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四五”规划怎么编,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一个不能少

2020-08-10 08:07 作者:谭浩俊  | 我要投稿

“十四五”规划怎么编,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一个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事关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事关政府工作重心和发展大计,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安宁。“十四五”规划是在全面小康目标已经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正式启动的情况下编制的,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精准的谋划、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宽广的视野进行编制,确保规划既具有统领性,又具有现实性,更具有可操作性。其中,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有机结合起来,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把握好的一条原则。

事实也是,作为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只是对现实问题的简单归集,而必须把宏观要求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起到宏观引领的作用,又具有现实指导的价值,既能解决宏观经济问题,也能解决微观实际问题,既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也能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必须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

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既然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统领性、性纲领文件,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必须统揽全局、把握全面,明确制定的原则和目标,提出制定的重点和要求,掌握制定的方法与程序,不断总结以往编制五年规划的经验和做法,吸引过去规划编制中的教训与问题。编制的规划一定要格局大、目光远,要与第二个“百年目标”紧密相连,与实现基本现代化战略目标紧紧相扣。同时,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多的体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规范一切行为的要求,把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工作融入其中,真正使“十四五”规划成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南。

要广开言路、开门问策。“十四五”规划是不可能闭门造车就编制出来的,也不是靠几个专家就能拿出整个方案的。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就必须广开言路、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仅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也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不仅要在内部征求意见,也要通过媒体广泛征求意见,既要听宏观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要听微观上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更应当成为编制“十四五”规范必须思考的内容。对来自于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则要组织专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等认真研究与思考,能够采纳的要尽量采纳,真正让“十四五”规划更接地气、更能反映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意愿。

要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小康收官之作,“十四五”规划是基本现代化开篇之作,都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既可以学习借鉴“十三五”计划编制的经验,也不能拘泥于“十三五”规划。尤其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让两大规划面临一定的差异。但不管怎么说,如何开好基本现代化之路的头,“十四五”规划作用巨大、标准很高。因为,基本现代化既是全面小康的延续,更是全面小康的提升,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必须按照习总书记要求,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真正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要上下互动、上下贯通。从上到下,从政府到部门,都会按照要求,编制各自的“十四五”规划。如何确保上下互动、上下贯通,部门的规划能够体现部门的特色,符合政府的统一要求。地方的规划也具有地方的特色,但必须符合“十四五”规划的整体目标,十分重要。因此,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信息一定要畅通,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部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既要符合地方发展总体格局,也要体现部门工作上下贯通,不能形成条块分割现象,而必须是一个整体、一个共同的目标与要求。否则,会对今后规划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十四五”规划怎么编,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一个不能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