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欺骗你三年的智商陷阱

2023-03-18 21:26 作者:政鑫-  | 我要投稿

一旦你认为自己已无能为力,


那改变的动力,会瞬间清零,


然后,你就每次主动的选择了平庸。


智力是积累




触类旁通并不是指一个人天赋高,


而是指他的积累足够多,


无论学什么新知识


都能在大脑中找到类似的旧知识,


于是就瞬间理解并掌握了新知识。




一名学生积累的知识越多,


大脑中知识结构越复杂,


知识系统越完善,


那他每遇到一个新知识时,


他能用旧知识来类比


完成瞬间理解的几率就越大。




外人看来,两位同学并排坐


a同学在5秒内理解了复杂知识


b同学抓耳挠腮半天也一知半解。


因为a同学大脑中知识积累,


打通的逻辑通路


远比b同学多,


于是两人表现,天差地别,


这和基因,智商毫无关系。




外人只能看到表象,不会分析本质。


Ab同学身处局中,无法看破,就导致唯智商论,唯天赋论的噪声越传越远。


这些论调会让学生有种


我生来就不如别人的无力感。


我不认为这是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论调。




童年时期


小时候奥数成绩都特好


但是得心应手。


成绩好可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而得心应手才是真正的高效率。




小时候进行过大量阅读。




当普通孩子在玩王者荣耀时


他们在学奥数


当普通孩子在打和平精英时,


他们在阅读。




这一次次微不足道的细节


就构成了大脑中知识积累量的天差地别。


唯一不同是


阅读积累的是事实知识。


奥数积累的是逻辑思维通路。




很多学科看起来复杂。


其实底层逻辑都相通。


学过奥数的人都知道。


三年级奥数的鸡兔同笼问题。


不就是初一的二元一次方程吗?


四年级奥数的数列求和问题。


不就是高二的等差数列求和吗?




但是你看起来的天才


之所以能一秒钟解出数列难题,


不是因为他聪明,


而是因为他在小学四年级


就和这种题目殊死搏斗了整整一个暑假。






那些你看起来的天才


之所以能在5秒钟就找到历史大题的体验瞬间作答,不是因为他聪明,


而是因为他在六年级的暑假


就看完了极简欧洲史,看完了万历15年,


对宏观历史有了更高维度的视角。




既然所谓智力,是积累得来的,


那你现在开始积累就好,就现在。


不要说啥,智力是后天无法改变的。




转变不在身体上,而在心态上。


之前我认为自己和优秀者间有天壤之别


我父母是普通职员,并非高智商人群


所以我的智商就该被天之骄子按在地上摩擦


一辈子没战胜可能,久而久之,习得性无助,摆烂。


虽然天天学习,但没强大干劲。




因为我的上限是别人的起点,


对于这无力的事


怎么可能有动力?




但自我想通后,


就突然发现原来智力,能力是可积累的。




只要我现在开始拼命学习,


拼命攻克难关,


那成功就离我不远,


甚至有机会给自己赢得一个


想都不敢想的未来。




于是变化发生了。


之前我遇到学习困难就逃避。


因为我觉得以我智力,根本无法解决。


后来我遇到困难就兴奋,就有动力,


我心里想的是,只要我公克了你,


我的智力又提高了一点,


我的思维逻辑通路


又会多一个分支,


我的大脑思维体系就又会完善一些。




这其实是利用人性来学习,


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一进入游戏就被锁死了上限。


没法升级进步。


而每个人都喜欢你自己进入游戏后


可以升级,积累,获得更强的装备


战胜更遥不可及的敌人。




人类天然对积累,进步


有种深入骨髓的迷恋。


只要你在路上,


那就不用怕晚。




成功对你而言


其实是必然,


早和晚只是时间问题。

高中欺骗你三年的智商陷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