影名,然后它选择了‘糟糕’这个形容词。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糟糕的语境要么是做错了事,要么是因为你遇到了一件很令你不满意的产品,但对于人来说,我们真的很少用糟糕这个词。如果人很差劲,就说它是坏人,它不行,如果是好人,那夸奖之词就很多了。一开始听到这个电影名,我还以为说的是一个倒霉蛋的故事,但看完电影,再反思电影名的话,还是有些奇妙的。
回归电影,电影很贴心的划分了12个章节,分别是: 1、其他人2、出轨3、meta时代的口交4、我们的家庭;5、坏时机6、芬马克高地 7、新篇章8、尤利娅的自恋闹剧9、鲍勃猫摧毁圣诞节10、第一人称单数11、乐观 12、一切都到尽头; 一部电影被分成12个小章节,那每个章节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你想了解导演的心思,就稍微反思一下每个章节的时长,如果明显觉得稍长的话,那说明里面对电影的发展略显重要,如果较短的话,更多的功能应该会偏向于过渡和介绍。当然,我也没细算过各个部分的时长,因为我更关心女主的发展,我想知道她糟糕的地方。
电影一开始对女主的介绍是学医的优等生,但后来又转学心理学。她对她自己的描述是手术太具体了,她热爱的是内里东西,思想和感受,我觉得这是看待主角内心最简明的方式。如果你看过全篇,电影结尾时女主的职业是摄影师,电影开头时也提到了一些,但结合女主善变的性格,以及电影中期基本没提到这点,最后的结局算是很让人意外。 电影的主角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因此我们可以把目光多聚焦于女主的性格,忽略她究竟在电影中有过几任男友等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了开篇时的简单介绍,电影中期开始探索女主的爱情观,从爱情到人生,生活就是人生的折射,电影的主题此时才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为了更好的理解女主,我想重新梳理她的性格变化。首先她成绩优异,当她发现自己的热爱之后,就立马更换赛道,这里面有女性的独立、勇敢的一面。她的爱情史让我们看到她对爱和性关于开放和积极探索的一面。但她怀孕之后,她开始反思,她好像从来都没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此时人生的变化开始风云涌动,电影也走向了高潮。她重新拾起了曾经的热爱,离开了让她陷入狂热的爱情,她知道此时的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她的生活是新的,她的未来有着独属热爱的一部分。
在这些曲曲折折的变化之中,我能看到女主身上不安的焦虑,一位学习心理学的人在听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时竟会无动于衷,有一些她不喜爱的东西在生活中误入她的世界,她很疲惫,她也会喜怒无常,变得情绪化,但慢慢的,她理解了生老病死的残酷,她开始选择她想要的生活。那么,你觉得这个人她糟糕吗?她做过伤害别人感情的事,但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恶意,她是坏人吗?她既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就这样,所以,她有点糟糕,但不是那么糟糕。
最后的话,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在鼓励女性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生活,可能其中曲折不断,但是不要放弃自我思考,不要放弃属于女性的独立,你可以小鸟依人,也可以暂时被爱情冲昏头脑,但回归现实,你需要一个清醒的自己,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