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我想说的话
三月二十号,周一。这一天我计划来北京的环球影城。 我定好了周日来、周一晚上走的高铁。来时的高铁劈成了两段买,在天津逛个半天再在周日晚上出发去北京。 好像我去的是通州,而非北京。偌大的北京城我不想在此多停留半分,环球影城是我对她唯一的念想。 为什么?我一直只知道这些年我对来北京玩是抗拒的。多年前来过几次逛过了能逛的所有名胜古迹,甚至清华北大、二环内的一些小胡同,吃过了北京烤鸭、铜锅涮肉、一些个特色小吃。再然后呢?去逛商场?抑或逛逛网红景点?这一直是我旅游最不想去的地方……我喜欢的一直是自然风光,其次是一些历史遗迹。逛北京?坦白讲还不如让我去逛个小破村。 按照我既定的计划,坐高铁到达北京后我会坐地铁到通州的酒店,第二天逛完环球影城后再光速坐地铁去赶高铁。所以我真正留给北京的只有通州的一天。 可是当我坐上了地铁一号线,看了看线路,自西向东穿梭大半条长安街。我犹豫了几秒钟,冲出了地铁站去坐公交一号线。同样的,也是穿梭长安街,只是换成了地上部分。说到底,我还是不甘的,还是想看看夜晚的北京城的。
“地铁一号线古朴的半接触式入口”
出来是地铁站木樨地。三月的北京和山东天气是一样的。温度不算低,寒风却是全方位进击的。左手边是不抬头望不见顶的高楼,右手边是高架和立交桥。放眼望去看不见几个人,唯有车流在不知道的哪条道上穿梭着。 我顺着导航找到了公交站,公交站是有很多护栏的,涂着符合这条街主题的金色油漆。公交车上也有专门的乘务员。我不自觉的回忆起白天的天津,天津的公交系统服务太不成熟,公交车停车不靠边,开门时还没开全就又关上了,一路上也是跌跌撞撞的,远比不上公交系统发达的济南。但是北京又是降维打击,我想,这是首都嘛,而且这是长安街啊。 上了公交我坐上了最后一排的靠窗位置,这里可以看到车上的所有人以及窗外最理想的视野。 对面是一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旁边是一个睡觉的阿姨,前排是一些话家常的大爷大妈。 窗外呢,除了天安门广场附近,同样是看不见顶的高楼大厦、叫不上名来的建筑、以及看地图才能辨别的王府井、东单西单。
“换乘公交时拍到的对面的国贸”
白天刷《Gossip Girl》听到了片尾的《Apologize》这首歌,于是循环了一整天。此时,听着这首歌,窗外的景象与剧中曼哈顿的纸醉金迷在我脑海中交织在一起,难以抽离。这种繁华是很空虚的,没有人潮涌动的热闹与所谓人间烟火。只有空荡的建筑、迷离的灯光、快打烊的商场、还在加班的上班族。当我切换到另一首歌《夏日漱石》,曲风与周遭的一切简直格格不入。这首歌不欢快却怡人。它让我想到的是宏大的新疆、是广阔的草原、是壮美的夕阳。而眼前的北京是与之相反的极端、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景象。 换下一号线,我坐上了另一班公交。不再走长安街,但是大方向依旧是自西向东。 楼房明显开始矮了,建筑开始朴素了,人还是那些人。一路上看到了三个万达、数不清的永辉超市、零零散散的饭馆。有一家叫大鸭梨的烤鸭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跟家人一起吃过的一家。这些年看到的探店博主对他的评价每况愈下,装修还是那个装修,只是味道应该不再是那个味道了。 家人,与家人在北京一起生活的难度有多大。可以住上一套好房子,但很难在一个好位置。可以住得上好位置,但不会是很大的面积。更大的可能,就算我在北京买了房,也不过是一个人的蜗居,在一个本就不让人幸福的城市不幸福的自己一个人吗…… 此刻我愈加觉得她的包容性太差了。我看到济南的房子,想到的是,哦,应该买得起,幻想的是我可以住上一间还不错的大房子。可以跟全家人常常见面。可笑的是经常有人嫌弃济南太落后,可我打心底里是很爱她的。曲水亭街百逛不厌,百花洲的小胡同也很有味道,西市场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店,宝藏的苍蝇馆子也数不胜数,上公交司机师傅会亲切的说“你好”,一声“老师儿”也倍感亲切。济南是在成长的,就像二十来岁的我们一样,有着无限而又多样的可能。我愿意陪着她一起成长。(偏题了好像,开始歌颂起济南来了咋)
“曲水亭街,图源网络”
去往环球影城当天早上七点多,早高峰时间。我在九棵树地铁站坐上去环球影城的方向,另一方向是去往市区的。周遭是一路小跑的年轻人,行色匆匆。而我迷失在人群里,不慌也不忙。站在地铁站的一边,看着另一列地铁里面,人群几近被挤爆,甚至很难抓到一个扶手。而我踏上的那一列,零星两三个人而已,放眼望去看得到尽头的那一节车厢,耳畔也只有地铁行驶的噪音。
“环球影城方向空无一人的一号线”
在环球影城我度过了很快乐的一天。在这里没有任何现实的反噬,只有我理想中每一个IP。曾经幻想过的,一一照进现实。园区里满是穿着巫师袍的小姐姐,拿着小黄人的小朋友。随处可见让人惊喜的街头表演、有氛围感的巡游。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笑脸盈盈,耐心指路又有一秒入戏的技能,守护着大家美丽的梦。这是我心中在北京的唯一“净土”。
“早八点的环球大地球”
梦醒,我回到了山东回到了济南。回来后我发现在北京带走的只有一张环球影城的地图和稻香村吃剩下的包装,甚至我前一天在天津寄走的零食也先我一步到了济南。一切似乎只有梦一场。 北京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个样。 我想了想自己为何那么抗拒去北京。 旅行是我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而北京的一情一景又会活生生的把我拉回现实。 我依旧如往常那样对自己说,北京永远是我旅行选择地的最后一位。 可是。我可以不去面对北京,但不能不去面对现实。现实可以没有那么极端残酷,但依旧是残酷的啊。 我的心之所向可以永远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我向往的也可以永远是祖国西部的风景。 但是,北京可以不是我奋斗的终点,但应该成为我奋斗的航向。 我想,当我可以从容去接受北京一切的那一刻起,我就真正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